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机体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机体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机壳与发动机缸桶之间形成的冷却腔室,所述缸桶为至少四个一字排列,使冷却腔室分为左腔室和右腔室,且左腔室和右腔室两端连通,相邻两缸桶之间的外壁连为一体,靠近进水口的一个缸桶与发动机机壳之间设有正对进水口的挡水板,该挡水板能够减小进入右腔室的水流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取消了各缸桶之间的过水通道,提高了发动机机体铸件的成品率,同时为了有效提高左侧腔室的冷却水流速和流量,在右侧腔室的进水口处设置了挡水板,使右侧腔室冷却水流量减小,大部分冷却水都能直接从两腔室的端部通道进入左侧腔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机体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机体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水冷发动机的冷却水路径为:来自散热器的冷却水经过水栗后从进水口 10先进入机体内腔从右侧腔室12至左侧腔室11冷却机体,再向上经过汽缸垫通道14后进入缸盖,先冷却左边的排气侧后冷却右边的进气侧,受热后的热水经过前端的节温器座与节温器后回到散热器进行冷却,完成冷却循环过程。其中冷却水从机体的右侧至左侧时需要经过缸桶的前后端通道。除此通道外,为了加强温度较高的左边排气侧的冷却效果,需适当提高左边的水流速度和流量,为此需要在机体的缸桶与缸桶之间铸造或加工出过水通道13,通道数量为四缸机3处,六缸机5处。现有的机体缸桶与缸桶之间的过水通道13是由铸造形成,为了尽量缩短机体的总长度,此过水通道的宽度小于5_,长度与高度均大于40mm。此狭小通道的缺点有:1、铸造时泥芯容易掉砂,导致过水通道堵塞不通;通道两侧的缸桶壁厚为3-4mm,如果铸造泥芯偏差稍大,导致壁厚不均匀,甚至与缸桶内壁相通。以上两点均导致机体铸造废品率上升即成品率下降,从而导致成本上升;2、此通道降低了缸桶的强度与刚度,不利于发动机的性能与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机体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能够在保证冷却效果的如提下,提尚发动机机体铸件的成品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机体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机壳与发动机缸桶之间形成的冷却腔室,所述缸桶为至少四个一字排列,使冷却腔室分为左腔室和右腔室,且左腔室和右腔室两端连通,相邻两缸桶之间的外壁连为一体,所述右腔室的一端设有进水口,所述左腔室的顶部设有与缸盖冷却腔室连通的通道,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个缸桶与发动机机壳之间设有正对进水口偏下的挡水板,该挡水板能够减小进入右腔室的水流量。优化的,所述进水口(26)位于右腔室(23) —端的中部,所述挡水板(25)设置在缸桶(21)的下半段外壁上。优化的,所述挡水板(25)上设有镂空部。优化的,所述左腔室(22)所在的左侧即为缸盖上排气通道所在的一侧,右腔室(23)所在的右侧即为缸盖上进气通道所在的一侧。优化的,所述通道(24)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左腔室(22)的顶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取消了各缸桶之间的过水通道,提高了发动机机体铸件的成品率,同时为了有效提高左侧腔室的冷却水流速和流量,在右侧腔室的进水口处设置了挡水板,使右侧腔室冷却水流量减小,大部分冷却水都能直接从两腔室的端部通道进入左侧腔室。【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3所不,一种发动机机体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机壳20与发动机缸桶21之间形成的冷却腔室,所述缸桶21为至少四个一字排列,使冷却腔室分为左腔室22和右腔室23,且左腔室22和右腔室23两端连通,相邻两缸桶21之间的外壁连为一体,所述右腔室23的一端设有进水口 26,所述左腔室22的顶部设有与缸盖冷却腔室连通的通道24,靠近所述进水口 26的一个缸桶21与发动机机壳20之间设有正对进水口 26的挡水板25,挡水板25用于减小进入右腔室23的水流量。如图3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进水口 26位于右腔室23 —端的中部,所述挡水板25设置在缸桶21的下半段外壁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述挡水板25上设有镂空部,挡板设置成镂空结构同样能够起到减缓流速的作用,在本实施例的启示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知晓,还可以采用其他能够减缓水流速度的结构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挡水板。优选的,所述左腔室22所在的左侧即为缸盖上排气通道所在的一侧,右腔室23所在的右侧即为缸盖上进气通道所在的一侧。优选的,所述通道24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左腔室22的顶部。本专利技术取消了各缸桶21之间的过水通道13,提高了发动机机体铸件的成品率,同时为了保障左腔室22的冷却水流速和流量,在右腔室23的进水口处设置了挡水板25,使右腔室23冷却水流量减小,大部分冷却水都能直接从两腔室的端部通道进入左腔室22。【主权项】1.一种发动机机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机壳(20)与发动机缸桶(21)之间形成的冷却腔室,所述缸桶(21)为至少四个一字排列,使冷却腔室分为左腔室(22)和右腔室(23),且左腔室(22)和右腔室(23)两端连通,相邻两缸桶(21)之间的外壁连为一体,所述右腔室(23)的一端设有进水口(26),所述左腔室(22)的顶部设有与缸盖冷却腔室连通的通道(24),靠近所述进水口(26)的一个缸桶(21)与发动机机壳(20)之间设有正对进水口(26)偏下的挡水板(25),挡水板(25)用于减小进入右腔室(23)的水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26)位于右腔室(23) —端的中部,所述挡水板(25)设置在缸桶(21)的下半段外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25)上设有镂空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腔室(22)所在的左侧即为缸盖上排气通道所在的一侧,右腔室(23)所在的右侧即为缸盖上进气通道所在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24)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左腔室(22)的顶部。【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机体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机体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机壳与发动机缸桶之间形成的冷却腔室,所述缸桶为至少四个一字排列,使冷却腔室分为左腔室和右腔室,且左腔室和右腔室两端连通,相邻两缸桶之间的外壁连为一体,靠近进水口的一个缸桶与发动机机壳之间设有正对进水口的挡水板,该挡水板能够减小进入右腔室的水流量。本专利技术取消了各缸桶之间的过水通道,提高了发动机机体铸件的成品率,同时为了有效提高左侧腔室的冷却水流速和流量,在右侧腔室的进水口处设置了挡水板,使右侧腔室冷却水流量减小,大部分冷却水都能直接从两腔室的端部通道进入左侧腔室。【IPC分类】F01P3/02, F02F1/14【公开号】CN105351062【申请号】CN201510835897【专利技术人】陶竹林, 樊士贡 【申请人】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申请日】2015年11月2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机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机壳(20)与发动机缸桶(21)之间形成的冷却腔室,所述缸桶(21)为至少四个一字排列,使冷却腔室分为左腔室(22)和右腔室(23),且左腔室(22)和右腔室(23)两端连通,相邻两缸桶(21)之间的外壁连为一体,所述右腔室(23)的一端设有进水口(26),所述左腔室(22)的顶部设有与缸盖冷却腔室连通的通道(24),靠近所述进水口(26)的一个缸桶(21)与发动机机壳(20)之间设有正对进水口(26)偏下的挡水板(25),挡水板(25)用于减小进入右腔室(23)的水流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竹林,樊士贡,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