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点状微结构MS导光板,包括MS材质的透明板体,透明板体具有一用于光线射出的出光面和一与出光面相对的反射面,反射面设有多个尺寸一致的反射凸起,出光面设有多个尺寸一致的散射凸起,反射凸起和散射凸起均呈球冠状并为梅花形布置,且均为MS材质并与透明板体一体成型,散射凸起的底面直径和高度分别小于反射凸起的底面直径和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导光粒子即可使光转化率达到80%以上,改变了传统激光雕刻工艺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散射凸起对出光面光线进一步散射,出射光均匀度达85%以上;散射凸起和反射凸起与透明板体同材质并一体成型避免了光线损失;梅花形布置的散射凸起和反射凸起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保证了反射率和散射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元件领域,尤其是一种双面点状微结构MS导光板。
技术介绍
导光板一词来自英文Light Guide,产生于液晶显示器(IXD)的应用,IXD是通过背光源模组来展现显示屏的亮度,而导光板正是背光源模组中较为重要的一个角色。导光板多用于液晶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和手机以及各类电子产品,包括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器材、计算器、学习仪器机、数码相机、医用观片机、手表、电子等等方面。导光板主要功能在于要将背光源入射光导向LCD液晶显示屏,用以展现背光源和显示屏的亮度,同时有透光的辉度和透光均匀度的要求。光从背光源射出,在导光板里面进行传播,并在网点面发生折射、反射和全反射,部分光被导光板吸收,余下的光穿过导光板的出光面,入射到液晶材料,通过控制电路以实现液晶显示。传统的导光板其网点面的网点的截面多为U型槽或V型槽,其出光面为镜面,其缺点在于:一方面由于网点面的凹槽为微米级的微型结构,通常需要采用激光雕刻工艺进行生产,生产效率低且成本较高;另一方面U型槽其反射、折射效果不如V型槽,而V型槽底部为尖细结构,加工难度大,极易发生加工不合格而影响产品质量,因此这类U型槽或V型槽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再一方面其出光面未作处理,出射光线不够均匀,导致出射光均匀度不足70%,为保证光效一般采用在制作透明板体的材料中掺入导光粒子,使得成本进一步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双面点状微结构MS导光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面点状微结构MS导光板,包括MS材质的透明板体,所述透明板体具有一用于光线射出的出光面和一与出光面相对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上设有多个呈球冠状且为梅花形布置的反射凸起;所述出光面设有多个呈球冠状且为梅花形布置的散射凸起,所述散射凸起的底面直径和高度分别小于所述反射凸起的底面直径和高度,所述反射凸起和散射凸起均为MS材质且均与透明板体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凸起的尺寸一致。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凸起的底面直径为0.775?0.805mm。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凸起的高度为0.36?0.4mm。进一步地,所述相邻两个反射凸起的中心间距为1.105?1.15mm。进一步地,所述散射凸起的尺寸一致。进一步地,所述散射凸起的底面直径为0.205?0.23mm。进一步地,所述散射凸起的高度为0.155?0.175mm。进一步地,所述相邻两个散射凸起的中心间距为0.465?0.52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①本专利技术所述呈球冠状的反射凸起和散射凸起可通过免印刷的工艺进行生产,取代了传统用激光雕刻工艺生产的u型槽或V型槽,且无需加入导光粒子即可使得光转化率达80 %以上,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②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出光面增加呈球冠状的散射凸起,对射出出光面的光线进一步散射,使得出射的光线更加均匀,提高了导光匀度,出射光均匀度达85%以上;③本专利技术所述散射凸起与透明板体均为MS材质且与透明板体一体成型,避免了在出光面与散射凸起之间形成额外的介质交界面,避免了光线产生再次反射而损失掉,保证了光效;④本专利技术采用呈球冠状并梅花形布置的反射凸起和散射凸起相结合的结构,适用于四周设置光源的模式,并提高了反射面和出光面的空间利用率,保证了反射率和散射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反射凸起的分布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散射凸起的分布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如3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MS材质的透明板体1,所述透明板体1具有一用于光线射出的出光面12和一与出光面12相对的反射面11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反射面11上设有多个呈球冠状且为梅花形布置的反射凸起2,这种梅花分布比传统的行列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反射面11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了了光线在反射面11的反射率;所述反射凸起为MS材质、与透明板体1 一体成型,由此避免了反射凸起2与反射面11之间形成额外介质交界面而发生反射,提高了反射匀度;所述反射凸起2的尺寸一致且底面直径为Φ 1为0.775?0.805mm,所述反射凸起2的高度H1为0.36?0.4mm,所述相邻两个反射凸起2的中心间距D1为1.105?1.15mm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出光面12设有多个呈球冠状且为梅花形布置的散射凸起3,提高了出光面12的空间利用率,进而提高了出光面12的散射匀度;所述散射凸起3为MS材质、与透明板体1 一体成型,避免了在散射凸起与出光面之间形成介质交界面而发生光线再次反射并损失,提高了光效;所述散射凸起3的尺寸一致且底面直径Φ2为0.205?0.23mm,所述散射凸起3的高度H2为0.155?0.175mm,所述相邻两个散射凸起3的中心间距 D2 为 0.465 ?0.52mm。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双面点状微结构MS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MS材质的透明板体,所述透明板体具有一用于光线射出的出光面和一与出光面相对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上设有多个呈球冠状且为梅花形布置的反射凸起;所述出光面设有多个呈球冠状且为梅花形布置的散射凸起,所述散射凸起的底面直径和高度分别小于所述反射凸起的底面直径和高度,所述反射凸起和散射凸起均为MS材质且均与透明板体一体成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点状微结构MS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凸起的尺寸一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面点状微结构MS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凸起的底面直径为0.775?0.805mm。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面点状微结构MS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凸起的高度为0.36?0.4mm。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面点状微结构MS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反射凸起的中心间距为1.105?1.15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点状微结构MS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凸起的尺寸一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面点状微结构MS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凸起的底面直径为0.205?0.23m。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面点状微结构MS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凸起的高度为 0.155 ?0.175mm。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面点状微结构MS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散射凸起的中心间距为0.465?0.52mm。【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点状微结构MS导光板,包括MS材质的透明板体,透明板体具有一用于光线射出的出光面和一与出光面相对的反射面,反射面设有多个尺寸一致的反射凸起,出光面设有多个尺寸一致的散射凸起,反射凸起和散射凸起均呈球冠状并为梅花形布置,且均为MS材质并与透明板体一体成型,散射凸起的底面直径和高度分别小于反射凸起的底面直径和高度。本专利技术无需导光粒子即可使光转化率达到80%以上,改变了传统激光雕刻工艺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散射凸起对出光面光线进一步散射,出射光均匀度达85%以上;散射凸起和反射凸起与透明板体同材质并一体成型避免了光线损失;梅花形布置的散射凸起和反射凸起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点状微结构MS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MS材质的透明板体,所述透明板体具有一用于光线射出的出光面和一与出光面相对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上设有多个呈球冠状且为梅花形布置的反射凸起;所述出光面设有多个呈球冠状且为梅花形布置的散射凸起,所述散射凸起的底面直径和高度分别小于所述反射凸起的底面直径和高度,所述反射凸起和散射凸起均为MS材质且均与透明板体一体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强,程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鑫翎创福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