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织过滤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27265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5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织过滤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及第三过滤层,第一过滤层包括相互交织连接的经线组及纬线组,相邻两经线组与相邻两纬线组之间构成有第一过滤口,第一过滤口的口径为0.3mm-0.5mm,经线组包括第一经线组、第二经线组、第三经线组、第四经线组、第五经线组、第六经线组及第七经线组,纬线组包括第一纬线组、第二纬线组、第三纬线组及第四纬线组,其中,各个经线组由第一经线、第二经线及第三经线相互螺旋缠绕连接构成,第一经线、第二经线及第三经线的两端连接处构成有纵向节头,各个纬线组由第一纬线、第二纬线及第三纬线相互螺旋缠绕连接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过滤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过滤布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机织过滤布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用机织过滤布被广泛应用于冶炼、化工、建材、火电、垃圾焚烧炉、燃煤锅炉等行业高温恶劣的工况条件的过滤工序中。但是目前的机织过滤布过滤效果不是很显著,只能过滤大颗粒,一些微颗粒无法过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过滤效果好的机织过滤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种机织过滤布,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及第三过滤层,第一过滤层包括相互交织连接的经线组及玮线组,相邻两经线组与相邻两玮线组之间构成有第一过滤口,第一过滤口的口径为0.3mm-0.5mm,经线组包括第一经线组、第二经线组、第三经线组、第四经线组、第五经线组、第六经线组及第七经线组,玮线组包括第一玮线组、第二玮线组、第三玮线组及第四玮线组,其中,各个经线组由第一经线、第二经线及第三经线相互螺旋缠绕连接构成,第一经线、第二经线及第三经线的两端连接处构成有纵向节头,各个玮线组由第一玮线、第二玮线及第三玮线相互螺旋缠绕连接构成;所述第二过滤层包括与各个经线组和玮线组连接的抗压部及与第一过滤口适配的第一过滤部,所述第三过滤层包括减震部及与第一过滤部适配的第二过滤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三层过滤层,第一过滤层起到了粗过滤的效果,后通过第二过滤层细过滤,最后通过第三过滤层进行精过滤,能将微颗粒过滤掉,提高了过滤的效果。而且三层过滤层进一步提高了本产品的结构强度及结构稳定性,防止受外力影响而使得产品破裂。而且每一经线组或玮线组均采用三根经线或三根玮线螺旋缠绕连接,大大提高每一组经线或玮线的结构强度,进而保证各组经线及各组玮线在受力时不容易断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经线组、第三经线组、第五经线组及第七经线组均穿过第一玮线组的下端面绕至第二玮线组的上端面,再从第三玮线组下端面穿过,且绕至第四玮线组的上端面;第二经线组、第四经线组及第六经线组均穿过第一玮线组的上端面绕至第二玮线组的下端面,再从第三玮线组上端面穿过,且绕至第四玮线组的下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各经线组与各玮线组的交织方式,大大提高了第一过滤层的结构稳定性,防止第一过滤层在受力时,各玮线组及各经线组受力变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经线、第二经线及第三经线的两端连接处构成有纵向节头;第一玮线、第二玮线及第三玮线的两端连接处构成有横向节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提高各组经线及各组玮线的结构稳定性,故设置有纵向节头和横向节头,两种节头设置防止三条经线或三条玮线出现岔开的情况而影响过滤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压部上设有呈波浪状凸起,该波浪状凸起的波峰与第一过滤层连接,第一过滤部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过滤筛孔,第一过滤筛孔的孔径为0.6 μ m_0.8 μ mD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过滤部上的第一过滤筛孔是进行细过滤的,为了提高第一过滤层的抗压能力,特别设置有波浪状凸起,波峰与波谷会产生很大的内力来抵抗第二过滤层受到的挤压力,当本产品受到的压力越大时,应力弧产生的内力也就越大,当应力弧的弧度为60° -80°时,波浪状凸起的抗压就抗扭能力最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减震部上设有球形凸起,球形凸起与第二过滤层连接,第二过滤筛孔的孔径为0.09 μ m-0.2 μ 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部上设置的球形凸起能大大提高第二过滤层的抗压能力,进而保证了本产品自身的结构强度,防止本机织过滤布受力变形。第二过滤部上的第二过滤筛孔,对细过滤后的颗粒进行最后的精过滤。大大提高了过滤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纵向节头及横向节头均呈球型凸起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纵向节头及横向节头构成球型凸起状,大大提高了各条经线或各条玮线的连接强度,而且纵向节头及横向节头具有很强的抗压及抗拉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过滤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过滤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三过滤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玮线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经线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6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种机织过滤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滤层1、第二过滤层3及第三过滤层4,第一过滤层1包括相互交织连接的经线组及玮线组,相邻两经线组与相邻两玮线组之间构成有第一过滤口 10,第一过滤口 10的口径为0.3mm-0.5mm,经线组包括第一经线组11、第二经线组12、第三经线组13、第四经线组14、第五经线组15、第六经线组16及第七经线组17,玮线组包括第一玮线组21、第二玮线组22、第三玮线组23及第四玮线组24,其中,各个经线组由第一经线211、第二经线212及第三经线213相互螺旋缠绕连接构成,第一经线211、第二经线212及第三经线213的两端连接处构成有纵向节头210,各个玮线组由第一玮线111、第二玮线112及第三玮线113相互螺旋缠绕连接构成;所述第二过滤层3包括与各个经线组和玮线组连接的抗压部31及与第一过滤口10适配的第一过滤部32,所述第三过滤层4包括减震部41及与第一过滤部32适配的第二过滤部42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织过滤布,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及第三过滤层,第一过滤层包括相互交织连接的经线组及纬线组,相邻两经线组与相邻两纬线组之间构成有第一过滤口,第一过滤口的口径为0.3mm‑0.5mm,经线组包括第一经线组、第二经线组、第三经线组、第四经线组、第五经线组、第六经线组及第七经线组,纬线组包括第一纬线组、第二纬线组、第三纬线组及第四纬线组,其中,各个经线组由第一经线、第二经线及第三经线相互螺旋缠绕连接构成,各个纬线组由第一纬线、第二纬线及第三纬线相互螺旋缠绕连接构成;所述第二过滤层包括与各个经线组和纬线组连接的抗压部及与第一过滤口适配的第一过滤部,所述第三过滤层包括减震部及与第一过滤部适配的第二过滤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邦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台华宇工业用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