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自适应滤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892533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8 0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机自适应滤油系统,包括曲轴和吸油管,曲轴包括曲轴部、平衡部和主轴部,曲轴在主轴部的外壁设有螺旋形的油槽,在主轴部的下端设有吸油内腔,主轴部在油槽的下端开设油孔,吸油管具有直通内腔,吸油管设在主轴部的下端,吸油管的直通内腔与曲轴的吸油内腔连通,吸油管上在吸油内腔的内部设有安装座,吸油内腔中在油孔的内侧设有滤油部件,安装座上设有双金属片,双金属片在受热时可驱动滤油部件遮挡油孔;双金属片在冷却时可驱动滤油部件避开油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油孔内设置滤油部件,保证压缩机性能及寿命,同时通过双金属片的温变特性灵活控制收放滤油部件,解决压缩机开机运行阶段的润滑问题,及正常运行后的过滤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机自适应滤油系统
本专利技术用于制冷压缩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压缩机自适应滤油系统。
技术介绍
压缩机内部、冰箱系统管路内部不可能完全洁净,在运转过程中,杂质会随着冷冻机油回流到压缩机壳体底部的油池中。现有压缩机泵油系统,要么没有过滤装置,要么过滤装置是固定的。无过滤装置的压缩机,杂质是自由运动的。压缩机重新开机工作时,吸油管(油泵)搅动油池,杂质慢慢被搅起来后,可能会被吸油管吸入,往上输送到运动件的摩擦副之间,产生明显的负面作用:摩擦阻力增大,磨损增大,甚至卡死。影响压缩机性能及寿命。有固定过滤装置的压缩机,则在压缩机的任何工作状态,都对润滑油进行过滤。有固定过滤装置的现有技术方案包括:在吸油管尾孔安装一个固定的过滤网;或者在吸油管外部设置一个围栏式的过滤罩。这些过滤装置都是固定不动的,对润滑油的流动有一定的流动阻力。压缩机起动阶段,运动件之间是干燥状态,亟需获得润滑,避免起动阶段的严重磨损。而压缩机起始阶段转速慢,需要逐步提高。这个过程中,吸油管的泵油能力不是最强,供油不充分。如果有一个固定的过滤装置进行过滤杂质,那么润滑油的流动必然受到阻碍,产生一定的流动阻力,不利于初始阶段的供油。影响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缩机自适应滤油系统,其可保证压缩机性能及寿命,同时解决压缩机开机运行阶段的润滑问题,及正常运行后的过滤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缩机自适应滤油系统,包括曲轴和吸油管,所述曲轴包括曲轴部、平衡部和主轴部,所述曲轴在主轴部的外壁设有螺旋形的油槽,在主轴部的下端设有吸油内腔,所述主轴部在油槽的下端开设连通所述油槽和吸油内腔的油孔,所述吸油管具有直通内腔,吸油管设在主轴部的下端,吸油管的直通内腔与曲轴的吸油内腔连通,所述吸油管上在吸油内腔的内部设有安装座,吸油内腔中在油孔的内侧设有滤油部件,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双金属片,所述双金属片在受热时可驱动滤油部件遮挡所述油孔以过滤经过油孔的润滑油;双金属片在冷却时可驱动滤油部件避开所述油孔以使润滑油自由通过油孔。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吸油管插入所述吸油内腔并紧密套接在所述主轴部的下端,所述吸油管的上端面在靠近所述油孔的一侧设有沿吸油内腔的内壁向上延伸的连接片,连接片上在油孔的内侧开设避让槽,所述安装座设在所述连接片的顶端,连接片和吸油内腔的内壁间留有间隔,所述滤油部件位于间隔内,所述双金属片呈涡旋形的带状,双金属片的内端与安装座固定连接,双金属片的外端与所述滤油部件连接。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滤油部件包括滤网。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曲轴在吸油内腔的内壁开设凹槽,并通过所述凹槽在吸油管插入所述吸油内腔后于连接片和吸油内腔的内壁间形成所述间隔。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滤油部件具有可与凹槽紧密贴合的仿形面,滤油部件在双金属片的驱动下可沿凹槽伸至所述油孔的内侧并遮挡所述油孔。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吸油管、连接片和安装座为一体成型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滤油部件设置在曲轴的油孔处。滤油部件安装在一个双金属片上,该双金属片受温度控制。冷态时,双金属片收缩,提起滤油部件。该双金属片受热时伸长,放下滤油部件,从而将通过油孔的润滑油完成过滤,避免杂质输送到运动件的摩擦副之间,保证压缩机性能及寿命。压缩机开机初始阶段,温度低,属于冷态。滤油部件被提起,润滑油可以自由通过出油孔;而压缩机正常运转后,机芯温度快速升高,属于热态。滤油部件被放下,遮蔽曲轴上的油孔,起到过滤杂质的作用。压缩机开机运行阶段,不妨碍润滑油的流动,确保运动件快速获得润滑,保护压缩机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压缩机起始阶段(冷态),不过滤冷冻机油(润滑油),不产生流动阻力;2、压缩机正常工作阶段(热态),过滤冷冻机油(润滑油);3、双金属片控制滤油部件的动作;4、双金属片由压缩机内部温度控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曲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吸油管和曲轴分解状态示意图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曲轴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吸油管、双金属片和滤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其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各元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是以图4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1、冷态时,压缩机未工作,冷冻润滑油处于静态,杂质、特别是金属杂质都沉淀在底部。2、压缩机开机运行的初始阶段,运动零件处于“干燥”状态,非常需要获得冷冻润滑油的润滑。3、吸油管的泵油刚刚开始,上油比较慢,不应该有任何阻碍。4、但压缩机正常运转之后,吸油管搅动底部的冷冻机油,会把杂质搅起来,可能被吸入,并输送到运动副,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自适应滤油系统,包括曲轴1和吸油管2,所述曲轴1包括曲轴部11、平衡部12和主轴部13,所述曲轴1在主轴部13的外壁设有螺旋形的油槽14,在主轴部13的下端设有吸油内腔15,所述主轴部13在油槽14的下端开设连通所述油槽14和吸油内腔15的油孔16,所述吸油管2具有直通内腔,吸油管2设在主轴部13的下端,吸油管2的直通内腔与曲轴1的吸油内腔15连通,所述吸油管2上在吸油内腔15的内部设有安装座21,吸油内腔15中在油孔16的内侧设有滤油部件3,所述安装座21上设有双金属片4,所述双金属片4在受热时可驱动滤油部件3遮挡所述油孔16以过滤经过油孔16的润滑油;双金属片4在冷却时可驱动滤油部件3避开所述油孔16以使润滑油自由通过油孔16。其中,所述吸油管2插入所述吸油内腔15并紧密套接在所述主轴部13的下端,所述吸油管2的上端面在靠近所述油孔16的一侧设有沿吸油内腔15的内壁向上延伸的连接片22,连接片22上在油孔16的内侧开设避让槽23,所述安装座21设在所述连接片22的顶端,所述吸油管2、连接片22和安装座21为一体成型件。连接片22和吸油内腔15的内壁间留有间隔,所述滤油部件3位于间隔内,所述滤油部件3优选为滤网。所述双金属片4呈涡旋形的带状,双金属片4的内端与安装座21固定连接,双金属片4的外端与所述滤油部件3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曲轴1在吸油内腔15的内壁开设凹槽17,并通过所述凹槽17在吸油管2插入所述吸油内腔15后于连接片22和吸油内腔15的内壁间形成所述间隔。所述滤油部件3具有可与凹槽17紧密贴合的仿形面,滤油部件3在双金属片4的驱动下可沿凹槽17伸至所述油孔16的内侧并遮挡所述油孔16。本方案的原理和目的:1、双金属片4随温度伸缩。冷态时是收缩状态,受热时伸长。2、冷态时缩起,曲轴1上的油孔16为自由状态,冷冻润滑油油可以自由通过,无阻碍,满足润滑油的润滑供油要求。3、压缩机正常工作后,机芯温度显著升高,双金属片4伸长,驱动滤油部件3遮住曲轴1上的油孔16,起到过滤杂质的作用,避免杂质输送到运动件的摩擦副之间,保证压缩机性能及寿命。当然,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压缩机自适应滤油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自适应滤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曲轴和吸油管,所述曲轴包括曲轴部、平衡部和主轴部,所述曲轴在主轴部的外壁设有螺旋形的油槽,在主轴部的下端设有吸油内腔,所述主轴部在油槽的下端开设连通所述油槽和吸油内腔的油孔,所述吸油管具有直通内腔,吸油管设在主轴部的下端,吸油管的直通内腔与曲轴的吸油内腔连通,所述吸油管上在吸油内腔的内部设有安装座,吸油内腔中在油孔的内侧设有滤油部件,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双金属片,所述双金属片在受热时可驱动滤油部件遮挡所述油孔以过滤经过油孔的润滑油;双金属片在冷却时可驱动滤油部件避开所述油孔以使润滑油自由通过油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自适应滤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曲轴和吸油管,所述曲轴包括曲轴部、平衡部和主轴部,所述曲轴在主轴部的外壁设有螺旋形的油槽,在主轴部的下端设有吸油内腔,所述主轴部在油槽的下端开设连通所述油槽和吸油内腔的油孔,所述吸油管具有直通内腔,吸油管设在主轴部的下端,吸油管的直通内腔与曲轴的吸油内腔连通,所述吸油管上在吸油内腔的内部设有安装座,吸油内腔中在油孔的内侧设有滤油部件,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双金属片,所述双金属片在受热时可驱动滤油部件遮挡所述油孔以过滤经过油孔的润滑油;双金属片在冷却时可驱动滤油部件避开所述油孔以使润滑油自由通过油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自适应滤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管插入所述吸油内腔并紧密套接在所述主轴部的下端,所述吸油管的上端面在靠近所述油孔的一侧设有沿吸油内腔的内壁向上延伸的连接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谢勇陈忠华王慧莲陈会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万宝集团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