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观音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摘铁观音鲜叶;原料分级精选;摊凉;晒青;摇青;揉捻;发酵;第一次炒制杀青;第二次炒制杀青;包揉;解块去末;过火;包揉定型;焙足干;筛拣、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铁观音茶叶的传统制作工艺基础上进行改进,在整个过程中进行中药液喷施处理,不仅保留了观音茶本身的味道,还具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降血压、补气血、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的作用,中药液中还含有β葡糖苷酶,不仅提高了糖分转化率,所制得的铁观音茶叶与未经酶液处理的茶叶相比其口感更加顺滑,滋味更加甘甜,回甘速度更快,有效地改善了铁观音茶叶的品质,进而提高了茶叶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具体是。
技术介绍
大别山野生观音茶是一种纯天然野生于大别山麓300米以上海拔深山老林之中。它是山区人民几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茶叶通常具有的生律祛痰、去味、补充微量元素等百年来经过名医传教经过手工制作而成的一种中药材预防,冶疗多种疾病的良药养生佳品。它可治疗预防高血压、冠心病、治疗淌黄汗、狐臭,有关癌病、美容皮肤等疗效。观音茶,别名有黄茶,大野茶,蒿茶之称。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提高,健康饮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和追捧的对象。其中,茶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品,饮用量大、持续时间长,受众人群多,是保健饮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优点早已被大家所接受。但现有茶品其本身不具药性,对至一些有特殊需要的人群来说,其饮用过程的专项保健、养生作用较小,没有满足特定人群的饮用需要。于是,开发一种特殊的具有药效的观音茶,扩展茶叶品种和茶效,就成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观音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摘铁观音鲜叶:采摘时间:每年2月底至4月中旬,晴好天气下,采摘中午12-16时的鲜叶;采摘标准:带芽开面采驻牙二、三叶,均匀、一致、完整、不带单片、鱼叶;(2)原料分级精选:按照一叶一芽为特级;二叶一芽为1级;三叶以上带芽为普通大茶分级;(3)摊凉:将鲜叶放置在空调间里均匀平摊在水筛上,厚度为3cm,厚度为0.5-lcm,温度保持18°C,时间2小时,使叶子降温,散失水分和青草气,摊凉后进行第一次喷施中药液;(4)晒青:将鲜叶放置在下午4-5时的温和阳光下晒15-30分钟,期间摇动水筛_2次,并翻动叶子,待叶色转为暗绿色,手抓叶柄第一、二叶垂软、叶子有软滑感即可,晒青后进行第二次喷施中药液;(5)摇青:摇青是将观音茶叶加入摇青机中,以冷风和热风交替摇青;步骤为:(1)先热风中摇青30-50min ;摇青机先慢速正转2min,后反转2min,正转与反转交替进行,慢速为转速2.75r/min,此为了消除茶青味;(2)再冷风中静置20min ;可使茶叶降温至室温;(3)再热风中摇青2-4min ; (4)再冷风中静置20min ; (5)再关风摇青4min,静置40min ; (6)再开冷风中静置20-25min ; (7)再关风摇青15_20min ; (8)再静置至茶青走水,茶叶转黄,边缘变红,一般冷风的温度为10-20°C,热风的温度为40-50°C,其温度和时间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天气情况及茶叶的萎凋情况而定,时间一般约为210min,摇青后进行喷施第三次中药液;(6)揉捻:再进行揉捻,揉捻的具体操作为采用直径60cm的揉捻桶,其揉捻的适合度为需要细胞破坏率90 %以上,条索紧卷,茶汁充分外溢粘附于茶叶表面,用手紧握,茶叶溢而不成滴流,揉捻后进行喷施第四次中药液;(7)发酵:揉捻之后的茶叶放到桶里进行发酵,20斤茶叶为一桶,桶口用湿布密盖,使内部的湿度保持90%以上,并放进25°C环境,每隔2小时翻倒一次,直至产生产生清鲜并带有花香的味道;(8)第一次炒制杀青:将摊凉后的发酵茶胚投到炒青机中杀青,投叶温度为120度、炒青机转速为50转/min,杀青时间lOmin,第一次炒制杀青后进行喷施第五次中药液;(9)第二次炒制杀青:将第一次炒制杀青后的茶叶摊凉后,再次投到炒青机中杀青,投叶温度为160度、炒青机转速为50转/min,杀青时间lOmin,第二次炒制杀青后进行喷施第六次中药液;(10)包揉:杀青好的茶胚再次摊开散热,不烫手时,将茶胚放入包揉布中,用速包机进行茶叶外形塑造;(11)解块去末:将包揉好的球放入解块机解块并去除粉末;(12)过火:将解块好的茶胚平摊后放入烘箱中,每层摊叶厚度为3cm、风温60度、历时lOmin,茶条不粘手且有刺手感即可;(13)包揉定型将复过火后的茶胚包揉定型,形成紧结、重实的外观颗粒;(14)焙足干:烘干茶叶、固定缩紧茶叶外形颗粒,烘干温度为75度,烘干厚度为3cm、历时480min,使茶叶含水量保持在6% ;(15)筛拣、包装:对不同等级的毛茶进行筛分机筛分,然后送入多功能风选机进行风选,最后进行拣梗、捡杂,形成匀整、重实、漂亮的干茶外观,并进行分级包装;步骤⑶、⑷、(5)、(6)、⑶、(9)中所述的中药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玄参5、夏枯草8、当归8、防风3、桔梗12、紫松果菊10、β葡糖苷酶0.6。制备方法:将玄参、夏枯草、当归、防风、桔梗、紫松果菊原料药物分别经筛选除去杂质后洗净、切碎;将上述洗净、切碎后的原料药物按所述比例放在一起加适量水浸泡24?30小时,再将其煮沸至100°C后继续煎煮20?30分钟,滤出药液,再向其中加入β葡糖苷酶,即得本药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铁观音茶叶的传统制作工艺基础上进行改进,在整个过程中进行中药液喷施处理,不仅保留了观音茶本身的味道,还具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降血压、补气血、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的作用,中药液中还含有β葡糖苷酶,不仅提高了糖分转化率,所制得的铁观音茶叶与未经酶液处理的茶叶相比其口感更加顺滑,滋味更加甘甜,回甘速度更快,有效地改善了铁观音茶叶的品质,进而提高了茶叶的经济效益。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功效主治: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主治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夏枯草:苦、辛,寒。入肝、胆经。功效主治:清火明目,清肝火、降血压,散结消肿:治瘰疬、癭瘤、乳痈肿痛。清泄肝火、散结消肿、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凉血止血。用于淋巴结核、甲状腺肿、乳痈、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血崩、带下、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及细菌性痢疾等。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功效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效主治: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桔梗:味苦、辛,性微温。入肺经。功效主治:能祛痰止咳,并有宣肺、排脓作用,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舌生疮、目赤肿痛、小便癃闭。紫松果菊: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可刺激人体内白细胞等免疫细胞活力,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步骤:(1)采摘铁观音鲜叶:采摘时间:每年2月底至4月中旬,晴好天气下,采摘中午12-16时的鲜叶;采摘标准:带芽开面采驻牙二、三叶,均匀、一致、完整、不带单片、鱼叶;(2)原料分级精选:按照一叶一芽为特级;二叶一芽为1级;三叶以上带芽为普通大茶分级;(3)摊凉:将鲜叶放置在空调间里均匀平摊在水筛上,厚度为3cm,厚度为0.5-lcm,温度保持18°C,时间2小时,使叶子降温,散失水分和青草气,摊凉后进行第一次喷施中药液;(4)晒青:将鲜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观音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采摘铁观音鲜叶:采摘时间:每年2月底至4月中旬,晴好天气下,采摘中午12‑16时的鲜叶;采摘标准:带芽开面采驻牙二、三叶,均匀、一致、完整、不带单片、鱼叶;(2)原料分级精选:按照一叶一芽为特级;二叶一芽为1级;三叶以上带芽为普通大茶分级;(3)摊凉:将鲜叶放置在空调间里均匀平摊在水筛上,厚度为3cm,厚度为0.5‑1cm,温度保持18℃,时间2小时,使叶子降温,散失水分和青草气,摊凉后进行第一次喷施中药液;(4)晒青:将鲜叶放置在下午4‑5时的温和阳光下晒15‑30分钟,期间摇动水筛‑2次,并翻动叶子,待叶色转为暗绿色,手抓叶柄第一、二叶垂软、叶子有软滑感即可,晒青后进行第二次喷施中药液;(5)摇青:摇青是将观音茶叶加入摇青机中,以冷风和热风交替摇青;步骤为:(1)先热风中摇青30‑50min;摇青机先慢速正转2min,后反转2min,正转与反转交替进行,慢速为转速2.75r/min,此为了消除茶青味;(2)再冷风中静置20min;可使茶叶降温至室温;(3)再热风中摇青2‑4min;(4)再冷风中静置20min;(5)再关风摇青4min,静置40min;(6)再开冷风中静置20‑25min;(7)再关风摇青15‑20min;(8)再静置至茶青走水,茶叶转黄,边缘变红,一般冷风的温度为10‑20℃,热风的温度为40‑50℃,其温度和时间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天气情况及茶叶的萎凋情况而定,时间一般约为210min,摇青后进行喷施第三次中药液;(6)揉捻:再进行揉捻,揉捻的具体操作为采用直径60cm的揉捻桶,其揉捻的适合度为需要细胞破坏率90%以上,条索紧卷,茶汁充分外溢粘附于茶叶表面,用手紧握,茶叶溢而不成滴流,揉捻后进行喷施第四次中药液;(7)发酵:揉捻之后的茶叶放到桶里进行发酵,20斤茶叶为一桶,桶口用湿布密盖,使内部的湿度保持90%以上,并放进25℃环境,每隔2小时翻倒一次,直至产生产生清鲜并带有花香的味道;(8)第一次炒制杀青:将摊凉后的发酵茶胚投到炒青机中杀青,投叶温度为120度、炒青机转速为50转/min,杀青时间10min,第一次炒制杀青后进行喷施第五次中药液;(9)第二次炒制杀青:将第一次炒制杀青后的茶叶摊凉后,再次投到炒青机中杀青,投叶温度为160度、炒青机转速为50转/min,杀青时间10min,第二次炒制杀青后进行喷施第六次中药液;(10)包揉:杀青好的茶胚再次摊开散热,不烫手时,将茶胚放入包揉布中,用速包机进行茶叶外形塑造;(11)解块去末:将包揉好的球放入解块机解块并去除粉末;(12)过火:将解块好的茶胚平摊后放入烘箱中,每层摊叶厚度为3cm、风温60度、历时10min,茶条不粘手且有刺手感即可;(13)包揉定型将复过火后的茶胚包揉定型,形成紧结、重实的外观颗粒;(14)焙足干:烘干茶叶、固定缩紧茶叶外形颗粒,烘干温度为75度,烘干厚度为3cm、历时480min,使茶叶含水量保持在6%;(15)筛拣、包装:对不同等级的毛茶进行筛分机筛分,然后送入多功能风选机进行风选,最后进行拣梗、捡杂,形成匀整、重实、漂亮的干茶外观,并进行分级包装;步骤(3)、(4)、(5)、(6)、(8)、(9)中所述的中药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玄参5、夏枯草8、当归8、防风3、桔梗12、紫松果菊10、β葡糖苷酶0.6。制备方法:将玄参、夏枯草、当归、防风、桔梗、紫松果菊原料药物分别经筛选除去杂质后洗净、切碎;将上述洗净、切碎后的原料药物按所述比例放在一起加适量水浸泡24~30小时,再将其煮沸至100℃后继续煎煮20~30分钟,滤出药液,再向其中加入β葡糖苷酶,即得本药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柏生,华兴茂,
申请(专利权)人:桐城市泰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