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体水翼船水翼结构,包括首水翼及尾水翼;所述首水翼、尾水翼分别安装在船体底部的首、尾两端,并直接与船体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将尾水翼由原先的中部位置现改为安装在尾端位置,从而能够很好的解决船在上升时尾端吃水深的问题,从而很好的避免的翻船的危险,而且船体在上升的过程中,船体上升的力分摊到首、尾两个水翼上,降低了尾水翼所受的力,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舶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体水翼船水翼结构。
技术介绍
水翼船的底部装有前后各一个水翼,船在高航速航行时,水翼产生的升力将船体托出水面,因而能减少水对船的阻力,并能减少波浪对船的作用。水翼船有浮航和翼航两种航行状态,在速度很低时,水翼船处于浮航状态,达到一定速度后,转为翼航状态。水翼船具有速度快、航行平稳的优点。水翼船的制造工艺复杂,且控制系统也很复杂。水翼船一般不适合在浅水航道航行。目前,在市场上使用中的水翼船,对于船体底端的水翼的安装方式通常为:水翼通过连接杆或连接柱与船体的底端相连接,通过上述方式进行连接时,船体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等都会传导至连接杆上,因此在制作时,对于连接杆的强度要求会比较高,成本较高,另外采用这样的设计,对于船体的结构有所影响,而且采用这种结构,只适用于小型船只。现针对上述情况,在专利CN 103661788 A中提到了一种超高速超空泡双体水翼船,在双体船的两船体间安装首、尾两水翼,首水翼为可调式上升翼,尾水翼为由船的横重心向首尾等距延伸的固定式主水翼。上述结构中,将首、尾水翼直接安装在船体上,通过这样的结构不仅能将船托出水面,而且直接将连接杆去除了,因此就不存在连接杆强度的生产问题,从而节约了成本,另外这种结构不仅能用于小型船只,对于一些大型船只也同样适用。但是这种结构在使用时发现,由于尾水翼安装在船体底端的中部偏后位置,在将船托出水面时,船的尾部存在着吃水较深的现象,存在着翻船的隐患;而且船体在上升的过程中,首水翼只提供导向作用,将船体托出水面的力均由尾水翼提供,因此尾水翼受到的力较大。【专利技术内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很好的防止水翼船在上升过程中船尾端吃水深,减少尾水翼受力的双体水翼船水翼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双体水翼船水翼结构,该水翼结构安装在船体的底端,其特征在于:包括首水翼及尾水翼;所述首水翼、尾水翼分别安装在船体底部的首、尾两端,并直接与船体相连;所述首水翼与船体之间活动连接,其连接结构为:首水翼的前端的两侧分别与两船体之间铰接而成,首水翼的后端通过连杆与船体之间相连,且首水翼与连杆之间铰接而成,所述连杆可由安装在船体上的驱动缸驱动带动首水翼进行上、下摆动;所述尾水翼与船体之间活动连接,其连接结构为:尾水翼的前端的两侧分别与两船体之间铰接而成,尾水翼的后端通过连接杆与船体相连,且该连接杆与尾水翼之间铰接而成,所述连接杆可由安装在船体上的驱动缸驱动带动尾水翼进行上、下摆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尾水翼由原先的中部位置现改为安装在尾端位置,从而能够很好的解决船在上升时尾端吃水深的问题,很好的避免的翻船的危险,而且船体在上升的过程中,船体上升的力分摊到首、尾两个水翼上,降低了尾水翼所受的力,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将首、尾水翼分为固定连接与活动连接两种连接方式,在固定连接时,可根据船体的轻重选择首、尾水翼的角度,在活动连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意调节首、尾水翼的角度以方便航行,非常的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双体水翼船水翼结构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双体水翼船水翼结构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示意图可知,本技术的双体水翼船水翼结构第一种结构为:包括首水翼3及尾水翼2。首水翼3、尾水翼2分别安装在船体1的底部的首、尾两端,其具体的安装位置可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并直接与船体1相连。首水翼3的前端的两侧分别与两船体1之间铰接而成,首水翼3的后端通过连杆4与船体1之间相连,且首水翼3与连杆4之间铰接而成,连杆4可由安装在船体1上的驱动缸驱动带动首水翼3进行上、下摆动。通过这样的设置,当船体1在首水翼3的作用下被托出水面后,可根据实际的情况,通过驱动缸驱动连杆4,从而带动首水翼3的尾端进行上、下摆动,以达到调节首水翼3的角度,从而方便船的行驶。尾水翼2与船体1之间固定连接,其连接结构为:尾水翼2的前端的两侧分别与两船体1之间固定连接,且尾水翼2沿着船体1从船首到船尾的延伸方向逐渐向下倾斜,尾水翼2与船体之间的角度在0° -45°之间。其中,尾水翼2与船体之间的角度可根据船本身的重量选择需要的角度。由图2所示的示意图可知,技术的双体水翼船水翼结构第二种结构为:包括首水翼3及尾水翼2。首水翼3、尾水翼2分别安装在船体1的底部的首、尾两端,其具体的安装位置可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并直接与船体1相连。首水翼3与船体1之间固定连接,其连接结构为:首水翼3的前端的两侧分别与两船体1之间固定连接,且首水翼3沿着船体1从船首到船尾的延伸方向逐渐向下倾斜,首水翼3与船体之间的角度在0° -45°之间。其中,首水翼3与船体1之间的角度可根据船本身的重量选择需要的角度。尾水翼2与船体1之间活动连接,其连接结构为:尾水翼2的前端的两侧分别与两船体1之间铰接而成,尾水翼2的后端通过连接杆5与船体1相连,且该连接杆5与尾水翼2之间铰接而成,连接杆5可由安装在船体1上的驱动缸驱动带动尾水翼2进行上、下摆动。通过这样的设置,当船体1在尾水翼2的作用下被托出水面后,可根据实际的情况,通过驱动缸驱动连杆4,从而带动尾水翼2的尾端进行上、下摆动,以达到调节尾水翼2的角度,从而方便船的行驶。在本技术中,首水翼3、尾水翼2与船体1之间的连接均有固定连接及活动连接两种连接方式,具体连接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由选择,其中的优选方案为一固定一活动,即首水翼3固定连接,尾水翼2活动连接,或者首水翼3活动连接,尾水翼2固定连接。另外,本技术的中的水翼的安装方式除了适用于双体水翼船外,还可适用于其他多体船,如三体船、五体船等。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双体水翼船水翼结构,该水翼结构安装在船体的底端,其特征在于:包括首水翼及尾水翼; 所述首水翼、尾水翼分别安装在船体底部的首、尾两端,并直接与船体相连;所述首水翼与船体之间活动连接,其连接结构为:首水翼的前端的两侧分别与两船体之间铰接而成,首水翼的后端通过连杆与船体之间相连,且首水翼与连杆之间铰接而成,所述连杆可由安装在船体上的驱动缸驱动带动首水翼进行上、下摆动;所述尾水翼与船体之间活动连接,其连接结构为:尾水翼的前端的两侧分别与两船体之间铰接而成,尾水翼的后端通过连接杆与船体相连,且该连接杆与尾水翼之间铰接而成,所述连接杆可由安装在船体上的驱动缸驱动带动尾水翼进行上、下摆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双体水翼船水翼结构,包括首水翼及尾水翼;所述首水翼、尾水翼分别安装在船体底部的首、尾两端,并直接与船体相连。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尾水翼由原先的中部位置现改为安装在尾端位置,从而能够很好的解决船在上升时尾端吃水深的问题,从而很好的避免的翻船的危险,而且船体在上升的过程中,船体上升的力分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体水翼船水翼结构,该水翼结构安装在船体的底端,其特征在于:包括首水翼及尾水翼;所述首水翼、尾水翼分别安装在船体底部的首、尾两端,并直接与船体相连;所述首水翼与船体之间活动连接,其连接结构为:首水翼的前端的两侧分别与两船体之间铰接而成,首水翼的后端通过连杆与船体之间相连,且首水翼与连杆之间铰接而成,所述连杆可由安装在船体上的驱动缸驱动带动首水翼进行上、下摆动;所述尾水翼与船体之间活动连接,其连接结构为:尾水翼的前端的两侧分别与两船体之间铰接而成,尾水翼的后端通过连接杆与船体相连,且该连接杆与尾水翼之间铰接而成,所述连接杆可由安装在船体上的驱动缸驱动带动尾水翼进行上、下摆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德贵,
申请(专利权)人:缪德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