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油墨稀释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26097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5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油墨稀释灌,包括稀释灌体,稀释灌体内设有搅拌轴,稀释灌体的上方设有驱动电机,搅拌轴的下端设有搅拌板,搅拌板设有搅拌球,稀释灌体内设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与搅拌轴的连接位置设有连接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搅拌轴可以对搅拌板进行旋转运动控制,搅拌板可以控制搅拌球实现旋转,从而方便对油墨进行快速搅拌处理,通过搅拌叶片可以对油墨进行进一步搅拌处理,方便稀释剂倒入稀释灌体内,方便对油墨进行稀释搅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稀释灌,特别涉及一种印刷油墨稀释灌。【
技术介绍
】油墨是由有色体、连结料、填料、附加料等物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能进行印刷,并在被印刷体上干燥;是有颜色、具有一定流动度的浆状胶粘体。因此,颜色、身骨和干燥性能是油墨的三个最重要的性能。它们的种类很多,物理性质亦不一样,有的很稠、很粘;而有的却相当稀。有的以植物油作连结料;有的用树脂和溶剂或水等作连结料。这些都是根据印刷的对象即承印物、印刷方法、印刷版材的类型和干燥方法等来决定。现有的油墨不方便进行稀释处理,且搅拌效率低,搅拌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将待稀释处理的油墨倒入稀释灌体内,通过驱动电机可以控制搅拌轴实现旋转,通过搅拌轴可以对搅拌板进行旋转运动控制,搅拌板可以控制搅拌球实现旋转,从而方便对油墨进行快速搅拌处理,通过搅拌叶片可以对油墨进行进一步搅拌处理,方便稀释剂倒入稀释灌体内,方便对油墨进行稀释搅拌处理的印刷油墨稀释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印刷油墨稀释灌,包括稀释灌体,稀释灌体内设有搅拌轴,搅拌轴呈竖直布置,稀释灌体的端部设有进料口,稀释灌体的上方设有驱动电机,搅拌轴的上端与驱动电机连接,搅拌轴的下端设有搅拌板,搅拌板呈水平布置,搅拌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搅拌球,第一搅拌球为镂空结构,搅拌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搅拌球,第二搅拌球为镂空结构;第二搅拌球为球形形状,第一搅拌球为球形形状;稀释灌体内设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与搅拌轴的连接位置设有连接球,连接球为球形形状;稀释灌体的端部设有侧板,侧板呈竖直布置,侧板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呈水平布置,侧板的端部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呈水平布置,驱动电机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之间,第二支撑板的端部外侧壁设有固定板,固定板设置在驱动电机的外侧壁,固定板与驱动电机通过第一锁销连接,固定板与驱动电机通过第二锁销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稀释灌体设有进液栗。进一步地,所述进液栗安装在稀释灌体的底部侧壁。进一步地,所述稀释灌体设有出液栗。进一步地,所述出液栗安装在稀释灌体的顶部侧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以将待稀释处理的油墨倒入稀释灌体内,通过驱动电机可以控制搅拌轴实现旋转,通过搅拌轴可以对搅拌板进行旋转运动控制,搅拌板可以控制第一搅拌球与第二搅拌球实现旋转,从而方便对油墨进行快速搅拌处理,通过搅拌叶片可以对油墨进行进一步搅拌处理,方便稀释剂倒入稀释灌体内,方便对油墨进行稀释搅拌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印刷油墨稀释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印刷油墨稀释灌,包括稀释灌体11,稀释灌体11内设有搅拌轴12,搅拌轴12呈竖直布置,稀释灌体11的端部设有进料口 13,稀释灌体11的上方设有驱动电机14,搅拌轴12的上端与驱动电机14连接,搅拌轴12的下端设有搅拌板17,搅拌板17呈水平布置,搅拌板17的一侧设有第一搅拌球18,第一搅拌球18为镂空结构,搅拌板17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搅拌球19,第二搅拌球19为镂空结构;第二搅拌球19为球形形状,第一搅拌球18为球形形状;稀释灌体11内设有搅拌叶片20,搅拌叶片20与搅拌轴12的连接位置设有连接球21,连接球21为球形形状;稀释灌体11的端部设有侧板22,侧板22呈竖直布置,侧板22设有第一支撑板23,第一支撑板23呈水平布置,侧板22的端部设有第二支撑板24,第二支撑板24呈水平布置,驱动电机14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4与第一支撑板23之间,第二支撑板24的端部外侧壁设有固定板25,固定板25设置在驱动电机14的外侧壁,固定板25与驱动电机14通过第一锁销26连接,固定板25与驱动电机14通过第二锁销27连接;稀释灌体11设有进液栗15,进液栗15安装在稀释灌体11的底部侧壁,稀释灌体11设有出液栗16,出液栗16安装在稀释灌体11的顶部侧壁。本技术印刷油墨稀释灌,可以将待稀释处理的油墨倒入稀释灌体11内,通过驱动电机14可以控制搅拌轴12实现旋转,通过搅拌轴12可以对搅拌板17进行旋转运动控制,搅拌板17可以控制第一搅拌球18与第二搅拌球19实现旋转,从而方便对油墨进行快速搅拌处理,通过搅拌叶片20可以对油墨进行进一步搅拌处理,方便稀释剂倒入稀释灌体11内,方便对油墨进行稀释搅拌处理。其中,稀释灌体11设有进液栗15,进液栗15安装在稀释灌体11的顶部侧壁,稀释灌体11设有出液栗16,出液栗16安装在稀释灌体11的底部侧壁,所以通过进液栗15方便输入清洗液,通过出液栗16方便排放废液。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印刷油墨稀释灌,包括稀释灌体(11),其特征在于:稀释灌体(11)内设有搅拌轴(12),搅拌轴(12)呈竖直布置,稀释灌体(11)的端部设有进料口(13),稀释灌体(11)的上方设有驱动电机(14),搅拌轴(12)的上端与驱动电机(14)连接,搅拌轴(12)的下端设有搅拌板(17),搅拌板(17)呈水平布置,搅拌板(17)的一侧设有第一搅拌球(18),第一搅拌球(18)为镂空结构,搅拌板(17)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搅拌球(19),第二搅拌球(19)为镂空结构;第二搅拌球(19)为球形形状,第一搅拌球(18)为球形形状;稀释灌体(11)内设有搅拌叶片(20),搅拌叶片(20)与搅拌轴(12)的连接位置设有连接球(21),连接球(21)为球形形状;稀释灌体(11)的端部设有侧板(22),侧板(22)呈竖直布置,侧板(22)设有第一支撑板(23),第一支撑板(23)呈水平布置,侧板(22)的端部设有第二支撑板(24),第二支撑板(24)呈水平布置,驱动电机(14)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4)与第一支撑板(23)之间,第二支撑板(24)的端部外侧壁设有固定板(25),固定板(25)设置在驱动电机(14)的外侧壁,固定板(25)与驱动电机(14)通过第一锁销(26)连接,固定板(25)与驱动电机(14)通过第二锁销(2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油墨稀释灌,其特征在于:稀释灌体(11)设有进液栗(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油墨稀释灌,其特征在于:进液栗(15)安装在稀释灌体(11)的底部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油墨稀释灌,其特征在于:稀释灌体(11)设有出液栗(1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油墨稀释灌,其特征在于:出液栗(16)安装在稀释灌体(11)的顶部侧壁。【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油墨稀释灌,包括稀释灌体,稀释灌体内设有搅拌轴,稀释灌体的上方设有驱动电机,搅拌轴的下端设有搅拌板,搅拌板设有搅拌球,稀释灌体内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油墨稀释灌,包括稀释灌体(11),其特征在于:稀释灌体(11)内设有搅拌轴(12),搅拌轴(12)呈竖直布置,稀释灌体(11)的端部设有进料口(13),稀释灌体(11)的上方设有驱动电机(14),搅拌轴(12)的上端与驱动电机(14)连接,搅拌轴(12)的下端设有搅拌板(17),搅拌板(17)呈水平布置,搅拌板(17)的一侧设有第一搅拌球(18),第一搅拌球(18)为镂空结构,搅拌板(17)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搅拌球(19),第二搅拌球(19)为镂空结构;第二搅拌球(19)为球形形状,第一搅拌球(18)为球形形状;稀释灌体(11)内设有搅拌叶片(20),搅拌叶片(20)与搅拌轴(12)的连接位置设有连接球(21),连接球(21)为球形形状;稀释灌体(11)的端部设有侧板(22),侧板(22)呈竖直布置,侧板(22)设有第一支撑板(23),第一支撑板(23)呈水平布置,侧板(22)的端部设有第二支撑板(24),第二支撑板(24)呈水平布置,驱动电机(14)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4)与第一支撑板(23)之间,第二支撑板(24)的端部外侧壁设有固定板(25),固定板(25)设置在驱动电机(14)的外侧壁,固定板(25)与驱动电机(14)通过第一锁销(26)连接,固定板(25)与驱动电机(14)通过第二锁销(2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英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金仕达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