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不锈钢车辆的端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1865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5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轨不锈钢车辆的端墙结构,包括两侧门立柱,两侧门立柱上端均焊接于顶部横梁,两侧门立柱的下端均焊接于底部横梁,所述的顶部横梁的两端部分别与侧弯梁焊接,顶部横梁上端横向设置有折弯梁,冒形梁纵向穿过折弯梁,在门立柱与侧弯梁设有小立柱,门立柱与小立柱之间通过连接座相连,门立柱、小立柱和侧弯梁通过连接板相连,门立柱与小立柱之间设有缩进空隙。满足了一体式侧护板贯通道系统的安装要求;进一步提升端墙结构整体性;改进端墙结构中侧弯梁结构及周边连接方式的设计,使其在保证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更方便加工;用较少的连接座结构保证连接强度,完成转轴机构的安装加强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体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城轨不锈钢车辆的端墙结构
技术介绍
国内不锈钢地铁车辆现有端墙结构设计方案已日渐成熟,除有特殊功能性要求的车辆外,其主要的功能在满足车体承载的基础上起到封闭车箱两端、保证贯通道系统的安装,使乘客能在车厢内自由通行的作用。端墙结构多数采用主结构与蒙皮电阻点焊连接构成,结构设计在满足与车体顶棚、侧墙和底架的组装需求的同时,主要考虑贯通道系统的安装。西安市地铁三号线一期工程电动客车车辆采用一体式贯通道系统保证车厢连接,该种贯通道的连接结构(密封框)安装位置与以往贯通道系统不同。用于固定一体式侧护板的转轴机构需要较宽空间进行安装,在保证车端距的前提下,原方案中门立柱设计无法满足转轴机构的安装。因此,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基础上,结合一体式贯通道系统的安装要求,需要一种适用于一体式贯通道系统安装的端墙结构。现有的端墙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含顶部横梁、底部横梁、侧弯梁、小立柱、门立柱等。主结构由多个冒形梁和折弯梁组合拼接构成。门立柱结构断面如图2所示,门立柱与小立柱间以L型连接板进行连接,小立柱上相应位置备垫板保证贯通道系统的安装。现有的端墙结构存在的缺陷是:1.不能满足贯通道系统安装需求,2.结构合理性:采用较短的顶部横梁设计,在过道的上门角处设置连接梁与门立柱之间进行连接,该结构在端墙顶部与侧部的连接上缺少整体性,车辆运营过程中经常要经过弯道,车辆连挂时端墙两个侧面受到较高频率的循环拉压力的作用,如果端墙结构两侧受到具有较大差异力的冲击作用,强度上必将经受不小的考验。3.侧弯梁加工难度:由于结构需要,在侧弯梁上部需要加工缺口以避免与其他相邻部件的干涉,加工工序多,生产流程复杂。4.连接板结构强度待优化:采用L型连接板以电阻点焊方式连接门立柱和小立柱,L型连接板板材较薄,只能依靠增加连接板个数保证结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城轨不锈钢车辆的端墙结构,适用于一体式贯通道系统的安装结构,并在结构上加以优化,使得端墙结构更加稳定。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城轨不锈钢车辆的端墙结构,包括两侧门立柱,两侧门立柱上端均焊接于顶部横梁,两侧门立柱的下端均焊接于底部横梁,所述的顶部横梁的两端部分别与侧弯梁焊接,顶部横梁上端横向设置有折弯梁,冒形梁纵向穿过折弯梁,在门立柱与侧弯梁之间设有小立柱,门立柱与小立柱通过连接座相连,门立柱、小立柱和侧弯梁通过连接板相连,所述的门立柱与小立柱之间设有缩进间隙。所述的冒形梁的数量至少为2,且冒形梁长度不等,并按照中间高两边低的规律间隔布置。所述的侧弯梁为直角形结构。所述的连接座的断面为U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保证原有车端距的基础上,门立柱向车厢方向缩进一定的距离即设有缩进间隙,满足了一体式侧护板贯通道系统的安装要求;改变顶部横梁结构,进一步提升端墙结构整体性;改进端墙结构中侧弯梁结构及周边连接方式的设计,使其在保证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更方便加工;改进连接板的结构形式,综合考虑一体式侧护板的安装要求,完成连接座的设计,门立柱连接座增加侧边,提高其承载能力。用较少的连接座结构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完成转轴机构的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端墙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端墙结构断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端墙结构不意图。图4为本技术端墙结构断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安装断面示意图。图中标记:1、顶部横梁,2、底部横梁,3、冒形梁,4、折弯梁,5、门立柱,6、小立柱,7、连接板,8、连接梁,9、连接座,10、侧弯梁,11、螺钉框安装面,12、旋转机构安装面,13、贯通道,14、缩进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端墙结构如图3所示,城轨不锈钢车辆的端墙结构,包括两侧门立柱5,两侧门立柱5上端均焊接于顶部横梁1,两侧门立柱5的下端均焊接于底部横梁2,顶部横梁1的两端部分别与侧弯梁10焊接,即顶部横梁1在宽度方向上贯穿整个端墙,与侧弯梁10连接后整体性得到加强;侧弯梁10采用简单的易加工的直角结构,减少加工难度。顶部横梁1上端横向设置有折弯梁4,冒形梁3纵向穿过折弯梁4,即在顶部横梁1的上端纵向均布9根冒形梁3,冒形梁3的长度不等,按照中间高两边低的规律布置,冒形梁3之间用折弯梁4连接,构成均匀的、整体的网格状结构,具有更加稳定的承载能力。如图3所示,在门立柱5与侧弯梁10之间设有小立柱6,门立柱5与小立柱6之间通过连接座9相连,门立柱5、小立柱6和侧弯梁10通过,连接板7相连,门立柱5、小立柱6和侧弯梁10构成端墙结构的主要纵向承载骨架,分布均匀,之间以冒形梁3连接形成均匀网格状结构,如图4所示,连接座9的作用是为保证贯通道13系统安装稳定性,且连接座9在折弯结构基础上增加侧边,即连接座9的断面呈现U型,大大增强结构强度。如图5所示。通过更改门立柱5及小立柱6布置、结构及连接方式,保证贯通道13的安装。门立柱5通过道处向车厢方向缩进一定距离,门立柱5与小立柱6之间设有缩进间隙14。在保持原有车端距(螺钉框安装面11距离)不变的前提下,满足车内一体式侧护板转轴的安装要求,美观实用,简洁大方。【主权项】1.城轨不锈钢车辆的端墙结构,包括两侧门立柱,两侧门立柱上端均焊接于顶部横梁,两侧门立柱的下端均焊接于底部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部横梁的两端部分别与侧弯梁焊接,顶部横梁上端横向设置有折弯梁,冒形梁纵向穿过折弯梁,在门立柱与侧弯梁之间设有小立柱,门立柱与小立柱通过连接座相连,门立柱、小立柱和侧弯梁通过连接板相连,所述的门立柱与小立柱之间设有缩进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轨不锈钢车辆的端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冒形梁的数量至少为2,且冒形梁长度不等,并按照中间高两边低的规律间隔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轨不锈钢车辆的端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弯梁为直角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轨不锈钢车辆的端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座的断面为U型。【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城轨不锈钢车辆的端墙结构,包括两侧门立柱,两侧门立柱上端均焊接于顶部横梁,两侧门立柱的下端均焊接于底部横梁,所述的顶部横梁的两端部分别与侧弯梁焊接,顶部横梁上端横向设置有折弯梁,冒形梁纵向穿过折弯梁,在门立柱与侧弯梁设有小立柱,门立柱与小立柱之间通过连接座相连,门立柱、小立柱和侧弯梁通过连接板相连,门立柱与小立柱之间设有缩进空隙。满足了一体式侧护板贯通道系统的安装要求;进一步提升端墙结构整体性;改进端墙结构中侧弯梁结构及周边连接方式的设计,使其在保证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更方便加工;用较少的连接座结构保证连接强度,完成转轴机构的安装加强结构设计。【IPC分类】B61D17/06【公开号】CN205044741【申请号】CN201520832777【专利技术人】李磊, 王思阳, 杜晓杰 【申请人】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申请日】2015年10月2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城轨不锈钢车辆的端墙结构,包括两侧门立柱,两侧门立柱上端均焊接于顶部横梁,两侧门立柱的下端均焊接于底部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部横梁的两端部分别与侧弯梁焊接,顶部横梁上端横向设置有折弯梁,冒形梁纵向穿过折弯梁,在门立柱与侧弯梁之间设有小立柱,门立柱与小立柱通过连接座相连,门立柱、小立柱和侧弯梁通过连接板相连,所述的门立柱与小立柱之间设有缩进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王思阳杜晓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