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江大学专利>正文

储油罐切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94672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8 15:34
一种储油罐切水装置,测量筒通过切水管与储油罐连接,测量筒内设有用于检测水中含油率的传感器,测量筒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缓冲罐的顶部连接,在缓冲罐的底部排液管设有排液电磁阀;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与排液电磁阀电连接。测量筒的顶端低于储油罐的底端,切水管与测量筒的顶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储油罐切水装置,通过设置的测量筒,使液体在测量筒内经过混合,测量筒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制成,避免了管路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提高了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设置的缓冲罐,能够避免因为传感器检测以及自动控制的滞后性而造成的跑油浪费,而且当排液电磁阀被关闭后,在缓冲罐内的油品能够通过浮力回流到储油罐内,减少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油采掘领域,特别是一种储油罐切水装置,本技术还可以用于比重不同、且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离。
技术介绍
储油罐切水就是将沉积在储油罐底部的积水从油罐中排放的过程。在石油、石化及油田开发、化工、炼油等领域的储运系统中,常常会遇到油品(如:原油、柴油、汽油、煤油、蜡油、润滑油等)需要切水的问题。现有的切水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普遍采用的人工切水,通过人工开关设置在罐体底部的阀门,将罐内的水排除;另一种是自动切水,主要有浮体式、机械式、电子式等几种方法,来实现罐内水的切除。人工切水要求操作人员切水时不能离开现场,否则,储罐内的水切完后,油品就会被切出,造成跑油事故,劳动强度高。自动切水的方法,目前效果尚不理想而没有推广使用。多数的原因是安装不便、维护困难、检测不灵敏,油品附着后造成失灵、造价昂贵等。机械式的自动切水装置,其中的活动部件易受到油液的包覆,从而影响活动部件的动作,切水不够可靠,持续工作时间短。中国专利文献CN 203128170 U,公开了“一种储油罐无动力安全型智能切水装置”,通过设置在管路中的传感器对水中的含油率进行检测,能够实现自动切水,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管路中的空间较小,传感器的检测不灵敏,且油品易漂浮在传感器的周围,从而使切水效率较低,并且在切水过程中无法自动回油,油品存在浪费的问题。该文献中也未公开传感器的具体结构。中国专利文献CN 204027650 U,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油水分界面的传感器”,其能够精确检测出油水分界面,并且效率高、劳动强度小、安全性高。通过从上到下多个传感器的方式,检测水和油的分界面,存在的问题是油液进入到这种结构的传感器中不易清理,造成检测精度不高,从而影响持续工作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储油罐切水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切水,并且持续工作时间长,能够实现自动回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储油罐切水装置,测量筒通过切水管与储油罐连接,测量筒内设有用于检测水中含油率的传感器,测量筒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缓冲罐的顶部连接,在缓冲罐的底部排液管设有排液电磁阀;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与排液电磁阀电连接。测量筒的顶端低于储油罐的底端,切水管与测量筒的顶部连接。切水管与测量筒的顶部切向连接,以使液体流动过程中在测量筒内充分混合。所述的传感器为电容式传感器,传感器具有成梳状布置的极板,极板穿过测量筒的侧壁与检测电路板连接,检测电路板与控制装置连接。极板的外表面设有防腐涂层。极板的自由端通过绝缘的支撑柱互相连接。在缓冲罐内设有加热管。连接管上设有光电检测装置。连接管上设有并联的第一支路管和第二支路管;第一支路管上设有光电检测装置,第二支路管上设有检测阀。所述的光电检测装置中,包括透明的供液体通过的检测狭隙,在检测狭隙的一侧设有标尺光栅和光传感器,检测狭隙的另一侧设有透镜和光电管。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储油罐切水装置,通过设置的测量筒,使液体在测量筒内经过混合,测量筒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制成,避免了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提高了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设置的缓冲罐,能够避免因为传感器检测以及自动控制的滞后性而造成的跑油浪费,而且当排液电磁阀被关闭后,在缓冲罐内的油品能够通过浮力回流到储油罐内,减少浪费。优选的方案中,设置的光电检测装置,采用色选或光栅位移选择的方式,由于光电检测装置不与混合液体接触,因此持续工作时间长。本技术的装置,能够实现无人值守的连续切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光电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控制流程示意图。图中:测量筒1,测量腔2,传感器3,支撑柱31,检测电路板4,控制装置5,连接管6,检测阀61,第一支路管62,光电检测装置63,检测狭隙631,透镜632,光电管633,标尺光栅634,光传感器635,第二支路管64,缓冲罐7,排液管71,加热管8,排液电磁阀9,储油罐10,油101,水102,截止阀11,切水管12。【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中,一种储油罐切水装置,测量筒1通过切水管12与储油罐10连接,测量筒1内设有用于检测水中含油率的传感器3,测量筒1的底部通过连接管6与缓冲罐7的顶部连接,在缓冲罐7的底部排液管71设有排液电磁阀9 ;本例中的切水管12也可以直接利用储油罐的排污管,切水管12上的截止阀利用法兰结构与储油罐的排污管连接。所述的传感器3为电容式传感器,传感器3具有成梳状布置的极板,极板穿过测量筒1的侧壁与检测电路板4电连接,检测电路板4与控制装置5电连接。极板的外表面设有防腐涂层,本例中采用聚四氟乙烯涂层。设置的防腐涂层能够避免油品附着在极板的外表面,即便少量附着,随着水流的冲刷,也很容易清理干净。极板的自由端通过绝缘的支撑柱31互相连接。由此结构,使极板之间的间距保持恒定,以免影响传感器3的检测精度。测量筒1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提高防腐性能,且油品不易附着在测量筒1的内壁,不会影响到传感器3的检测精度。传感器3与控制装置5连接,控制装置5与排液电磁阀9连接。控制流程如图4中所示,当储油罐10的底部具有较多的水102,开启截止阀11,水从切水管12流入到测量筒1的测量腔2内,并初步混合,测量腔2内的液体的介电常数发生变化,从电容公式中可知,当极板面积和极板间隙保持不变,传感器的电容量与介电常数正相关,电容量相应发生变化,传感器3将检测到的模拟信号发送至检测电路板4,经过AD转换,转换成数字信号,在控制装置5中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对,若小于阈值,则控制装置5控制排液电磁阀9的通断,在一定时间后,重新开启,重复以上的步骤。又或者阈值为两组,一组为上限阈值,一组为下限阈值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油罐切水装置,其特征是:测量筒(1)通过切水管(12)与储油罐(10)连接,测量筒(1)内设有用于检测水中含油率的传感器(3),测量筒(1)的底部通过连接管(6)与缓冲罐(7)的顶部连接,在缓冲罐(7)的底部排液管(71)设有排液电磁阀(9);传感器(3)与控制装置(5)电连接,控制装置(5)与排液电磁阀(9)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琦贾宏禹郭超阳黄译萱吴望谱杭伟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