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发动机线束疲劳测试装置,包括:安装支架、第一导向机构、支撑板与第一驱动机构、第二导向机构、安装台与第二驱动机构及控制机构。第一导向机构装设在安装支架上。支撑板装设在第一导向机构上。第一驱动机构与支撑板传动相连。第二导向机构装设在支撑板上。第二导向机构与安装台连接。第二驱动机构与安装台传动相连。控制机构与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电性连接。上述的车用发动机线束疲劳测试装置,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使得测试样品在第一方向上来回运动,通过第二驱动机构使得测试样品在第二方向上来回运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复合即能模拟实车工况环境,便能对车用发动机线束耐久性能进行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性能测试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用发动机线束疲劳测试 目.ο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上的电器配置、功能也越来越多,所以连接各个电器件的线束也越来越复杂。连接线束,遍布于汽车周身,像人身体的神经一样,是当代汽车故障的多发环节,在汽车设计和生产制造中越来越备受关注。汽车的发动机线束,亦为与发动机相连的汽车线束。发动机线束包括: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位置传感器、温度/压力传感器、前氧传感器等,其信号经过滤波放大等处理后传送到控制器(ECU),由控制器进行分析计算后发送指令到执行器,执行器得到指令进行相应动作。可见,发动机线束在这个控制系统当中起到传递信号、输送能源的作用。其中,发动机线束的一端连接在发动机上,另外一端连接在车身上,是通过橡胶减震垫连接的,如此有一定的自由度。如此,相对于车身、发动机,发动机线束除了会产生高频振动外,还会产生低频摆动。高频振动对发动机连接线束的节点和接插件会产生较高影响,低频曲饶对过渡线束有较高的影响。尤其在实车工况环境下,例如多轴向周期运动、摆动幅度大、极限环境温度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时,发动机线束的耐久性能直接关系到车辆整体机动性能和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对车用发动机的线束疲劳性能进行测试的车用发动机线束疲劳测试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种车用发动机线束疲劳测试装置,包括:安装支架;第一导向机构、支撑板与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装设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支撑板装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机构上,所述第一导向机构用于使所述支撑板沿着第一方向导向运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撑板传动相连;第二导向机构、安装台与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导向机构装设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导向机构与所述安装台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机构用于使所述安装台沿着第二方向导向运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安装台传动相连;及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电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台上设有多个螺纹孔,多个所述螺纹孔阵列布置于所述安装台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两个以上导轨及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动件,两个以上所述导轨并列设置,所述导轨装设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滑动件装设在所述支撑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两个以上导向轴及套接所述导向轴的轴套管,所述轴套管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导向轴能沿着所述轴套管移动,两个以上所述导向轴并列设置,所述导向轴与所述安装台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摆臂及第二摆臂,所述第一摆臂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第二摆臂一端设置有第三轴孔,所述第二摆臂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转矩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轴孔相配合,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转矩输出轴装入所述第一轴孔中;所述第二轴孔与所述第三轴孔相配合,且所述第二轴孔与所述第三轴孔中转入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摆臂与所述第二摆臂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摆臂端部设置有第四轴孔,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四轴孔相配合,且所述第二转轴装入所述第四轴孔中,所述第二摆臂与所述支撑板可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三摆臂及第四摆臂,所述第三摆臂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五轴孔与第六轴孔,第四摆臂一端设置有第七轴孔,所述第四摆臂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台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转矩输出轴与所述第五轴孔相配合,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转矩输出轴装入所述第五轴孔中;所述第六轴孔与所述第七轴孔相配合,且所述第六轴孔与所述第七轴孔中转入第三转轴,所述第三摆臂与所述第四摆臂通过所述第三转轴可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台设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摆臂端部设置有第八轴孔,所述第四转轴与所述第八轴孔相配合,且所述第四转轴装入所述第八轴孔中,所述第四摆臂与所述安装台可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温机构,所述控温机构包括箱体、散热水箱、位于所述箱体内的冷却水管及位于所述散热水箱内的栗体,所述冷却水管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均穿出所述箱体、并连接至所述散热水箱,所述栗体与所述冷却水管的进水端相连,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控制盒内,所述控制盒具有主面板,所述主面板上设有第一方向变频控制器与第一方向频率显示器,第二方向变频控制器与第二方向频率显示器,计数控制器,以及测试开始按钮、测试停止按钮与紧急停车按钮;所述第一方向变频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摆动所述支撑板的第一摆动频率,所述第一方向频率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第一摆动频率;所述第二方向变频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摆动所述安装台的第二摆动频率,所述第二方向频率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第二摆动频率;所述计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二驱动机构的摆动次数,所述测试开始按钮、测试停止按钮与紧急停车按钮分别用于使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二驱动机构分别开始工作、停止工作以及停止动作。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1、上述的车用发动机线束疲劳测试装置,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使得测试样品在第一方向(X轴)上来回运动,通过第二驱动机构使得测试样品在第二方向(Z轴)上来回运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复合即能够模拟实车工况环境,便能对车用发动机线束耐久性能进行测试。2、通过安装台上设置的螺纹孔能够将车用发动机测试样品固定在安装台上。并由于多个螺纹孔为陈列布置方式,即能适用于不同大小的车用发动机测试样品,且方便安装。3、支撑板在被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时,支撑板通过滑动件来回滑动于导轨上,实现在第一方向上来回运动。安装台在被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时,安装台通过导向轴来回移动于轴套管上,实现在第二方向上来回运动。4、动作原理类似于曲柄滑块机构,第一电机的转矩输出轴转动时,使得第一摆臂摆动,第一摆臂相应带动第二摆臂运动,第二摆臂运动过程中带动支撑板在第一方向上运动,第一电机的转矩输出轴在转动过程中能实现支撑板在第一方向上来回运动。同理,第二电机的转矩输出轴转动时,使得第三摆臂摆动,第三摆臂相应带动第四摆臂运动,第三摆臂运动过程中带动安装台在第二方向上运动,第二电机的转矩输出轴在转动过程中能实现安装台在第二方向上来回运动。5、冷却水管在电机周围密布环绕设置,将电机的热量吸收到冷却水管中的冷水中,经过冷却的水在栗体的作用下随着冷水的循环将热量带离电机,并回到散热水箱中,从而不断给电机进行降温,使得本专利技术车用发动机线束疲劳测试装置可以在_30°C?125°C环境下稳定运行,如此能克服现有技术中因电机对高温很敏感、并容易因为线圈温度过高而导致电机故障的不良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发动机线束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第一导向机构、支撑板与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装设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支撑板装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机构上,所述第一导向机构用于使所述支撑板沿着第一方向导向运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撑板传动相连;第二导向机构、安装台与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导向机构装设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导向机构与所述安装台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机构用于使所述安装台沿着第二方向导向运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安装台传动相连;及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泽宁,罗平,陈旭波,戴晶晶,黄世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广电计量检测无锡有限公司,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