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资源利用率的极性译码批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906317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资源利用率的极性译码批处理方法,用克罗内克矩阵示意图表示译码过程,将其中的加号运算作为f节点,连接运算作为g节点,然后生成译码树,最后根据译码树的满二叉树结构进行译码。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闲置的PE运算节点来进行搜索宽度内其他路径上的译码,只要运用一定的时序逻辑,搜索宽度为L路径上的译码环节仅需在同一个处理单元上完成,而所增加的时钟周期也仅是与L相比的一个量,大大小于译一帧码的耗时,因此对原有的译码速率影响不大,所节省下来的处理节点所消耗的资源可用于完成更多功能的函数,实现了对MCU的极大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移动通信极性译码技 术领域。
技术介绍
Polar码是信道极化(ChannelPolarization)码,因其低译码复杂度已成为当今 信道编码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SCL算法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Polar译码算法,然而 其吞吐率却不高。为实现高吞吐率,SCL译码算法在前人的实验中不断被优化,SSCL算法由 此而生。 然而传统的SSCL算法为并行处理在搜索宽度L内译码过程,需要提供L个处理单 元,译码过程中存在许多PE运算节点处于闲置的状态,极大影响译码速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资源利用率的极性译码批处理方 法,充分利用了闲置的PE运算节点来进行搜索宽度内其他路径上的译码,只要运用一定的 时序逻辑,搜索宽度为L路径上的译码环节仅需在同一个处理单元上完成,而所增加的时 钟周期也仅是与L相比的一个量,大大小于译一帧码的耗时,因此对原有的译码速率影响 不大,所节省下来的处理节点所消耗的资源可用于完成更多功能的函数,实现了对MCU的 极大优化。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高资源利用率的极性 译码批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对于每个待译码的字节,用克罗内克矩阵示意图表示其从yoy^yi^ysyey·/译码 ^u0u1u2u3u4u5u6u7^ilfM; (2)将克罗内克矩阵示意图内加号运算作为f节点,连接运算作为g节点; (3)将与y。、y2、y3、y4、y5、y#Py7直接连接的4个f节点和4个g节点合并为 一个集合形成根节点T1,将与T1中的4个f节点直接连接的2个f节点和2个g节点合并 为一个集合形成T1节点的左子节点T2,将与T1中的4个g节点直接连接的2个f节点和 2个g节点合并为一个集合形成T1节点的右子节点T3,将与T2中的2个f节点直接连接 的1个f节点和1个g节点合并为一个集合形成T2节点的左子节点T4,将与T2中的2个 g节点直接连接的1个f节点和1个g节点合并为一个集合形成T2节点的右子节点T5, 将与T3中的2个f节点直接连接的1个f节点和1个g节点合并为一个集合形成T3节点 的左子节点T6,将与T3中的2个g节点直接连接的1个f节点和1个g节点合并为一个集 合形成T3节点的右子节点T7,将u。和u 别作为T4的左子节点T8和右子节点T9,将u2 和叫分别作为T5的左子节点T10和右子节点T11,将u4和u5分别作为T6的左子节点T12 和右子节点T13,将116和u7分别作为T7的左子节点T14和右子节点T15,其中u。、化、%、%、 U4、U5、116和U7分别表示的节点为叶子节点,所有节点组成一棵译码树; (4)根据译码树的满二叉树结构由根节点开始译码,得到每个叶子节点的值,完成 译码过程。 骤(4)中,利用译码树的完全二叉树结构通过深度优先算法由根节点开始进行f 运算和g运算,得到每个叶子节点的值。 步骤(4)所述的利用译码树的完全二叉树结构由根节点开始译码,得到每个叶子 节点的值,具体包括以下过程: (4-1)将译码树中的树节点分为三类,均由固定比特计算得到的节点作为N°节点, 均由信息比特计算得到的节点作为N1节点,其他节点为混合节点; (4-2)若一个父节点到其叶子节点路径上的所有节点均为#节点,并且叶子节点 和父节点均为N°节点,则将该父节点、父节点到其叶子节点路径上的所有节点以及叶子节 点合并为一个树节点;若一个父节点到其叶子节点路径上的所有节点均为N1节点,并且叶 子节点和父节点均为N1节点,则将该父节点、父节点到其叶子节点路径上的所有节点以及 叶子节点合并为一个树节点; (4-3)根据译码树的二叉树结构由根节点开始译码,得到每个叶子节点的值,完成 译码过程。 本专利技术基于其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充分利用了闲置的PE运算节点 来进行搜索宽度内其他路径上的译码,只要运用一定的时序逻辑,搜索宽度为L路径上的 译码环节仅需在同一个处理单元上完成,而所增加的时钟周期也仅是与L相比的一个量, 大大小于译一帧码的耗时,因此对原有的译码速率影响不大,所节省下来的处理节点所消 耗的资源可用于完成更多功能的函数,实现了对MCU的极大优化。【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码字Xl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蝶形结构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蝶形结构图各节点图例,图4(1)是Dec.节点图例,图4(2) 是g节点图例,图4 (3)是f节点图例。 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蝶形结构图节点融合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叉树结构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优化二叉树结构图。 图8是基于SSC算法的硬件顶层架构示意图。 图9是路径选择构架。 图10是路径选择构架。【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参照图1,包括以下步 骤: 搭建如图8所示的基于SSC算法的硬件顶层架构。将指令流(Instruction)加载 到指令流寄存器(InstructionRAM)中,指令流被控制器(controller)获取;控制器释放 一个信号量控制信道加载区(ChannelLoader)将LLR值加载到信道寄存器(ChannelRAM) 中,LLR值不断进入处理单元(ProcessingUnit)进行处理;其中LLR值加载到信道寄存器 的过程和处理单元进行处理的过程以流水线的工作形式分开进行;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包括 以下过程: ⑴对于每个待译码的字节,用克罗内克矩阵示意图表示其从yoy^yi^ysyey·/译码 ^u0u1u2u3u4u5u6u7^ilfM: 若通过克罗内克矩阵对输入的码字^进行极性编码得到码字Xl,得到码字 ^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编码的逆过程即译码过程,用克罗内克矩阵示意图表示其从 (2)将码字Ul通过克罗内克矩阵编码得到码字过程用克罗内克矩阵示意图 表示,将其中的加号符用f节点替换,将其中的连接符用g节点替换,得到蝶形结构图,如图 3和图4所示;其中,f节点和g节点统称为PE节点; 传统的传统的SC算法译码过程直接利用蝶形结构图对图中的每个路径分别译 码,编码后的码字序列X进入高斯信道后变为浮点型序列,由公式(1)得到最大似然比,将 该似然比作为译码的输入。 每需要计算一个比特Ul,都要得到相应的终端节度量值PM。PM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ΡΜ(Φ) = 0。f和g节点计算式如下: 可以看出,如果直接利用逆克罗内克矩阵译码,每译一比特码字需要计算一棵由7 个PE节点构成、深度为3的译码树,且每个时钟周期可以计算一层上的PE节点。每个PE节点只计算一次,因此,所需要花费的时钟周期为2N-2 (N为码长)。 因此,在传统的SC算法基础上,SSC算法做如下改进: (3)对于(8,3)码,参照图5,将与y。、y2、y3、y4、y5、yjPy7直接连接的4个f 节点和4个g节点合并为一个集合形成根节点ΤΙ,将与T1中的4个f节点直接连接的2个f节点和2个g节点合并为一个集合形成T1节点的左子节点T2,将与T1中的4个g节点 直接连接的2个f节点和2个g节点合并为一个集合形成T1节点的右子节点T3,将与T2 中的2个f节点直接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资源利用率的极性译码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于每个待译码的字节,用克罗内克矩阵示意图表示其从y0y1y2y3y4y5y6y7译码为u0u1u2u3u4u5u6u7的过程;(2)将克罗内克矩阵示意图内加号运算作为f节点,连接运算作为g节点;(3)将与y0、y1、y2、y3、y4、y5、y6和y7直接连接的4个f节点和4个g节点合并为一个集合形成根节点T1,将与T1中的4个f节点直接连接的2个f节点和2个g节点合并为一个集合形成T1节点的左子节点T2,将与T1中的4个g节点直接连接的2个f节点和2个g节点合并为一个集合形成T1节点的右子节点T3,将与T2中的2个f节点直接连接的1个f节点和1个g节点合并为一个集合形成T2节点的左子节点T4,将与T2中的2个g节点直接连接的1个f节点和1个g节点合并为一个集合形成T2节点的右子节点T5,将与T3中的2个f节点直接连接的1个f节点和1个g节点合并为一个集合形成T3节点的左子节点T6,将与T3中的2个g节点直接连接的1个f节点和1个g节点合并为一个集合形成T3节点的右子节点T7,将u0和u1分别作为T4的左子节点T8和右子节点T9,将u2和u3分别作为T5的左子节点T10和右子节点T11,将u4和u5分别作为T6的左子节点T12和右子节点T13,将u6和u7分别作为T7的左子节点T14和右子节点T15,其中u0、u1、u2、u3、u4、u5、u6和u7分别表示的节点为叶子节点,所有节点组成一棵译码树;(4)根据译码树的满二叉树结构由根节点开始译码,得到每个叶子节点的值,完成译码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舒燕王汝杜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