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2465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5 1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前端设有吸囊腔,后端为矩形支架结构,吸囊腔中设有吸囊,吸囊前端和后端设有固定环槽,前端设有管接头,中部为可伸缩结构,吸囊腔前端设有第一固定夹,吸囊前端装在吸囊腔中,后端装在拉柄前端中,拉柄前端设有第二固定夹,拉柄套接在外壳矩形支架内部,拉柄两边可滑动的安装在矩形支架上,拉柄后端与外壳后端内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方便使用,便于携带,通过吸囊、拉柄和外壳的配合工作能够很好的产生负压,从而达到吸引的效果,独特的设计使得吸囊能够方便快捷的更换,满足了使用要求和卫生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医用负压吸引装置
技术介绍
负压吸引器简称吸引瓶(吸引装置),是各个临床科室所必备的重要医疗设备之一,尤其在手术室、急诊科、I⑶中更是必不可少的。它利用真空工作原理,在腔体内产生负压,从而将腔体内的液体导引出来,达到排污净化之目的。主要用于吸除病人体内的痰、血、脓、分泌物及其它污物。现在各种负压吸引器层出不穷,设备也较为复杂,有些只能依靠电力等带动,不能满足一些特殊场合,比如在野战医院和灾难现场第一线,所以现在急需一种便携式,能够方便有效的使用,从而达到使用要求的医用负压吸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负压吸引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前端设有吸囊腔,后端为矩形支架结构,所述吸囊腔中设有吸囊,所述吸囊前端和后端设有固定环槽,前端设有管接头,中部为可伸缩结构,所述吸囊腔前端设有第一固定夹,所述吸囊前端装在吸囊腔中,后端装在拉柄前端中,所述拉柄前端设有第二固定夹,所述拉柄套接在外壳矩形支架内部,拉柄两边可滑动的安装在矩形支架上,拉柄后端与外壳后端内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囊前后端的固定环槽为硬质塑料制成,中部为软质塑料制成,所述管接头可拆卸的连接吸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夹为半圆形结构,其内壁设有固定凸台,第一固定夹首端设有卡扣,所述外壳前端与卡扣对应位置设有卡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固定夹为半圆形结构,其大小与吸囊后端的固定环槽相同,第二固定夹首端设有卡扣,所述拉柄前端与卡扣对应位置设有卡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位弹簧设有两根,复位弹簧首末端可拆卸的装在拉柄后端面与外壳后端内壁表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方便使用,便于携带,通过吸囊、拉柄和外壳的配合工作能够很好的产生负压,从而达到吸引的效果,独特的设计使得吸囊能够方便快捷的更换,满足了使用要求和卫生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医用负压吸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医用负压吸引装置中吸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外壳1、复位弹簧2、拉柄3、固定环槽4、第二固定架5、卡扣6、第一固定夹7、管接头8、吸管9、吸囊腔10、卡槽11、吸囊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前端设有吸囊腔10,后端为矩形支架结构,吸囊腔10中设有吸囊12,吸囊12前端和后端设有固定环槽4,前端设有管接头8,中部为可伸缩结构,吸囊腔10前端设有第一固定夹7,吸囊11前端装在吸囊腔10中,后端装在拉柄3前端中,拉柄3前端设有第二固定夹5,拉柄3套接在外壳1矩形支架内部,拉柄3两边可滑动的安装在矩形支架上,拉柄3后端与外壳1后端内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2,吸囊12前后端的固定环槽4为硬质塑料制成,中部为软质塑料制成,管接头8可拆卸的连接吸管9,第一固定夹7为半圆形结构,其内壁设有固定凸台,第一固定夹7首端设有卡扣6,外壳1前端与卡扣6对应位置设有卡槽11,第二固定夹5为半圆形结构,其大小与吸囊后端的固定环槽4相同,第二固定夹5首端设有卡扣6,拉柄3前端与卡扣6对应位置设有卡槽11,复位弹簧2设有两根,复位弹簧2首末端可拆卸的装在拉柄3后端面与外壳1后端内壁表面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打开第一固定夹2和第二固定夹7,把吸囊12前端放入吸囊腔10中,后端放入拉柄4中,关上第一固定夹2和第二固定夹7,卡扣6卡紧,握住外壳1后端和拉柄3,握紧时,拉动拉柄3,吸囊12拉伸,内部形成负压,通过管接头8连接的吸管9吸收待吸液体,完成工作时,打开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取出吸囊即可。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方便使用,便于携带,通过吸囊、拉柄和外壳的配合工作能够很好的产生负压,从而达到吸引的效果,独特的设计使得吸囊能够方便快捷的更换,满足了使用要求和卫生要求。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主权项】1.一种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前端设有吸囊腔,后端为矩形支架结构,所述吸囊腔中设有吸囊,所述吸囊前端和后端设有固定环槽,前端设有管接头,中部为可伸缩结构,所述吸囊腔前端设有第一固定夹,所述吸囊前端装在吸囊腔中,后端装在拉柄前端中,所述拉柄前端设有第二固定夹,所述拉柄套接在外壳矩形支架内部,拉柄两边可滑动的安装在矩形支架上,拉柄后端与外壳后端内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囊前后端的固定环槽为硬质塑料制成,中部为软质塑料制成,所述管接头可拆卸的连接吸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夹为半圆形结构,其内壁设有固定凸台,第一固定夹首端设有卡扣,所述外壳前端与卡扣对应位置设有卡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夹为半圆形结构,其大小与吸囊后端的固定环槽相同,第二固定夹首端设有卡扣,所述拉柄前端与卡扣对应位置设有卡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设有两根,复位弹簧首末端可拆卸的装在拉柄后端面与外壳后端内壁表面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前端设有吸囊腔,后端为矩形支架结构,吸囊腔中设有吸囊,吸囊前端和后端设有固定环槽,前端设有管接头,中部为可伸缩结构,吸囊腔前端设有第一固定夹,吸囊前端装在吸囊腔中,后端装在拉柄前端中,拉柄前端设有第二固定夹,拉柄套接在外壳矩形支架内部,拉柄两边可滑动的安装在矩形支架上,拉柄后端与外壳后端内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方便使用,便于携带,通过吸囊、拉柄和外壳的配合工作能够很好的产生负压,从而达到吸引的效果,独特的设计使得吸囊能够方便快捷的更换,满足了使用要求和卫生要求。【IPC分类】A61M1/00【公开号】CN205041850【申请号】CN201520791734【专利技术人】潘保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前端设有吸囊腔,后端为矩形支架结构,所述吸囊腔中设有吸囊,所述吸囊前端和后端设有固定环槽,前端设有管接头,中部为可伸缩结构,所述吸囊腔前端设有第一固定夹,所述吸囊前端装在吸囊腔中,后端装在拉柄前端中,所述拉柄前端设有第二固定夹,所述拉柄套接在外壳矩形支架内部,拉柄两边可滑动的安装在矩形支架上,拉柄后端与外壳后端内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保柱潘保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天翔医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