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出一种建筑模板,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模板拼装时存在错台、漏浆等严重影响混凝土浇筑效果的问题。它包括面板,横、竖向背楞,第一、二连接板,及双钩连接器;该双钩连接器包括支撑板、螺纹杆和压板,支撑板为下端设有连接钩的形结构,螺纹杆以螺纹连接方式贯穿设置在支撑板的水平连接部上,螺纹杆外端为带通孔的板形结构,螺纹杆内端设有能相对其转动的U形压板;第一连接板设有供连接钩穿入的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板设有供方形螺栓穿入连接的方形孔,转动螺纹杆压板与连接钩共同对模板边框施加拉力使板与板之间边框非常平整,解决漏浆和错台的问题,起到加固和压平的双重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地说是一种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领域中使用的建筑模板均为多片模板根据实际施工需要拼装而成,如图 1所示,建筑模板一般包括面板13、设置在面板后侧的横向15和竖向背楞14,以及位于面板 左右两侧的第一连接板11和位于面板上下侧第二连接板12,其中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 接板12均设有连接孔。在拼装过程中,相邻两个模板之间的第一连接板之间,以及第二连 接板之间大多直接采用普通的钢制螺栓直接连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拆装效 率;但是,此种连接方式往往使得建筑模板在连接中产生的错台、漏浆等问题,对施工效果 存在较大的影响。为此,如何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错台、漏浆等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 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建筑模板拼装时存在错台、漏浆等严重影响混凝土浇筑效果的问 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模板,它有效解决错台、漏浆等问题,提高建筑模 板之间拼合的整体性,改善混凝土的浇筑效果。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模板,包括面板、设在 面板后侧的竖向背楞和横向背楞,以及设在面板左右两侧的第一连接板和面板上下两侧的 第二连接板; 其特征是,还包括双钩连接器,所述双钩连接器包括支撑板、螺纹杆和压板,所述 支撑板为" Π "形结构,且该所述支撑板在其中部一侧设有贯穿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 口在靠近所述支撑板两支腿底部位置切割出连接钩; 所述螺纹杆以螺纹连接方式贯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水平连接部上,所述螺纹杆 外端为带通孔的板形结构,所述压板为U形结构,它以开口向外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螺纹杆 内侧一端,所述螺纹杆能相对所述压板转动; 所述第一连接板设有多组均匀分布第一连接孔,每组第一连接孔有两个,所述第 一连接孔为中心处带有对称弧形缺口的矩形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板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连 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为方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上设有螺母,所述螺母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连接部内侧面 上。 进一步地,它还包括钢梯,所述钢梯一侧设有均布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有带连 接孔的连接板,穿置在所述横向背楞上的连接箍利用连接螺栓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上侧的第二连接板上设有吊环,所述吊环向外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背楞为两根平行设置的槽钢。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双钩连接器模仿鹰爪原理,安装、拆卸灵活方便,其连接钩卡入两片模板之间的 第一连接板上第一连接孔中,通过转动螺纹杆能够对连接钩施力,并使得压板将相邻的两 片第一连接板压紧固定,通过压板与连接钩的共同作用对模板边框施加拉力,使板与板之 间边框非常平整,并对边框施加挤压力,使板块间拼缝不漏浆,起到加固和压平的双重功 能。 2、第二连接板上设有均布的方形孔,相邻两个模板之间能够采用与之适应的方形 螺栓进行连接,能够有效地解决错台、漏浆等问题。 3、钢梯采用穿置在横向背楞上的连接箍连接固定,能够根据实际的工况需要,横 向调节钢梯的位置,满足多种复杂工况的安装要求;同时横向背楞采用槽钢,在钢梯进行连 接固定时,槽钢两侧板的连接板的挤压下能够进行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够有效减少连接螺 栓自然松动的发生。 4、模板上访设有向外倾斜的吊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将模板在底面进行拼装 后整体起吊,可以进一步减少起吊次数。【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 技术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拼合时正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右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沿A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沿B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利用双钩连接器对建筑模板进行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8为连接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建筑模板,11第一连接板,111第一连接孔,12第二连接板,121第二连接 孔,13面板,14竖向背楞,15横向背楞,151角钢,152筋板,16吊环,2钢梯,21支撑柱,211 连接板,22连接箍,221第三连接孔,3双钩连接器,31支撑板,311第一缺口,312连接钩, 313水平连接部,32螺纹杆,321螺母,33压板。【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给出的一种建筑模板,包括面板13、设在面板13后 侧的竖向背楞14和横向背楞15,以及设在面板13左右两侧的第一连接板11和面板13上 下两侧的第二连接板12。其特征是,还包括双钩连接器3,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双钩连 接器3包括支撑板31、螺纹杆32和压板33,所述支撑板31为" Π "形结构,且该所述支撑 板31在其中部一侧设有贯穿的第一缺口 311,所述第一缺口 311在靠近所述支撑板31两支 腿底部位置切割出连接钩312。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螺纹杆32以螺纹连接方式贯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31的 水平连接部313上,所述螺纹杆32外端为带通孔的板形结构,所述压板33为U形结构,它 以开口向外的方式设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模板,包括面板(13)、设在面板(13)后侧的竖向背楞(14)和横向背楞(15),以及设在面板(13)左右两侧的第一连接板(11)和面板(13)上下两侧的第二连接板(12);其特征是,还包括双钩连接器(3),所述双钩连接器(3)包括支撑板(31)、螺纹杆(32)和压板(33),所述支撑板(31)为形结构,且该所述支撑板(31)在其中部一侧设有贯穿的第一缺口(311),所述第一缺口(311)在靠近所述支撑板(31)两支腿底部位置切割出连接钩(312);所述螺纹杆(32)以螺纹连接方式贯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31)的水平连接部(313)上,所述螺纹杆(32)外端为带通孔的板形结构,所述压板(33)为U形结构,它以开口向外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螺纹杆(32)内侧一端,所述螺纹杆(32)能相对所述压板(33)转动;所述第一连接板(11)设有多组均匀分布第一连接孔(111),每组第一连接孔(111)有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111)为中心处带有对称弧形缺口的矩形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板(12)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连接孔(121),所述第二连接孔(121)为方形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荣国,吕念,马祖健,杨福忠,焦平文,郝同亮,骆鹏,何勇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送变电工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