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模块具备光源(11)、导光部件(3)和投射透镜(4)。光源(11)射出作为照明光的光。导光部件(3)从入射面(31)入射从光源(11)射出的光作为入射光,并由侧面对入射光进行反射,由此将入射光叠加并从出射面(32)射出。投射透镜(4)投射从出射面(32)射出的光。导光部件(3)在侧面具有倾斜面(33)。被倾斜面(33)反射后的入射光与未被倾斜面(33)反射的入射光在出射面(32)上的部分区域中叠加,由此部分区域的亮度比其它区域的亮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射车体前方的车辆用前照灯模块和车辆用前照灯装置。
技术介绍
从抑制CO2的排放和燃料消耗这样的减轻对环境的负担的观点出发,期望车辆的节能化。伴随于此,对于车辆用前照灯也要求小型化和轻量化,并且还要求节电化。因此,作为车辆用前照灯的光源,期望采用发光效率比以往的卤素灯泡高的半导体光源。“半导体光源”例如是指发光二极管(以下称作LED (Light Emitting D1de) 0 )或激光二极管(LD)等。“车辆用前照灯”是指搭载于输送机械等,为了提高驾驶员的视觉辨认性和被从外部视觉辨认的性能而使用的照明装置。也被称作头灯或大灯。采用以往的灯光源的车辆用前照灯采用了将灯光源视作点光源的光学系统。但是,实际上灯光源的发光源具有有限的大小(尺寸),因此在将灯光源视作理想的点光源而设计出的光学系统中,导致了光利用效率的下降或作为车辆用前照灯的性能的下降。此外,例如在光源使用了 LED的情况下,每单位面积的发光光量比以往的灯光源小。因此,为了得到与灯光源同等的光量,必须增大光源(LED)的大小(尺寸)。因此,如果将LED视作点光源,并采用上述灯光源的光学系统,则进一步导致光利用效率的下降。并且,导致作为车辆用前照灯的性能的下降。即,任何光源均具有有限的大小,因此为了抑制车辆用前照灯的光利用效率的下降,需要与以往的车辆用前照灯不同的光学系统。“光利用效率”是指光的利用效率。S卩,是实际对照明范围进行了照明的光量与光源发出的光量的比率。此外,以往的灯光源(灯泡/管光源)是指向性比半导体光源低的光源。因此,灯光源使用反射镜(反射器)使所放射的光具有指向性。另一方面,半导体光源至少具有一个发光面,光被放射到发光面侧。这样,半导体光源与灯光源的发光特性不同,因此不需要使用了反射镜的以往的光学系统,而需要适于半导体光源的光学系统。另外,基于上述半导体光源的特性,例如作为固体光源的一种的有机电致发光(有机EL)也可以包含在后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光源中。此外,例如向涂覆在平面上的荧光体照射激励光、而使其发光的光源也可以包含在后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光源中。这样,不包括灯泡/管光源,将具有指向性的光源称作“固体光源”。“指向性”是指在光等被输出到空间中时,其强度根据方向而不同的性质。这里,如上所述,“具有指向性”是指光朝发光面侧行进,且光不朝发光面的背面侧行进。即,从光源射出的光的发散角通常为180度以下。因此,能够不需要反射器等反射镜。此外,根据道路交通法规等确定的规定的配光图案是车辆用前照灯必须满足的性能之一。这里,“规定”是指预先根据道路交通法规等确定。“配光”是指光源的相对于空间的发光强度分布。即,是从光源射出的光的空间分布。例如,与汽车用近光(low beam)相关的规定的配光图案是上下方向上较窄的横长的形状。此外,为了不使迎面车感到眩光,要求配光图案的上侧的光的边界线(截止线(cutoff line))是清晰的。S卩,要求截止线的上侧(配光图案的外侧)较暗、截止线的下侧(配光图案的内侧)明亮的清晰的截止线。这里,“截止线”是指在将车辆用前照灯的光照射到墙壁或屏幕的情况下形成的光的明暗的分隔线,且指配光图案的上侧的分隔线。即,是配光图案的上侧的光的明暗边界线。截止线是在调节错车用前照灯的照射方向时使用的用语。错车用前照灯也被称作近光。此外,“清晰的截止线”是指截止线不会产生较大色差的情况。此外,为了步行者的识别和标识的识别,必须具有增强人行道侧的照射的“上升线(rising line)”。此外,要求截止线的下侧(配光图案的内侧)的附近成为最大发光强度。即,要求截止线的下侧(配光图案的内侧)的区域成为最大发光强度。这里,“增强照射的上升线(rising line along which the irradiat1nrises) ”表示近光的在迎面车侧水平且在人行道侧倾斜地增强的配光图案的形状。这是为了不使迎面车感到眩光,从而视觉辨认人行道侧的人和标识等。另外,“近光”是向下的光束且在与迎面车的错车时等被使用。通常,近光照射前方40m左右。此外,“上下方向”是指与地面垂直的方向。车辆用前照灯需要实现这些复杂的配光图案。此外,“发光强度”表示发光体放出的光的强度的程度,是将穿过某个方向的微小的立体角内的光束除以该微小立体角而得到的。为了实现这样的复杂的配光图案,通常构成为使用多面体反射器或遮光板等。因此,光学系统的结构变得复杂。此外,由于使用遮光板等而导致了光利用效率的下降。一般而言,如果使光学系统小型化,则光利用效率下降。因此,需要实现小型化和确保了较高的光利用效率的光学系统。以下,将光的利用效率称作“光利用效率”。专利文献I公开了使用半导体光源的车辆用前照灯的技术。专利文献I公开了如下技术:在旋转椭圆面的反射器的第I焦点处配置半导体光源,使从半导体光源射出的光会聚于第2焦点,通过投射透镜射出平行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9993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专利文献I的结构中,由于半导体光源不是点光源,因此光难以作为平行光射出。此外,由于使用了反射器,因此光学系统大型化。而且,专利文献I的结构由于利用遮光板生成了截止线,因此光利用效率下降。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现有技术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固体光源等具有有限大小的光源,小型且抑制了光利用效率的下降的车辆用前照灯。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车辆用前照灯模块具备:光源,其射出作为照明光的光;导光部件,其从入射面入射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作为入射光,并由侧面对所述入射光进行反射,由此将所述入射光叠加并从出射面射出;以及投射透镜,其投射从所述出射面射出的光,所述导光部件在所述侧面具有倾斜面,被所述倾斜面反射后的入射光与未被所述倾斜面反射的入射光在所述出射面上的部分区域中叠加,由此所述部分区域的亮度比其它区域的亮度高。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使用固体光源且抑制了光学系统的大型化和光利用效率的下降的车辆用前照灯。【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I的车辆用前照灯模块I的结构的结构图。图2是实施方式I的导光部件3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I的出射面32的发光强度分布的仿真结果的图。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I的导光部件3的出射面32的形状的示意图。图5是实施方式I的导光部件30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I的出射面32的发光强度分布的仿真结果的图。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车辆用前照灯模块10的结构的结构图。图8是示出在实施方式2的锥形的导光部件300中传播的光的行进方式的说明图。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车辆用前照灯模块100的结构的结构图。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摩托车的配光图案103的示意图。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车体的倾斜角度k的图。图12是示出通过实施方式3的车辆用前照灯模块100修正了配光图案的情况的示意图。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车辆用前照灯模块110的结构的结构图。图14是示出由搭载了实施方式4的车辆用前照灯模块110的车辆在拐角行驶时的照射区域的图。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车辆用前照灯模块120的结构的结构图。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车辆用前照灯模块121的结构的结构图。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车辆用前照灯装置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前照灯模块,其中,该车辆用前照灯模块具备:光源,其射出作为照明光的光;导光部件,其从入射面入射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作为入射光,并由侧面对所述入射光进行反射,由此将所述入射光叠加并从出射面射出;以及投射透镜,其投射从所述出射面射出的光,所述导光部件在所述侧面具有倾斜面,被所述倾斜面反射后的入射光与未被所述倾斜面反射的入射光在所述出射面上的部分区域中叠加,由此所述部分区域的亮度比其它区域的亮度高。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诹访胜重,大岛律也,桑田宗晴,小岛邦子,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