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池分级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91572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鱼池分级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在鱼池底部的卧式排水管,所述卧式排水管的排水口位于鱼池最底部,所述分级排水系统还包括有沿鱼池侧壁倾斜布置的斜管,所述斜管上设置有多个斜管排水口,所述斜管排水口设置有防逃网,所述斜管与卧式排水管连通;所述斜管上的多个斜管排水口依次对称分布,按照垂直高度每0.5~0.75米间隔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防止排水管堵塞,同时能够较为便利地控制排水,而且能够形成鱼池内水体流动,便于鱼群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鱼池分级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池塘和鱼塘类的养殖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渔业养殖的需要,传统养殖方式耗费人力物力,在放空清理、鱼群捕捞、水体消毒和水体控制等方面耗时耗力,不利于养殖业的发展。现代化的鱼池和集中化、规模化的养殖已经逐渐开始取代传统的池塘模式。现代化鱼池采用人工构建,在构建池体时就预先铺设了进水、排水管路,对于水体的控制十分便利,而且捕捞时只需利用排水管路将水排空,便能一次性将鱼全部捕捞。但是这种现代化鱼池水体难以接近自然生态环境,养殖的鱼普遍口感较差。目前的现代化鱼池一般采用卧管排水的方式,排水口设置在池底,易堵塞。这种排水方式对鱼池的水位控制较难,使用时存在很多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鱼池分级排水系统,能够多级排水,实现水位的随意控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鱼池分级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在鱼池底部的卧式排水管,所述卧式排水管的排水口位于鱼池最底部,所述分级排水系统还包括有沿鱼池侧壁倾斜布置的斜管,所述斜管上设置有多个斜管排水口,所述斜管排水口设置有防逃网,所述斜管与卧式排水管连通;所述斜管上的多个斜管排水口依次对称分布,按照垂直高度每0.5-0.75米间隔设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管排水口按照垂直高度每0.75米间隔设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池底设置有排水池,所述卧式排水管的排水口和斜管底部均连通排水池。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水池采用封闭式,顶部开设排水池入水口,排水池入水口上设置有排水池盖板,排水池盖板和排水池入水口之间设置防逃网。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管外部设置有一层防水层包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管排水口为方形排水池形状,顶部预留开口作为排水入口,其上设置有斜管排水口盖板,在斜管排水口盖板和排水入口之间设置防逃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多级排水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排水效率,缓解卧管的压力,避免卧管单一排水造成淤积堵塞;(2)分高度设置斜管排水口,排水时能够形成鱼池内的水流扰动,使得池水流动,配合进水管进水能够使得鱼池形成仿自然生态的扰流环境,便于鱼类的游动和生长,投饵时也能便于饵料在水体内分散,保证鱼群均匀进食;(3)分级设置的斜管排水口可以作为鱼池的高度标记,能够在排水时观察排水口露出的状况了解池水高度,便于控制水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E处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F-F剖面图; 图4为图1中排水池4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4中N-N剖面图; 其中,1-卧式排水管、2-斜管、3-斜管排水口、3a-斜管排水口盖板,4-排水池、4a_排水池盖板、4b-排水池入水口,5-防水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鱼池分级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在鱼池底部的卧式排水管1,所述卧式排水管1的排水口位于鱼池最底部。在其排水口处可设置防逃网,防止排水时鱼群逃逸。所述分级排水系统还包括有沿鱼池侧壁倾斜布置的斜管2,所述斜管2上设置有多个斜管排水口 3,所述斜管排水口 3设置有防逃网,所述斜管2与卧式排水管1连通;所述斜管2上的多个斜管排水口 3依次对称分布,按照垂直高度每0.5-0.75米间隔设置。采用这样分高度均匀设置排水口的结构,可以在排水时,使鱼池内形成自然的流体扰动,如果将进水和排水量设置为等量,定周期地进行进水和排水,则鱼池内的水会周期性地流动,这样能够使得鱼池的环境接近自然的生态环境,便于鱼群的生长。专利技术人通过试验发现,在此流动水体下生长的鱼群游动会更为频繁,进食量会增加,肉质也会更好。而每0.5-0.75米间隔设置斜管排水口 3,会使得水体在某一个高度段内流动,使得池体内的水体流动更为均匀。如果养殖多种鱼类,形成食物链式的生态环境,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鱼池排水系统效果会更佳。所述斜管排水口 3优选按照垂直高度每0.75米间隔设置。所述池底可设置排水池4,所述卧式排水管1的排水口和斜管2底部均连通排水池4。二者通过排水池4连通。这样一来,在排水时,斜管2产生的水压能够不断对排水池4形成冲刷,可以进一步防止卧式排水管1堵塞。而为了增加水压,所述排水池4可采用封闭式,顶部开设排水池入水口 4b,排水池入水口 4b上设置有排水池盖板4a,排水池盖板4a和排水池入水口 4b之间设置防逃网。排水池盖板4a可以对防逃网形成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为了避免斜管2漏水,可以在所述斜管2外部设置一层防水层5包裹。所述防水层5优选采用厚沥青麻丝止水层。所述斜管排水口 3也可采用排水池的结构,可设计为方形排水池形状,其上设置有斜管排水口盖板3a,在斜管排水口盖板3a和斜管排水口 3之间设置防逃网。为了控制斜管2每个高度的排水量,控制扰流的级别,所述所述斜管排水口 3池体的长宽高分别为0.65-0.75m,0.65-0.75m,0.45-0.55m。所述斜管排水口 3的排水入口尺寸为20cm*20cm,所述斜管排水口盖板3a尺寸为30cm*30cm。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采用卧式排水管和斜管结合,分高度分级排水,以达到形成水体流动,利于鱼群生长并且有效降低池底卧管堵塞率的目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基础上,任何利用上述机理的改变或变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鱼池分级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在鱼池底部的卧式排水管(1 ),所述卧式排水管(1)的排水口位于鱼池最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排水系统还包括有沿鱼池侧壁倾斜布置的斜管(2),所述斜管(2)上设置有多个斜管排水口( 3),所述斜管排水口( 3)设置有防逃网,所述斜管(2)与卧式排水管(1)连通;所述斜管(2)上的多个斜管排水口(3)依次对称分布,按照垂直高度每0.5-0.75米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池分级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排水口(3)按照垂直高度每0.75米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鱼池分级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底设置有排水池(4 ),所述卧式排水管(1)的排水口和斜管(2 )底部均连通排水池(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池分级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池(4)采用封闭式,顶部开设排水池入水口(4b),排水池入水口(4b)上设置有排水池盖板(4a),排水池盖板(4a)和排水池入水口(4b)之间设置防逃网。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鱼池分级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2)外部设置有一层防水层(5)包裹。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鱼池分级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排水口(3)为方形排水池形状,顶部预留开口作为排水入口,其上设置有斜管排水口盖板(3a),在斜管排水口盖板(3a)和排水入口之间设置防逃网。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鱼池分级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排水口(3)为方形排水池形状,顶部预留开口作为排水入口,其上设置有斜管排水口盖板(3a),在斜管排水口盖板(3a)和排水入口之间设置防逃网。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池分级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排水口(3)的长宽高分别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鱼池分级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在鱼池底部的卧式排水管(1),所述卧式排水管(1)的排水口位于鱼池最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排水系统还包括有沿鱼池侧壁倾斜布置的斜管(2),所述斜管(2)上设置有多个斜管排水口(3),所述斜管排水口(3)设置有防逃网,所述斜管(2)与卧式排水管(1)连通;所述斜管(2)上的多个斜管排水口(3)依次对称分布,按照垂直高度每0.5~0.75米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桥锋杨利米永军芦璐王本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现代都市农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