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吡唑-3-甲酸铜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909886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1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核吡唑-3-甲酸铜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利用配位能力弱的阴离子(氯离子)的盐以及特殊的反应体系(混合溶剂),通过溶液法获得单核吡唑-3-甲酸铜配合物,其结构式为:;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重复性好等优点,成功的合成了单核铜配合物,为合成过渡金属的单核配合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配合物
,特别涉及一种单核吡唑-3-甲酸铜配合物及其制备 方法。
技术介绍
近几十年,配合物由于其各种各样的迷人结构以及它们在光、电、磁、催化等领域 具有的潜在应用前景,而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该领域研究最多的是使用各种有机配 体尤其是含有氧原子的羧酸类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反应,形成新型结构的配合物。其中,月旨 肪族羧酸被广泛研究,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很多潜在的配位点,易于构筑各种结构类型的配 合物,它有很大的电子共辄体系,这样有利于电子的传递,易于形成相对稳定和具有良好的 配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 本专利技术的思路:利用配位能力弱的阴离子(氯离子)的盐以及特殊的反应体系(混 合溶剂),通过溶液法获得单核铜配合物。 本专利技术的单核吡唑-3-甲酸铜配合物的结构式为: 所述单核吡唑-3-甲酸铜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是一种单核的配 合物,配合物结构基元由Cu离子和吡唑-3-甲酸阴离子组成,还存在两个游离的水分子, Cu与两个不同配体中的010、010A、N3、N3A原子配位,形成四配位平面体结构,配体中010、 010A、N3、N3A原子组成赤道平面,Cu-Ο键长是1. 9843nm,Cu-N键长是1. 9735nm。 上述单核吡唑-3-甲酸铜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1)称量0. 5~1毫摩尔二水合氯化铜溶解于5~10毫升无水乙醇中,制得氯化铜乙醇溶 液。 (2)称量0. 5~1毫摩尔吡唑-3-甲酸溶解于5~10毫升无水乙醇中,制得吡唑-3-甲 酸乙醇溶液。 (3)称量0. 5~1毫摩尔氢氧化钠溶解于5~10毫升蒸馏水中,制得氢氧化钠水溶液。 (4)将步骤(3)制得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加入到步骤⑵制得的吡唑-3-甲酸乙醇 溶液中,在室温下磁力搅拌,再加入步骤(1)制得的氯化铜乙醇溶液继续搅拌2~5小时,形 成蓝色溶液,过滤得到澄清的蓝色滤液,将滤液在室温条件下自然挥发结晶,一周后得到淡 蓝色的晶体,即为单核吡唑-3-甲酸铜配合物。 本专利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重复性好等优点,成功的合成了单核铜配合物, 为合成过渡金属的单核配合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单核吡唑-3-甲酸铜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称量1毫摩尔(〇. 170克)二水合氯化铜溶解于10毫升无水乙醇中,制得氯化铜乙 醇溶液。 (2)称量1毫摩尔(0. 114克)吡唑-3-甲酸溶解于10毫升无水乙醇中,制得吡 唑-3-甲酸乙醇溶液。 (3)称量1毫摩尔(0. 4克)氢氧化钠溶解于10毫升蒸馏水中,制得氢氧化钠水溶 液。 (4)将步骤(3)制得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加入到步骤⑵制得的吡唑-3-甲酸乙醇 溶液中,在室温下磁力搅拌,再加入步骤(1)制得的氯化铜乙醇溶液继续搅拌3. 5小时,形 成蓝色溶液,过滤得到澄清的蓝色滤液,将滤液在室温条件下自然挥发结晶,一周后得到淡 蓝色的晶体,即为单核吡唑-3-甲酸铜配合物。其结构为: 晶体结构解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该配合物是一种单 核的配合物,配合物结构基元由Cu离子和吡唑-3-甲酸阴离子组成,还存在两个游离的水 分子。Cu与两个不同配体中的010、010A、N3、N3A原子配位,形成四配位平面体结构。配 体中010、010A、N3、N3A原子组成赤道平面。Cu-Ο键长是1. 9843nm,Cu-N键长是1. 9735【主权项】1. 一种单核吡唑-3-甲酸铜配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单核吡唑-3-甲酸铜配合物的结构 式为:所述单核吡唑-3-甲酸铜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是一种单核的配合 物,配合物结构基元由Cu离子和吡唑-3-甲酸阴离子组成,还存在两个游离的水分子,Cu与 两个不同配体中的〇1〇、〇1(^、吧、吧4原子配位,形成四配位平面体结构,配体中〇1〇、〇1〇八、 N3、N3A原子组成赤道平面,Cu-O键长是L 9843 nm,Cu-N键长是L 9735 nm。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核吡唑-3-甲酸铜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 骤为: (1) 称量0. 5~1毫摩尔二水合氯化铜溶解于5~10毫升无水乙醇中,制得氯化铜乙醇溶 液; (2) 称量0. 5~1毫摩尔吡唑-3-甲酸溶解于5~10毫升无水乙醇中,制得吡唑-3-甲酸 乙醇溶液; (3) 称量0. 5~1毫摩尔氢氧化钠溶解于5~10毫升蒸馏水中,制得氢氧化钠水溶液; (4) 将步骤(3)制得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加入到步骤⑵制得的吡唑-3-甲酸乙醇溶液 中,在室温下磁力搅拌,再加入步骤(1)制得的氯化铜乙醇溶液继续搅拌2~5小时,形成蓝 色溶液,过滤得到澄清的蓝色滤液,将滤液在室温条件下自然挥发结晶,一周后得到淡蓝色 的晶体,即为单核吡唑-3-甲酸铜配合物。【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配位能力弱的阴离子(氯离子)的盐以及特殊的反应体系(混合溶剂),通过溶液法获得单核吡唑-3-甲酸铜配合物,其结构式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重复性好等优点,成功的合成了单核铜配合物,为合成过渡金属的单核配合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IPC分类】C07F1/08【公开号】CN105348304【申请号】CN201510669375【专利技术人】张秀清, 范超逸, 李璇, 倪萌 【申请人】桂林理工大学【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申请日】2015年10月1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核吡唑‑3‑甲酸铜配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单核吡唑‑3‑甲酸铜配合物的结构式为:;所述单核吡唑‑3‑甲酸铜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是一种单核的配合物,配合物结构基元由Cu离子和吡唑‑3‑甲酸阴离子组成,还存在两个游离的水分子,Cu与两个不同配体中的O10、O10A、N3、N3A原子配位,形成四配位平面体结构,配体中O10、O10A、N3、N3A原子组成赤道平面,Cu‑O键长是1.9843 nm,Cu‑N键长是1.9735 n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清范超逸李璇倪萌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