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心鞋底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预制上底,将橡胶放入成型模具中,合模,加压、加热后,得到带有空心柱状的上底,加热温度160~170℃,加热、加压时间80~120秒;第二步,二次成型,将带有空心柱状的上底放入成型模具中,并将成型模具中的衬模取出,在下模内放入橡胶,从而成型出下底,并且使得空心柱状物以及上底的周边均与下底粘合,加热温度160~170℃,加热、加压时间200~300秒;第三步,开模,得到完整的空心鞋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心鞋底的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在鞋子的制作领域之中,空心鞋底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多。其具有较多的功能,例如:减震效果好、柔软度与舒适度好、重量轻等。现有的制作方式有许多,例如脚跟部设在空心增加减震功能,脚掌部增减空心,增加舒适度,整个鞋底采用空心。但是现有的空心鞋底的制作方法,通常是制作一个具有空心凹陷的下鞋底以及一个平板状的上鞋底,通过胶水粘合的方式形成一个空心的鞋底。也有一种情况是在橡胶鞋底成型时注入空气,使得鞋底具有一个空气泡从而形成空心,但是这种方式得到的空心腔体积往往较小,只能是在鞋底的局部应用,而且稳定性较差,其体积、形状往往不易控制,废品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制作方便、工序简单、成品率高、稳定性强的空心鞋底的制作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空心鞋底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预制上底,将橡胶放入成型模具中,合模,加压、加热后,得到带有空心柱状的上底,加热温度160?170°C,加热、加压时间80?120秒; 第二步,二次成型,将带有空心柱状的上底放入成型模具中,并将成型模具中的衬模取出,在下模内放入橡胶,从而成型出下底,并且使得空心柱状物以及上底的周边均与下底粘合,加热温度160?170°C,加热、加压时间200?300秒; 第三步,开模,得到完整的空心鞋底。进一步的,所述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中模、下模、衬模,所述上模上设有与鞋底形状匹配的上模头,所述上模头上设有复数个模钉,所述中模上设有容置上模头穿过的通孔,所述下模上设有与上模头匹配的下模腔,所述衬模可拆卸地设于下模与中模之间,所述衬模上设有衬模头,所述衬模头上设有复数个与模钉对应的凹坑。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头的中部设有一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长度小于模钉的长度,所述上模上设有一可与外部连通的充气头,所述充气管与充气头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上模与中模铰接相连,所述下模上设有一铰接杆,所述中模上设有一条形孔,所述中模的条形孔套设于铰接杆上,所述中模通过条形孔可绕铰接杆转动或沿铰接杆上下移动。进一步的,所述下模上设有定位柱,所述衬模上设有可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进一步的,在第一步中,在上底上成型出一充气孔,并且在第二步中,加压、加热5?10秒后,向充气孔中注入气体,从而使得上底与下底之间的橡胶膨胀只能沿着模具的腔体表面进行。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空心鞋底的制作工艺改变了以往一次成型的方法,采用先制作上底,并在上底上制作出复数个空心柱状物,而且第一次的成型时间较短,仅仅是让上底的形状成型,并没有让橡胶的性质发生质的转变,而后采用二次成型,让上底的周沿与下底粘合,并且让空心柱状物与下底粘合,而后延长成型时间,使得橡胶发生质的改变,从而成型出空心鞋底,而且这个空心鞋底是利用复数个空心柱状物来进行支撑的,其稳定性强,弹性好;进一步的,采用的是特殊的成型模具,该模具具有一个可以拆卸的衬模,利用衬模可以实现一次成型,拆除衬模后可以实现二次成型,从而使得上底在上模头上进行两次的成型,而不必转移,既保证成型的稳定性,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头的中部设有一充气管,利用充气管进行吹气,从而会使得上底与下底之间形成一个空气腔,这个空气腔能够很好地实现空心鞋底的成型效果,使得整体的外观实现平整、成型效果更好;进一步的,所述中模通过条形孔可绕铰接杆转动或沿铰接杆上下移动,通过这一设置,能够使得衬模很好地嵌入与取出,并且都不会影响成型模具的使用,即一个成型模具可以实现两种不同状态的成型,更有利于成型的稳定性,且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的,在第一步中,在上底上成型出一充气孔,并且在第二步中,加压、加热5?10秒后,向充气孔中注入气体,从而使得上底与下底之间的橡胶膨胀只能沿着模具的腔体表面进行,通过延迟注入气体,能够使得橡胶先进行膨胀粘合,而后实现空腔的成型,从而使得鞋底的成型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爆炸分解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合模状态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开模状态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模具所制作的空心鞋底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心鞋底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预制上底,将橡胶放入成型模具中,合模,加压、加热后,得到带有空心柱状的上底,且上底上成型出一充气孔,加热温度160°C,加热、加压时间80秒; 第二步,二次成型,将带有空心柱状的上底放入成型模具中,并将成型模具中的衬模取出,在下模内放入橡胶,从而成型出下底,并且使得空心柱状物以及上底的周边均与下底粘合,加热温度160°C,加热、加压时间200秒,且加压、加热5?10秒后,向充气孔中注入气体,从而使得上底与下底之间的橡胶膨胀只能沿着模具的腔体表面进行; 第三步,开模,得到完整的空心鞋底。上述第一步中,加热温度也可以为165°C或170°C,也可以是160?170°C之间的任一温度,且加热、加压时间可以是100秒或120秒,也可以是80?120秒之间的任一时间;上述第二步中,加热温度也可以为165°C或170°C,也可以是160?170°C之间的任一温度,且加热、加压时间可以是250秒或300秒,也可以是200?300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心鞋底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预制上底,将橡胶放入成型模具中,合模,加压、加热后,得到带有空心柱状的上底,加热温度160~170℃,加热、加压时间80~120秒;第二步,二次成型,将带有空心柱状的上底放入成型模具中,并将成型模具中的衬模取出,在下模内放入橡胶,从而成型出下底,并且使得空心柱状物以及上底的周边均与下底粘合,加热温度160~170℃,加热、加压时间200~300秒;第三步,开模,得到完整的空心鞋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修彬,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隆盛轻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