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2628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5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侧设置有进气口,壳体右侧设置有排气口,壳体内部由左而右依次设置有除尘室、化学过滤室和物理过滤室,所述除尘室和化学过滤室之间设置有挡板,挡板顶部设置有气流通道,化学过滤室和物理过滤室之间设置有吸油壁,吸油壁上均匀分布有气流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工业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工业废气经过本装置的结构的处理,可得到无灰尘、低定向化学残留物、低定向直径分子残留的气体,方便实用,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设计
,尤其是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工制造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废气,通常废气中都含有很多的杂质和有毒物质,而这些杂质和有毒物质不能很好的进行过滤,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空气产生了污染,传统除尘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虽然除尘效率较高,但不能实现废气中的化学物质或定向尺寸分子的分解或去除。因此,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工业废气处理装置是当前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工业废气处理 目.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侧设置有进气口,壳体右侧设置有排气口,壳体内部由左而右依次设置有除尘室、化学过滤室和物理过滤室,所述除尘室和化学过滤室之间设置有挡板,挡板顶部设置有气流通道,化学过滤室和物理过滤室之间设置有吸油壁,吸油壁上均匀分布有气流通道,所述化学过滤室内由左而右设置有上过滤板和下过滤板,上过滤板由上而下设置,上过滤板的上半部分侧部截面为弧形,下过滤板由下而上设置,下过滤板的下半部分侧部截面为弧形,上过滤板的底部和下过滤板的顶部为气流通道;所述物理过滤室由左而右设置有大分子过滤带、除水过滤带和小分子过滤带。进一步,所述进气口设置在壳体左侧中下部,排气口设置在壳体右侧下部。进一步,所述挡板底部固定在壳体内底部,吸油壁固定在壳体内壁。进一步,所述上过滤板的顶部对应在壳体外壁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对上过滤板进行换料的法兰阀,下过滤板的底部对应在壳体外壁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对下过滤板进行换料的法兰阀。进一步,所述物理过滤室上部对应在壳体外壁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换料的法兰阀。进一步,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固定连接的支撑架和万向轮。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工业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工业废气经过本装置的结构的处理,可得到无灰尘、低定向化学残留物、低定向直径分子残留的气体,方便实用,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11.挡板,12.吸油壁,13.上过滤板,14.下过滤板,15.大分子过滤带,16.除水过滤带,17.小分子过滤带。【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附图所示的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左侧设置有进气口,壳体1右侧设置有排气口,壳体1内部由左而右依次设置有除尘室、化学过滤室和物理过滤室,所述除尘室和化学过滤室之间设置有挡板11,挡板11顶部设置有气流通道,化学过滤室和物理过滤室之间设置有吸油壁12,吸油壁12上均匀分布有气流通道(即为均匀分布的小孔),所述化学过滤室内由左而右设置有上过滤板13和下过滤板14,上过滤板13由上而下设置,上过滤板13的上半部分侧部截面为弧形,下过滤板14由下而上设置,下过滤板14的下半部分侧部截面为弧形,上过滤板13的底部和下过滤板14的顶部为气流通道;所述物理过滤室由左而右设置有大分子过滤带15、除水过滤带16和小分子过滤带17。进一步,所述进气口设置在壳体1左侧中下部,排气口设置在壳体1右侧下部;所述挡板11底部固定在壳体1内底部,吸油壁12固定在壳体1内壁;所述上过滤板13的顶部对应在壳体1外壁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对上过滤板13进行换料的法兰阀,下过滤板14的底部对应在壳体1外壁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对下过滤板14进行换料的法兰阀;所述物理过滤室上部对应在壳体1外壁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换料的法兰阀;所述壳体1底部设置有固定连接的支撑架和万向轮。本技术的废气处理装置按照如下模式运行:工业废气由壳体1外壁的进气口进入挡板11左侧的除尘室,除尘室内装有液体,废气经过液体后,可有效除去灰尘等固体颗粒,固体颗粒的去除和除尘室的清洗可通过开启除尘室底部的阀门有效解决,去除灰尘颗粒的废气由挡板1上部进入化学过滤室,经过上过滤板13和下过滤板14的过滤,废气走向为S型,可得到低残留定向化学物质的废气(上过滤板13和下过滤板14上的过滤介质为为去除废气中的定向物质的定向的化学过滤材料),再经过物理过滤室的大分子过滤带15、除水过滤带16和小分子过滤带17的过滤,由排气口排出,从而可得到无灰尘、低化学物质残留、低定向分子残留的气体。以上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各种举例说明不对本技术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说明书后可以对以前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修改或变形,而不背离技术的实质和范围。【主权项】1.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侧设置有进气口,壳体右侧设置有排气口,壳体内部由左而右依次设置有除尘室、化学过滤室和物理过滤室,所述除尘室和化学过滤室之间设置有挡板,挡板顶部设置有气流通道,化学过滤室和物理过滤室之间设置有吸油壁,吸油壁上均匀分布有气流通道,所述化学过滤室内由左而右设置有上过滤板和下过滤板,上过滤板由上而下设置,上过滤板的上半部分侧部截面为弧形,下过滤板由下而上设置,下过滤板的下半部分侧部截面为弧形,上过滤板的底部和下过滤板的顶部为气流通道;所述物理过滤室由左而右设置有大分子过滤带、除水过滤带和小分子过滤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设置在壳体左侧中下部,排气口设置在壳体右侧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底部固定在壳体内底部,吸油壁固定在壳体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过滤板的顶部对应在壳体外壁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对上过滤板进行换料的法兰阀,下过滤板的底部对应在壳体外壁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对下过滤板进行换料的法兰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过滤室上部对应在壳体外壁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换料的法兰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固定连接的支撑架和万向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设计
,尤其是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侧设置有进气口,壳体右侧设置有排气口,壳体内部由左而右依次设置有除尘室、化学过滤室和物理过滤室,所述除尘室和化学过滤室之间设置有挡板,挡板顶部设置有气流通道,化学过滤室和物理过滤室之间设置有吸油壁,吸油壁上均匀分布有气流通道。本技术的工业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工业废气经过本装置的结构的处理,可得到无灰尘、低定向化学残留物、低定向直径分子残留的气体,方便实用,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IPC分类】B01D46/00, B01D53/34, B01D50/00【公开号】CN205042307【申请号】CN201520669626【专利技术人】王树珑 【申请人】常州市祥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申请日】2015年8月3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侧设置有进气口,壳体右侧设置有排气口,壳体内部由左而右依次设置有除尘室、化学过滤室和物理过滤室,所述除尘室和化学过滤室之间设置有挡板,挡板顶部设置有气流通道,化学过滤室和物理过滤室之间设置有吸油壁,吸油壁上均匀分布有气流通道,所述化学过滤室内由左而右设置有上过滤板和下过滤板,上过滤板由上而下设置,上过滤板的上半部分侧部截面为弧形,下过滤板由下而上设置,下过滤板的下半部分侧部截面为弧形,上过滤板的底部和下过滤板的顶部为气流通道;所述物理过滤室由左而右设置有大分子过滤带、除水过滤带和小分子过滤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珑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祥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