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毁瓶毁盖式防伪瓶盖及其装配方法,毁瓶毁盖式防伪瓶盖的瓶盖固定部分包括外固定套、第一密封件、内固定套、第二密封件和外主体,外固定套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外固定套包括膨胀部;第一密封件设置于外固定套与瓶口之间;内固定套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内固定套的下部装入外固定套中,内固定套使膨胀部膨胀卡住瓶口,且倒扣勾住膨胀部的下端;第二密封件设置于内固定套与外固定套之间;外主体下部套在瓶口的外部,外主体上部固定套装在内固定套上部的外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毁瓶毁盖式防伪瓶盖,只要实现盖子的毁坏,也就达到了瓶子的毁坏,使盖子瓶子一次性使用,达到毁瓶毁盖的目的,瓶子盖子均无法回收使用,防伪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瓶盖
,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防伪瓶盖通常包括固定在瓶口上的瓶盖固定部分、可拧开的瓶盖活动部分及设置于瓶盖固定部分与瓶盖活动部分之间的防伪结构,当开启使用时,防伪结构破坏不能修复,从而实现通过毁坏瓶盖达到防伪的目的。然而,由于瓶盖固定部分一般通过卡扣和止转筋与瓶口固定,且卡扣和止转筋均为塑料件,当加热瓶盖固定部分时,易导致卡扣和止转筋失效,而轻易取下瓶盖固定部分,这样不法份子可通过回收瓶子和伪造瓶盖达到造假目的,因此防伪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伪效果好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毁瓶毁盖式防伪瓶盖,包括固定在瓶口上的瓶盖固定部分、盖在瓶盖固定部分上的瓶盖活动部分以及设置于瓶盖固定部分与瓶盖活动部分之间的防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固定部分包括:外固定套,所述外固定套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外固定套装于瓶口内,所述外固定套包括外固定套本体、自外固定套本体上端向外侧延伸的翻边部和设置于外固定套本体下端的膨胀部;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外固定套与所述瓶口之间;内固定套,所述内固定套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内固定套的下端设置有倒扣,所述内固定套的下部装入所述外固定套中,所述内固定套使所述膨胀部膨胀卡住瓶口,且所述倒扣勾住所述膨胀部的下端;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内固定套与所述外固定套之间;和外主体,所述外主体下部套在瓶口的外部,所述外主体上部固定套装在所述内固定套上部的外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膨胀部的内侧面为下端相对于上端向内侧倾斜的斜面,当所述内固定套的下部装入所述外固定套中时,所述倒扣的下端沿所述内侧面滑动,使所述膨胀部膨胀。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为硅胶,所述第一密封件包覆在所述翻边部、所述外固定套本体和所述膨胀部的外侧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膨胀部与所述外固定套本体连接处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凹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主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外主体与所述内固定套采用冷压工艺紧密压合在一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瓶盖固定部分还包括:内嘴,所述内嘴的下端与所述内固定套的上端相连通,在所述内嘴上设置有外螺纹;内塞,所述内塞包括内塞主体、设置于内塞主体下端的承托部和设置于内塞主体外周面的向外侧延伸的凸环,所述内塞主体的下部插入所述内固定套中,上部插入所述内嘴内,所述凸环夹在所述内固定套上端与所述内嘴下端之间;和玻璃珠,所述玻璃珠容置于所述内塞的承托部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托部的外侧面为倒锥形锥面,所述内固定套内壁具有所述承托部的外侧面过盈配合的倒锥形密封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托部的外侧面的斜度小于所述密封面的斜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嘴的下端具有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所述凸缘部上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外主体的上端具有向内突出的压部,所述压部卡在所述凸缘部的限位台阶处,将所述内嘴、所述内塞和所述内固定套装配在一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毁瓶毁盖式防伪瓶盖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所述外主体压入到所述内固定套上部,让外主体通过过盈配合与内固定套成为一体;S2、将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外固定套放入瓶口中,再将所述第二密封件套在所述内固定套上,然后将步骤(SI)组装好的所述内固定套的下部插入所述外固定套中,使所述膨胀部膨胀卡住瓶口,且所述倒扣勾住所述膨胀部的下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毁瓶毁盖式防伪瓶盖,其瓶盖固定部分利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外固定套和内固定套通过膨胀结构设计,在瓶子内部形成倒扣牢固地与瓶子成为一体,无法分开,此时只要实现盖子的毁坏,也就达到了瓶子的毁坏,使盖子瓶子一次性使用,达到毁瓶毁盖的目的,瓶子盖子均无法回收使用,防伪效果好。本专利技术附加技术特征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将在本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毁瓶毁盖式防伪瓶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内固定套未完全装入外固定套的状态;图2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毁瓶毁盖式防伪瓶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内固定套完全装入外固定套的状态。附图标记说明:1、顶盖;2、内盖;3、垫圈;4、内嘴;4a、凸缘部;5、外盖;5a、外盖主体;5b、套筒;6、外主体;6a、压部;61、外筒体;62、内筒体;7、内塞;7a、内塞主体;7b、承托部;7c、凸环;7d、承托部的外侧面;8、玻璃珠;9、内固定套;9a、倒扣;%、锥面;11、外固定套;11a、膨胀部;llal、内侧面;lla2、外侧面;lla3、端面;11b、翻边部;11c、外固定套本体;lld、凹槽;12、瓶口 ;13、第一密封件;14、第二密封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参见图1-3,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毁瓶毁盖式防伪瓶盖包括可固定在瓶口12上的瓶盖固定部分、盖在瓶盖固定部分上的瓶盖活动部分以及设置于瓶盖固定部分与瓶盖活动部分之间的防伪结构。其中,所述瓶盖固定部分主要由外固定套11、内固定套9、第一密封件13、第二密封件14、内嘴4、内塞7、玻璃珠8及外主体6组成,外固定套11采用金属材料(优选为食品级不锈钢)制成,所述外固定套11包括可装于瓶口 12内的圆筒状外固定套本体11c、设置于外固定套本体Ilc下部的膨胀部Ila和设置于自外固定套本体Ilc上端的向外侧延伸的翻边部11b,膨胀部Ila通过在外固定套11下部开设若干条轴向槽(图中未示出)形成。结合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膨胀部Ila的纵向截面为近似直角三角形,其具有内侧面IlaljHiro lla2及端面lla3,内侧面Ilal为下端相对于上端向内侧倾斜的斜面,外侧面lla2与外固定套本体Ilc的轴向方向平行,端面lla3与外固定套本体Ilc的轴向方向垂直。较优地,所述膨胀部Ila与所述外固定套本体Ilc之间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环状凹槽Ild,以使所述膨胀部Ila与所述外固定套本体Ilc连接处的厚度变薄,有利于转动膨胀部Ila0所述第一密封件13设置于所述外固定套11与所述瓶口 12的壁之间,放置漏液。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密封件13为硅胶,第一密封件13包覆在所述翻边部11b、所述外固定套本体Ilc和所述膨胀部Ila靠近瓶口 12侧的表面上,这样所述翻边部Ilb与瓶口 12端面和所述外固定套本体Ilc与瓶口 12内壁面之间均能实现密封,密封效果好。而且硅胶包覆在所述膨胀部Ila的外侧面lla2及端面lla3,当膨胀部Ila膨胀时,硅胶在膨胀部Ila上施加向内侧的弹性力,可以防止倒扣9a滑脱。第一密封件13和外固定套11可采用模内包覆的方式加工成一个零件。所述内固定套9采用金属材料(优选为食品级不锈钢)制成,所述内固定套9的下端设置有倒扣9a,所述内固定套9的下部外周面与所述外固定套11的内周面过盈配合,当所述内固定套9的下部装入所述外固定套11中时,所述内固定套9使所述膨胀部Ila膨胀卡住瓶口 12,且所述倒扣9a勾住所述膨胀部Ila的内侧面Ilal与端面lla3之间的转角处,从而使内固定套9与瓶口 12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毁瓶毁盖式防伪瓶盖,包括固定在瓶口(12)上的瓶盖固定部分、盖在瓶盖固定部分上的瓶盖活动部分以及设置于瓶盖固定部分与瓶盖活动部分之间的防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固定部分包括:外固定套(11),所述外固定套(1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外固定套(11)装于瓶口(12)内,所述外固定套(11)包括外固定套本体(11c)、自外固定套本体(11c)上端向外侧延伸的翻边部(11b)和设置于外固定套本体(11c)下端的膨胀部(11a);第一密封件(13),所述第一密封件(13)设置于所述外固定套(11)与所述瓶口(12)之间;内固定套(9),所述内固定套(9)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内固定套(9)的下端设置有倒扣(9a),所述内固定套(9)的下部装入所述外固定套(11)中,所述内固定套(9)使所述膨胀部(11a)膨胀卡住瓶口(12),且所述倒扣(9a)勾住所述膨胀部(11a)的下端;第二密封件(14),所述第二密封件(14)设置于所述内固定套(9)与所述外固定套(11)之间;和外主体(6),所述外主体(6)下部套在瓶口(12)的外部,所述外主体(6)上部固定套装在所述内固定套(9)上部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小龙,蔡世雄,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经济特区龙狮瓶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