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件在内圆珩磨时的液压对顶式夹具。
技术介绍
目前,管件在内圆珩磨时,其采用的液压夹具,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3、固设于底座13上的V形铁9,一链条10的一端与V形铁9的一端固联,链条10的另一端与固设油缸11的活塞杆相联;使用时,将管件12置于V形铁9上,通过油缸11拉紧链条10将管件12抱紧,便于加工;该夹具的缺点为:管件12为径向受力易产生径向变形,特别是对于薄壁管件,影响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内圆珩磨液压对顶式夹具,它具有加工时变形小的优点,可提高加工精度,特别适用于薄壁管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内圆珩磨液压对顶式夹具,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联于底座上固定板及导轨,固定板设有内孔,一活动板通过滑槽滑动的设于导轨上,固定板与活动板相邻的一端均设有台阶,活动板的另一端与一支以上固设油缸的活塞杆相联。使用时,将工件的一端置于固定板的台阶内,油缸的活塞杆推动活动板沿导轨移动、顶紧工件,此时工件的另一端置于活动板的台阶内,轴向、径向均定位;磨头可通过固定板的内孔对工件内圆进行加工;采用本技术,工件为轴向受力,变形小,可提高加工精度,特别适用于薄壁管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活动板设有内孔,在活动板另一端固设两支油缸,两支油缸的活塞杆以活动板的内孔中心在纵向对称设置并均与活动板固联;便于移动活动板,并避免其受到偏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加工时变形小的优点,可提高加工精度,特别适用于薄壁管件。【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内圆珩磨液压夹具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圆珩磨液压对顶式夹具,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联于底座上固定板及导轨,固定板设有内孔,一活动板通过滑槽滑动的设于导轨上,固定板与活动板相邻的一端均设有台阶,活动板的另一端与一支以上固设油缸的活塞杆相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辉,汪永良,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金辉液压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