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模块及多模块机组。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缩机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压缩机,至少两个压缩机带均油孔,且至少两个压缩机相互并联;油分离器,油分离器的进口与至少两个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油分离器的回油口与至少两个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第一均油管,第一均油管的第一端与至少两个压缩机的均油孔连通,第一均油管的第二端与油分离器的进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均油管,使得富油的压缩机油位下降,缺油的压缩机油位上升,直至各个压缩机的油位达到平衡,能够有效保证各个压缩机中的油位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机组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模块及多模块机组。
技术介绍
压缩机是空调器的“心脏”,当压缩机工作时,其内部有大量的摩擦,为保证压缩机可靠运行并提高压缩机的性能,润滑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润滑油对压缩机是必不可少的,润滑油对压缩机有着润滑、冷却、密封等作用。且压缩机对润滑油有量的要求,压缩机中的润滑油过少则会润滑不足,进而损坏压缩机。因此一定的储油量是保证压缩机可靠运行的最基本条件,只有当储油量超过其需要的最少油量,才能保证压缩机安全可靠运行。模块化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因模块机组运行及安装情况差异,可能会出现一模块油多,一模块油少的现象,模块内部并联的压缩机,也可能出现一压缩机油多,一压缩机油少的现象。为此需考虑进行模块均油,使得所有模块机组中运行压缩机不会长时间出现缺油的现象。而现有的模块化机组均油方法大多采用的是三管制,即模块机组需在并联气管和液管之外还需并联用于模块机组间均油的均油管,模块机组均油管的增加,则使得机组的安装、调试、维护就更繁琐了,成本也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油位稳定的压缩机模块及多模块机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压缩机,至少两个压缩机带均油孔,且至少两个压缩机相互并联;油分离器,油分离器的进口与至少两个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油分离器的回油口与至少两个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第一均油管,第一均油管的第一端与至少两个压缩机的均油孔连通,第一均油管的第二端与油分离器的进口连通。进一步地,压缩机模块还包括多模块均油管,多模块均油管的第一端与至少两个压缩机的均油孔连通,多模块均油管的第二端连接在油分离器的出口的下游。进一步地,多模块均油管包括第二均油管,第二均油管的第一端与至少两个压缩机的均油孔连通,第二均油管的第二端连接在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之间。进一步地,多模块均油管包括第三均油管,第三均油管的第一端与至少两个压缩机的均油孔连通,第三均油管的第二端连接在室内换热器与四通阀之间。进一步地,压缩机模块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出气管上具有位于气液分离器底部的回油孔,且出气管与至少两个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气液分离器包括第四均油管,第四均油管的第一端连接在气液分离器底部,且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低于回油孔,第四均油管的第二端与至少两个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多模块机组,包括前述的多个压缩机模块。根据本技术的压缩机模块及多模块机组,通过设置第一均油管,使得富油的压缩机将高出压缩机均油孔的油从压缩机均油孔经第一均油管排至油分离器,油分离器会将其中的油从底部回油管回至压缩机的吸气侧,进而回到各个压缩机当中,从而使得各个压缩机中,富油的压缩机油位下降,缺油的压缩机油位上升,直至各个压缩机的油位达到平衡,能够有效保证各个压缩机中的油位稳定。【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压缩机模块的原理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多模块机组的原理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多模块机组的均油控制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压缩机;2、第二压缩机;3、气液分离器;4、油分离器;5、第一均油阀;6、第二均油阀;7、第三均油阀;8、第四均油阀;9、小阀门;10、大阀门;11、四通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压缩机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压缩机,至少两个压缩机带均油孔,且至少两个压缩机相互并联;油分离器4,油分离器4的进口与至少两个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油分离器4的回油口与至少两个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第一均油管,第一均油管的第一端与至少两个压缩机的均油孔连通,第一均油管的第二端与油分离器4的进口连通。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均油管,使得富油的压缩机将高出压缩机均油孔的油从压缩机均油孔经第一均油管排至油分离器,油分离器会将其中的油从底部回油管回至压缩机的吸气侧,进而回到各个压缩机当中,从而使得各个压缩机中,富油的压缩机油位下降,缺油的压缩机油位上升,直至各个压缩机的油位达到平衡,能够有效保证各个压缩机中的油位稳定。进一步地,压缩机模块还包括多模块均油管,多模块均油管的第一端与至少两个压缩机的均油孔连通,多模块均油管的第二端连接在油分离器4的出口的下游,从而使得富油的压缩机将高出压缩机均油孔的油从压缩机均油孔经多模块均油管排出到室内机,经过循环再重新分配到各个压缩机模块,使得富油的压缩机油位下降,缺油的压缩机油位上升,直至所有运行的压缩机的油位达到平衡。更优选地,为了使富油压缩机中的油更快的排出压缩机并重新分配到各个机组的压缩机中,本技术中的多模块均油管可以包括第二均油管和第三均油管。第二均油管的第一端与至少两个压缩机的均油孔连通,第二均油管的第二端连接在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之间,优选地为室外换热器与小阀门9之间。第三均油管的第一端与至少两个压缩机的均油孔连通,第三均油管的第二端连接在室内换热器与四通阀之间,优选为四通阀11和大阀门10。即通过第二均油管或者第三均油管,从而使压缩机均油孔排出的润滑油直接到达室外换热器和小阀门9之间,或者到达四通阀11和大阀门10之间,然后经室内换热器重新分配各机组的压缩机中,实现各机组压缩机油位的平衡。结合图1所示,压缩机模块还包括气液分离器3,气液分离器3的出气管上具有位于气液分离器3底部的回油孔,且出气管与至少两个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气液分离器3包括第四均油管,第四均油管的第一端连接在气液分离器3底部,且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低于回油孔,第四均油管的第二端与至少两个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设置第四均油管,在均油过程中,可以将气液分离器3中收集的润滑油通过第四均油管导入到压缩机中,防止润滑油在气液分离器3中积压,从而使得各个压缩机中的润滑油能够更快速的达到平衡。结合图1所示,为了使均油控制更方便,在第一均油管上设置有第一均油阀5,相应地,第二均油管上设置有第二均油阀6,第三均油管上设置有第三均油阀7,第四均油管上设置有第四均油阀8,通过对应的均油阀控制均油管的打开和关闭,为了防止润滑油在压缩机的均油孔处回流,均油孔处对应连接有单向阀。更具体地,在本技术中,每个压缩机模块包括两台并联的压缩机,即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压缩机,所述至少两个压缩机带均油孔,且所述至少两个压缩机相互并联;油分离器(4),所述油分离器(4)的进口与所述至少两个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所述油分离器(4)的回油口与所述至少两个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第一均油管,所述第一均油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至少两个压缩机的均油孔连通,所述第一均油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油分离器(4)的进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强,杨健,卢景斌,沈军,艾芳洋,于艳翠,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