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川楝子3-8,郁金8-18,枳壳10-20,八角茵香4-10,升麻6-15,龙骨3-11,茯苓9-15,砂仁12-24,铁皮石解7-16,红茂5-15,葛根15-20和香椽10-19。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制剂对胃下垂效果显著,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制剂配伍合理、组方独特、诸药合奏,即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和胃醒脾、镇痉止痛,又有温补肾阳、祛邪通癖、生肌敛疮的功效,从而达到对胃下垂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如果在直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骼崎连线事,则称为胃下垂。胃下垂是由多种因素导致胃组织及韧带松弛和胃壁的弛缓而形成。胃下垂形成后,胃蠕动及内分泌功能紊乱,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产生腹胀及上腹不适、腹痛、恶心、乏力、神经精神症状等临床症状。中医认为胃下垂是由体质消瘦,脾胃虚弱,中阳不足,气虚下陷所致。如脾气不足,升举无权,胃无依托,或脾阳不足,寒自内生,胃失温养,每当情志不遂或饮食不周时可加重病情。中药治疗胃下垂有标本兼治、安全毒副作用低等优点,但中药种类繁多,各种药物成 分复杂,临床上缺少疗效明确的组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胃下垂治疗手段不足的现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制剂。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和胃醒脾、温补肾阳、祛邪通癖的效果,治疗胃下垂效果十分显著。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川楝子3-8,郁金8-18,枳壳10-20,八角茵香4-10,升麻6-15,龙骨3-11,茯苓9-15,砂仁12-24,铁皮石解7-16,红茂5-15,葛根15-20和香椽10-19。上述治疗胃下垂的中药制剂中,优选的方案为,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川楝子5-7,郁金11-15,枳壳13-17,八角茵香6_8,升麻8_13,龙骨5_9,茯苓11-13,砂仁15-20,铁皮石解9-14,红茂7-13,葛根16-18和香椽12-17。上述治疗胃下垂的中药制剂中,更加优选的方案为,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川楝子6,郁金13,枳壳15,八角茵香7,升麻11,龙骨7,茯苓12,砂仁17,铁皮石解12,红茂10,葛根17和香椽15。上述的中药制剂中,制备步骤如下: A、将各川楝子,郁金,枳壳,八角茵香,升麻,龙骨,茯苓,砂仁,铁皮石解,红茂,葛根和香椽一起浸泡在非铁质容器内加水至没过全部原料药,加水量为原料药质量的3-4倍,浸泡时间为12-16小时,然后武火煮开至沸腾,转文火煎40-60分钟,得药液,经100-120目的滤网过滤,得过滤液; B、将步骤A所得药渣兑水再次武火煮开,转文火20-40分钟,得药液,经120-140目的滤网过滤,得过滤液; C、将各步骤A所得过滤液与步骤B所得过滤液混合即成。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中,优选的是,步骤A中浸泡时间为13-15小时(更加优选14个小时)。 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中,优选的是,步骤A转文火煎45-55分钟(更加优选50分钟)后滤出药液。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中,优选的是,步骤B中余渣兑水再次武火煮开,转文火25-35分钟(更加优选30分钟)。为使本专利技术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每日两次,每次200_300ml,8天一个疗程。下面对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进行说明。川楝子:别名接长草,土细辛。味辛、微苦,性凉。有发汁解表、清热解毒、镇痉之功能。用于感冒、咽喉肿痛、白喉、小儿消化不良、小儿高热、痈疖肿毒、毒蛇咬伤等。《四川中药志》注:清肺热,化痰。治风热咳嗽痰多。郁金:别名俘蓟,于术,冬郁金,渐术,杨俘,吴术,片术、苍术等。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郁金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安胎。” 枳壳: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八角茵香:别名舶上茵香、舶茵香、八角珠、八角香、八角大茵、八角、原油茵。味辛,性温。归肝、肾、脾、胃经。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的效果,主治寒病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院腹冷痛等。《本草蒙荃》注:主肾劳病气,小肠吊气挛疼,干、湿脚气,膀肌冷气肿痛。开胃止呕,下食,补命门不足。(治)诸屡,霍乱。升麻:别名龙眼根、周麻、窟窿牙根。味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的功效,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等。《本草纲目》注:“消斑疹,行癖血,治阳陷眩运,胸胁虚痛,久泄下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血淋,下血,阴屡足寒。” 龙骨:别名:陆虎遗生、那伽骨、生龙骨、锻龙骨、五花龙骨、青化龙骨、花龙骨、白龙骨等。味淡微辛,性平。入心、肝、肾、大肠经。有重镇安神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的功效。主治惊痈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等症。茯苓:别名刘寄奴、金钟茵陈、灵茵草等。味苦,性寒。归脾、胃、肝、胆经。有活血祛癖、通络止痛、凉血止血、清热利湿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癖血经闭、月经不调、产后癖痛、瘫瘾积聚、血痢、血淋、湿热黄疽、水肿腹胀、白带过多等。砂仁:又名小豆范。味辛,性温。入脾、胃经。有行气调中,和胃,醒脾的作用。主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噎隔呕吐,寒泻冷痢,妊娠胎动等症。《药性论》中写到:砂仁,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铁皮石解:别名黑节草、云南铁皮、铁皮斗。味甘,微寒。归胃、肾经。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屡软等。红茂:别名岩黄茂、黑茂。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塘、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葛根:别名葛条,甘葛,葛藤。味甘、辛,性凉。归脾、胃、肺经。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的功效,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等。《本草经疏》注:“葛根,解散阳明温病热邪主要药也,故主消渴,身大热,热奎胸隔作呕吐。发散而升,风药之性也,故主诸痹。” 香椽:又名构椽。味辛、苦、酸,性温。归肝、脾、肺经。具有疏肝理气、宽胸化痰、除湿和中的功效,主治胸胁胀痛、咳嗽痰多、院腹痞痛、食滞呕逆、水肿脚气等症。所含挥发油胃肠道有温和刺激作用,能促进肠胃里蠕动和消化液分泌,排除肠内积气,并有祛痰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诸药配伍,各药分工明确而各司其职,相得益彰,到达病灶部位,对胃下垂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药效快、疗效好,其有效率高达95%。【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制剂,包括:川楝子3份,郁金8份,枳壳10份,八角茵香4份,升麻6份,龙骨3份,茯苓9份,砂仁12份,铁皮石解7份,红茂5份,葛根15份和香椽10份。每份4g。上述的中药制剂中,制备步骤如下: A、将各川楝子,郁金,枳壳,八角茵香,升麻,龙骨,茯苓,砂仁,铁皮石解,红茂,葛根和香椽一起浸泡在非铁质容器内加水至没过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川楝子3‑8,郁金8‑18,枳壳10‑20,八角茵香4‑10,升麻6‑15,龙骨3‑11,茯苓9‑15,砂仁12‑24,铁皮石解7‑16,红茂5‑15,葛根15‑20和香椽10‑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郜佩环,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仁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