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洗过滤器,包括罐体、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排污管、过滤筒、进水阀和排污阀。该罐体的内腔通过隔板分隔为原水区和净水区,原水区位于净水区上方,原水区上端设有进水口,净水区一侧设有出水口,该隔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的布水口,过滤筒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并与布水口一一对应,进水阀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并与过滤筒一一对应,该进水阀设于过滤筒与布水口之间并用于控制过滤筒与布水口之间的通断;排污阀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并与过滤筒一一对应,该排污阀用于控制过滤筒与排污管之间的通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较为方便地对过滤筒滤网上的赃物进行清洗,并且在清洗过程中能保证足够的水流量,不影响过滤器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清洗过滤器。
技术介绍
过滤器包括罐体,在罐体的容纳腔内设置一过滤筒,这样,水从罐体的进水口进入,经过过滤筒的过滤后,从出水口排出。然而,当过滤筒的滤网聚集了较多赃物时,过滤器的水流量便会逐渐减少,进水口的进水压力逐渐增大,此时需要对过滤筒的滤网进行清洗。现有技术中,在清洗过滤筒的滤网时,需要将过滤器停止工作,而且将过滤筒拆卸进行清洗,这样操作较为繁琐,而且降低了过滤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自清洗过滤器,可以较为方便地清洗过滤筒,而且在清洗时不影响该过滤器的正常工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清洗过滤器,包括:罐体,该罐体的内腔通过隔板分隔为原水区和净水区,原水区位于净水区上方,原水区上端设有进水口,净水区一侧设有出水口,该隔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的布水口 ;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进水口处并用于检测进水口的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设于出水口处并用于检测出水口的压力;排污管,设于罐体下方,该排污管的一端设有排污口 ;至少两个与布水口一一对应的过滤筒,该至少两个的过滤筒设于净水区内并间隔分布,该过滤筒的上端连通于布水口、下端连通于排污管内部,该过滤筒的侧壁上设有滤网;至少两个与过滤筒一一对应的进水阀,该进水阀设于过滤筒与布水口之间并用于控制过滤筒与布水口之间的通断;至少两个与过滤筒一一对应的排污阀,该排污阀设于过滤筒与排污管之间并用于控制过滤筒与排污管之间的通断。过滤筒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布水口连通、下端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排污管连通,进水阀设于第一连接管上,排污阀设于第二连接管上。罐体的下端设有支脚。罐体上还设有排气孔,该排气孔用于排出罐体内腔的气体。该自清洗过滤器还包括主控器,该主控器用于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的输出信号控制进水阀和排污阀的工作状态。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均为压力变送器。该罐体的外侧设有控制箱,该主控器设于该控制箱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设置有至少两个的过滤筒,过滤筒与布水口之间设有进水阀,过滤筒与排污管之间设有排污阀,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有用于检测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这样在进水口的压力比出水口的压力大于一定值时,便控制一个过滤筒对应的进水阀关闭、排污阀开启,对待反洗的过滤筒进行反洗,等待一个过滤筒反洗完成后,再进行另一个过滤筒进行反洗,这样可以较为方便地对过滤筒滤网上的赃物进行清洗,并且在清洗过程中能保证足够的水流量,不影响过滤器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0、罐体;11、原水区;12、净水区;13、进水口 ;14、出水口 ;15、支脚;16、排气孔;20、第一压力传感器;30、第二压力传感器;40、排污管;41、排污口 ;50、过滤筒;60、进水阀;70、排污阀;80、隔板;81、布水口 ;90、第一连接管;100、第二连接管;110、控制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自清洗过滤器,包括罐体10、第一压力传感器20、第二压力传感器30、排污管40、过滤筒50、进水阀60和排污阀70。该罐体10的内腔通过隔板80分隔为原水区11和净水区12,原水区11位于净水区12上方,原水区11上端设有进水口 13,净水区12 —侧设有出水口 14,该隔板80上设有至少两个的布水口 81 ;第一压力传感器20设于进水口 13处并用于检测进水口 13的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30设于出水口 14处并用于检测出水口 14的压力;排污管40设于罐体10下方,排污管40的一端设有排污口 41 ;过滤筒5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并与布水口 81 —一对应,该至少两个的过滤筒50设于净水区12内并间隔分布,该过滤筒50的上端连通于布水口 81、下端连通于排污管40内部,该过滤筒50的侧壁上设有滤网;进水阀6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并与过滤筒50 —一对应,该进水阀60设于过滤筒50与布水口 81之间并用于控制过滤筒50与布水口 81之间的通断;排污阀7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并与过滤筒50 —一对应,该排污阀70设于过滤筒50与排污管40之间并用于控制过滤筒50与排污管40之间的通断。本技术在工作时,先将至少两个的排污阀70关闭,将至少两个的进水阀60打开,水从进水口 13进入原水区11,并通过至少两个的布水口 81进入至少两个的过滤筒50中,经过过滤网过滤后排出到净水区12中,再从出水口 14排出;在过滤时滤网上逐渐聚集赃物,滤网的出水量便逐渐减少,使进水口 13的压力不断增大,当进水口 13的压力比出水口 14的压力大于一定值时,先反洗一个过滤筒50,具体地,控制与待反洗的过滤筒50对应的进水阀60关闭、排污阀70打开,这样,待反洗的过滤筒50内部便与排污口 41连通,其他的过滤筒50继续将水排出到净水区12,净水区12内部的水会从待反洗的过滤筒50侧壁的滤网外侧冲入,将滤网的赃物冲入过滤筒50内部并从排污管40的排污口 41排出,对待反洗的过滤筒50进行反洗,此时,另外的过滤筒50以及对应的进水阀60、排污阀70仍然保持初始工作状态,保证了足够的水流量,不影响该过滤器的正常工作;等待一个过滤筒50反洗完成后,再进行另一个过滤筒50进行反洗,反洗的过程与上述一致。本技术设置有至少两个的过滤筒50,过滤筒50与布水口 81之间设有进水阀60,过滤筒50与排污管40之间设有排污阀70,进水口 13和出水口 14处分别设有用于检测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2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0,这样在进水口 13的压力比出水口 14的压力大于一定值时,便控制一个过滤筒50对应的进水阀60关闭、排污阀70开启,对待反洗的过滤筒50进行反洗,等待一个过滤筒50反洗完成后,再进行另一个过滤筒50进行反洗,这样可以较为方便地对过滤筒50滤网上的赃物进行清洗,并且在清洗过程中能保证足够的水流量,不影响过滤器的正常工作。进一步地,过滤筒50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管90与布水口 81连通、下端通过第二连接管100与排污管40连通,进水阀60设于第一连接管90上,排污阀70设于第二连接管100 上。进一步地,罐体10的下端设有支脚15。进一步地,罐体10上还设有排气孔16,该排气孔16用于排出罐体10内腔的气体。进一步地,该自清洗过滤器还包括主控器,该主控器用于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2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0的输出信号控制进水阀60和排污阀70的工作状态。具体地,当第一压力传感器2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0检测到的压力值差大于一定值时,便控制待反洗的一个过滤筒50对应的进水阀60关闭、排污阀70打开,反洗完成后,再控制进水阀60打开、排污阀70关闭,接着,主控器控制另一个过滤筒50对应的进水阀60关闭、排污阀70打开,进行反洗。进一步地,第一压力传感器2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0均为压力变送器。进一步地,该罐体10的外侧设有控制箱110,该主控器设于该控制箱110中。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清洗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该罐体的内腔通过隔板分隔为原水区和净水区,原水区位于净水区上方,原水区上端设有进水口,净水区一侧设有出水口,该隔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的布水口;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进水口处并用于检测进水口的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设于出水口处并用于检测出水口的压力;排污管,设于罐体下方,该排污管的一端设有排污口;至少两个与布水口一一对应的过滤筒,该至少两个的过滤筒设于净水区内并间隔分布,该过滤筒的上端连通于布水口、下端连通于排污管内部,该过滤筒的侧壁上设有滤网;至少两个与过滤筒一一对应的进水阀,该进水阀设于过滤筒与布水口之间并用于控制过滤筒与布水口之间的通断;至少两个与过滤筒一一对应的排污阀,该排污阀设于过滤筒与排污管之间并用于控制过滤筒与排污管之间的通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强,
申请(专利权)人:吴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