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申彦伦专利>正文

一种双层立体停车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23172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5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立体停车位,包括前立柱、后立柱、载物板、固定轨道板、转动轨道板和运行载具;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均为2个,对称竖直固定在地面上,形成停车位空间,载物板位于2个后立柱之间;所述固定轨道板共2个,固定轨道板左端固定连接载物板,右端固定连接前立柱;所述转动轨道板共2个,其左端通过转轴转动固接固定轨道板,其右端通过连接梁相连接;所述载物板上设有轨道收放电机和轨道收放卷筒,轨道收放电机驱动连接轨道收放卷筒,轨道收放卷筒上的第一钢丝绳穿过第一钢丝绳座连接至转动轨道板;所述运行载具由移动转向小车和升降机构组成;该双层停车位,当道路方向与停车位方向不同向时,也能顺利停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停车位领域,具体是一种双层立体停车位
技术介绍
随着家用汽车的普及,停车成了车主们非常关心的问题,由于停车位有限,汽车储存库立体化是城市建筑发展的方向,采用双层停车位将是最佳选择,目前的双层停车位存在以下缺点:1.在下层车位有车的情况下,上层车辆无法开出;2.当停车位方向与道路方向不同向时,无法实现车位的旋转,造成进出车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立体停车位,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双层立体停车位,包括前立柱、后立柱、载物板、固定轨道板、稳固梁、定位拉杆、转动轨道板、连接梁和运行载具;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均为2个,对称竖直固定在地面上,形成停车位空间,且前立柱固定在道路旁,前立柱的高度大于后立柱的高度,2个前立柱通过固定在其顶端的稳固梁连接,且其底端设有连接前立柱和后立柱的踏板;所述前立柱与后立柱之间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强化梁;所述载物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2个后立柱的顶端;所述固定轨道板共2个,且与强化梁平行设置,固定轨道板左端固定连接载物板,右端固定连接前立柱;所述转动轨道板共2个,其左端通过转轴转动固接固定轨道板,其右端通过连接梁相连接,转动轨道板与固定轨道板的上表面齐平;所述载物板上设有轨道收放电机和轨道收放卷筒,轨道收放电机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轨道收放卷筒,第一驱动机构由第一传动轴和第一变速箱组成,轨道收放电机经第一变速箱驱动连接第一传动轴,轨道收放卷筒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轴的两端,前立柱比后立柱高出的柱体上设有第一钢丝绳座,轨道收放卷筒上的第一钢丝绳穿过第一钢丝绳座连接至转动轨道板;所述定位拉杆由粗管和套设在粗管内且能沿粗管滑动的细管组成,粗管和细管内设有相互配合的使细管无法脱离粗管的限位机构,粗管底部旋转固定在前立柱的顶端,细管末端旋转固定在转动轨道板上,定位拉杆完全伸长时,转动轨道板和固定轨道板恰好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运行载具由移动转向小车和升降机构组成,所述移动转向小车包括第一纵梁、第一横梁、转向电机、移动电机和转向器,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一横梁均为两个,两个第一横梁平行间隔设置,两个第一横梁的同侧端头之间通过第一纵梁相连,且两个第一纵梁和两个第一横梁组成移动转向小车的框架,框架上设有电机安装板,转向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板上,转向器设在转向电机下方,且转向电机驱动连接转向器,框架下方还设有主动行走轮和从动行走轮,移动电机通过驱动机构A驱动连接主动行走轮;所述固定轨道板和转动轨道板均由轨道支撑板及轨道支撑板上方的钢轨组成,主动行走轮和从动行走轮上均设有与钢轨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纵梁、第二横梁、安装纵梁、安装横梁、起重电机、卷筒、转向器连接座和起重臂,所述第二纵梁和第二横梁均为两个,两个第二横梁平行间隔设置,两个第二横梁的同侧端头之间通过第二纵梁相连,两个第二纵梁和两个第二横梁组成升降架,安装纵梁设在两个第二横梁之间,安装横梁设在两个第二纵梁之间,安装纵梁和安装横梁组成安装架,转向器连接座设置在安装纵梁与安装横梁的交接处,且转向器连接座连接至转向器;所述起重电机固定在安装架上,卷筒共2个,且平行间隔设置,卷筒其上设有凹槽,收纳的钢丝绳被限定在凹槽内,作有规则排列,起重电机通过驱动机构B驱动连接卷筒;所述升降架四角分别设有钢丝绳座,起重臂共四个,分别设置在升降架的四角下方,且起重臂与钢丝绳座在竖直方向上位置对应,卷筒上的钢丝绳穿过钢丝绳座连接至起重臂;对应同一个卷筒的两个起重臂之间还设有安装杆,安装杆与升降架之间设有防晃动装置;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载车板,四个起重臂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至载车板的四角。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安装板固定在两个第一纵梁之间;所述转向电机通过支撑架安装在电机安装板下方;所述转向器位于移动转向小车的下侧中心。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A由变速箱A和传动轴A组成,移动电机经变速箱A驱动连接传动轴A,主动行走轮固定设在传动轴A的两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层立体停车位还包括载车板支撑梁,两个前立柱之间以及两个后立柱之间均设有承载梁,载车板支撑梁共两个,且平行间隔固定在两个承载梁之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纵梁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第二横梁的中部,安装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第二纵梁的中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B由变速箱B和传动轴B组成,起重电机经变速箱B驱动连接传动轴B,卷筒固定设置在传动轴B的两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晃动装置为剪叉式伸缩支架,剪叉式伸缩支架共四个,由矩形管和铆钉构成,且间隔设置在安装杆两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卷筒替换为齿轮盘,钢丝绳替换为链条,钢丝绳座替换为链条座,齿轮盘上的链条穿过链条座连接至起重臂。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移除起重电机、驱动机构B、卷筒A、钢丝绳和钢丝绳座,升降架的四角分别增设升降电机和丝杆,升降电机通过丝杆驱动起重臂上下移动。—种双层立体停车位,包括内臂、外臂、固定纵梁、固定横梁、后支柱、前支柱、支撑杆、移动升降机构和稳固踏板;所述外臂套设在内臂外部,外臂内设有驱动内臂沿外臂伸缩的液压柱;所述前支柱共2个,且平行间隔固定在道路边;所述外臂共2个,外臂后端固定在前支柱的顶端,两个前支柱的顶端之间设有纵臂,支撑杆倾斜设置,其前端固定连接外臂,后端固定连接前支柱,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前端固定连接外臂的前端,其后端固定连接前支柱的中部;所述稳固踏板设在前支柱底端,且稳固踏板的两端分别连接2个前支柱;所述后支柱共2个,且平行间隔安装在道路边的人行道或绿化带内,固定横梁设置在后支柱与前支柱之间,固定纵梁固定在2个后支柱之间;所述移动升降机构包括移动臂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移动臂的前端固定连接至内臂的前端端头,移动臂的后端位于外臂上,且沿外臂移动,移动臂后端下侧设有行走轮,夕卜臂上侧设有导轨,行走轮上设有与导轨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纵梁、第二横梁、安装纵梁、安装横梁、起重电机、卷筒A和起重臂,所述第二纵梁和第二横梁均为两个,两个第二横梁平行间隔设置,两个第二横梁的同侧端头之间通过第二纵梁相连,两个第二纵梁和两个第二横梁组成升降架,第二纵梁与移动臂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安装纵梁设在两个第二横梁之间,安装横梁设在两个第二纵梁之间,安装纵梁和安装横梁组成安装架;所述起重电机固定在安装架上,卷筒A共2个,且平行间隔设置,起重电机通过驱动机构B驱动连接卷筒;所述升降架四角分别设有钢丝绳座,起重臂共四个,分别设置在升降架的四角下方,且起重臂与钢丝绳座在竖直方向上位置对应,卷筒A上的钢丝绳穿过钢丝绳座连接至起重臂;对应同一个卷筒的两个起重臂之间还设有安装杆,安装杆与升降架之间设有防晃动装置;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载车板,四个起重臂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至载车板的四角。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纵梁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第二横梁的中部,安装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第二纵梁的中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B由变速箱B和传动轴B组成,起重电机经变速箱B驱动连接传动轴B,卷筒固定设置在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立体停车位,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立柱(1)、后立柱(3)、载物板(7)、固定轨道板(12)、稳固梁(14)、定位拉杆(16)、转动轨道板(17)、连接梁(18)和运行载具(19);所述前立柱(1)和后立柱(3)均为2个,对称竖直固定在地面上,形成停车位空间,且前立柱(1)固定在道路旁,前立柱(1)的高度大于后立柱(3)的高度,2个前立柱(1)通过固定在其顶端的稳固梁(14)连接,且其底端设有连接前立柱(1)和后立柱(3)的踏板(2);所述前立柱(1)与后立柱(3)之间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强化梁(6);所述载物板(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2个后立柱(3)的顶端;所述固定轨道板(12)共2个,且与强化梁(6)平行设置,固定轨道板(12)左端固定连接载物板(7),右端固定连接前立柱(1);所述转动轨道板(17)共2个,其左端通过转轴转动固接固定轨道板(12),其右端通过连接梁(18)相连接,转动轨道板(17)与固定轨道板(12)的上表面齐平;所述载物板(7)上设有轨道收放电机(10)和轨道收放卷筒(11),轨道收放电机(10)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轨道收放卷筒(11),第一驱动机构由第一传动轴(8)和第一变速箱(9)组成,轨道收放电机(10)经第一变速箱(9)驱动连接第一传动轴(8),轨道收放卷筒(11)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轴(8)的两端,前立柱(1)比后立柱(3)高出的柱体上设有第一钢丝绳座(15),轨道收放卷筒(11)上的第一钢丝绳(13)穿过第一钢丝绳座(15)连接至转动轨道板(17);所述定位拉杆(16)由粗管和套设在粗管内且能沿粗管滑动的细管组成,粗管和细管内设有相互配合的使细管无法脱离粗管的限位机构,粗管底部旋转固定在前立柱(1)的顶端,细管末端旋转固定在转动轨道板(17)上,定位拉杆(16)完全伸长时,转动轨道板(17)和固定轨道板(12)恰好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运行载具(19)由移动转向小车和升降机构组成,所述移动转向小车包括第一纵梁(20)、第一横梁(21)、转向电机(23)、移动电机(24)和转向器(26),所述第一纵梁(20)和第一横梁(21)均为两个,两个第一横梁(21)平行间隔设置,两个第一 横梁(21)的同侧端头之间通过第一纵梁(20)相连,且两个第一纵梁(20)和两个第一横梁(21)组成移动转向小车的框架,框架上设有电机安装板(22),转向电机(23)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板(22)上,转向器(26)设在转向电机(23)下方,且转向电机(23)驱动连接转向器(26),框架下方还设有主动行走轮(28)和从动行走轮(29),移动电机(24)通过驱动机构A驱动连接主动行走轮(28);所述固定轨道板(12)和转动轨道板(17)均由轨道支撑板及轨道支撑板上方的钢轨组成,主动行走轮(28)和从动行走轮(29)上均设有与钢轨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纵梁(30)、第二横梁(31)、安装纵梁(32)、安装横梁(33)、起重电机(34)、卷筒A(37)、转向器连接座(38)和起重臂(41),所述第二纵梁(30)和第二横梁(31)均为两个,两个第二横梁(31)平行间隔设置,两个第二横梁(31)的同侧端头之间通过第二纵梁(30)相连,两个第二纵梁(30)和两个第二横梁(31)组成升降架,安装纵梁(32)设在两个第二横梁(31)之间,安装横梁(33)设在两个第二纵梁(30)之间,安装纵梁(32)和安装横梁(33)组成安装架,转向器连接座(38)设置在安装纵梁(32)与安装横梁(33)的交接处,且转向器连接座(38)连接至转向器(26);所述起重电机(34)固定在安装架上,卷筒A(37)共2个,且平行间隔设置,其上设有凹槽,收纳的钢丝绳被限定在凹槽内,作有规则排列;起重电机(34)通过驱动机构B驱动连接卷筒A(37);所述升降架四角分别设有钢丝绳座(40),起重臂(41)共四个,分别设置在升降架的四角下方,且起重臂(41)与钢丝绳座(40)在竖直方向上位置对应,卷筒A(37)上的钢丝绳(39)穿过钢丝绳座(40)连接至起重臂(41);对应同一个卷筒A(37)的两个起重臂(41)之间还设有安装杆(43),安装杆(43)与升降架之间设有防晃动装置;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载车板(44),四个起重臂(41)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至载车板(44)的四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彦伦申源
申请(专利权)人:申彦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