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挡拨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82118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7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变速器的换挡拨叉,该换挡拨叉用于借助第一叉腿部段(6)及第二叉腿部段(7)与换挡叉杆(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金属丝(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主题部分所述的换挡拨叉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已公开并常见多种不同的换挡拨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挡拨叉,其在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实现较长的使用寿命ο本专利技术通过权利要求的特征部分达成该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挡拨叉用于在车辆变速器中切换档位。在此,换挡拨叉设置成连接至换挡叉杆。换挡叉杆进而用作将使用者的换挡动作传递至换挡拨叉上。为方便起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挡拨叉分成第一叉腿部段和第二叉腿部段。换挡拨叉本身通常一体成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挡拨叉包括金属丝。金属丝本身是连杆元件,其基于直径而具有较高或较低的强刚度。“包括”在此表示金属丝接合至换挡拨叉。但还可考虑,金属丝以其他方式与换挡拨叉相连接。除焊接形式的接合之外,其他可能的连接方式也在考虑之列。举例而言,金属丝可通过粘合而连接至换挡拨叉。金属丝在此优选由金属材料构成。但还可考虑采用塑料或者由金属及塑料制成的混合材料。金属丝用作对换挡叉杆的支撑和稳固。在另一实施例中,金属丝还可包括压印。压印可就此满足不同的要求。压印使得塑料压板(Kunststoffpatten)的喷射更加容易。在金属丝的一定区域内进行冲压的用处在于,满足对部件刚度的特定要求。通过金属丝的压花加工还可加强与平板状拨叉的接合。在另一实施例中,以某种方式配置金属丝,使其并非从第一叉腿部段延伸至第二叉腿部段,而仅有从两个叉腿部段中的一个叉腿部段到换挡叉杆的延伸。在该实施方案中,金属丝在一端连接至两个叉腿部段中的一个叉腿部段,其另一端连接至换挡叉杆或者换挡叉杆的凹口。因此,同样能够仅在一侧实施将金属丝支撑在换挡拨叉上,换言之,金属丝位于换挡拨叉与换挡叉杆之间并且其仅在一侧。此外,以某种方式配置金属丝,使得金属丝从第一叉腿部段延伸至第二叉腿部段。这特别表示,金属丝在一端经由第一连接部分附装至第一叉腿部段且在另一端经由第二连接部分附装至第二叉腿部段。对此,在一实施例中,金属丝自第一叉腿部段伸出、形成基本上呈弓形的曲线走向并且再倾侧至第二叉腿部段。在此,金属丝包括耦合部分。对此,金属丝在其基本上呈弓形的曲线走向中逐段呈直线伸展。在此以某种方式配置这种呈直线伸展的耦合部分,以使其布置成基本上平行于换挡拨叉。耦合部分在此用于连接至换挡叉杆的凹口。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还要求保护换挡叉杆。换挡叉杆设置用于车辆的变速机构。换挡叉杆用于连接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挡拨叉。换挡拨叉在此包括凹口,该凹口用于以连接方式容置金属丝的耦合部分。在此,耦合部分例如可以卡合的方式装入凹口内。但还可考虑,在耦合部分旁的金属丝可连接至凹口内。但还可考虑,在耦合部分中的金属丝可连接至换挡叉杆。在此能够通过接合技术实现连接,诸如焊接、粘合或诸如此类接合技术。采用金属丝的优势在于,能够以特别简单的方式制备换挡拨叉并且其重量极轻。将会省除用于稳固换挡拨叉的对应制作步骤,而换挡拨叉仍在换挡叉杆上保持稳定。此外,这种特别轻型的换挡拨叉的优势还在于,这种换挡拨叉所用的车辆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挡拨叉的极其轻巧的配置而耗能较少,或者因换挡拨叉所致的对应减重可以有利方式用在别处。因此,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挡拨叉的车辆还能够以更环保的方式运行。此外,还能够利用金属丝或连杆结构来提供换挡拨叉,这种换挡拨叉与由金属板材料制成的换挡拨叉相比尤其轻巧。连杆结构可由多次弯曲的连杆元件构成。该连杆元件可单独成型或由多部分组成。然而,所用的连杆元件本身则普遍仅具必要的刚度。此处的关键在于,连杆元件具有必需的抗弯强度并满足安全标准。通过连杆元件相互之间的有利配置及设置,以便构成大致呈蜂窝状的通孔,却达成用于移置换档套筒所需的刚度。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金属丝或连杆结构由单段金属丝构成。也就是说,换挡拨叉仅由一段金属丝构成,这段金属丝根据换挡拨叉的形状进行弯绕,以使换挡拨叉基本上围拢成半圆。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金属丝或连杆结构由多段金属丝构成,这些金属丝段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截面。然而,连杆元件或金属丝段的截面也可包括方形、六角型或者任何其他多边形或环状的截面形状。此处的关键在于,截面为金属丝或连杆元件提供用于执行换挡拨叉的切换滑动的相应抗弯强度,特别是在叉腿部段中。有利地,换挡拨叉紧固连接至换挡叉杆。该连接优选经由焊接处构成。但还可设置成,将换挡拨叉安插于换挡杆中的凹口内并且经由任一适当的连接技术使二者以足够的刚性彼此相连,例如焊接、粘合以及其他不可分的连接方式和/或其他可分的连接方式,例如螺纹连接。【附图说明】通过以下优选实施方案的描述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特征和细节加以阐述。图1表示连接至换挡拨叉轴的换挡叉杆的俯视图;图2表示图1的局部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挡拨叉1优选通过焊接固定安装至换挡叉杆3。然而,还可经由粘合或其他不可分及可分的连接形成换挡拨叉1与换挡叉杆3之间的连接。另外,在图1中可以看出,换挡拨叉1分成第一叉腿部段6和第二叉腿部段7。金属丝2自第一叉腿部段6伸出、穿过换挡叉杆3的凹口 11并且再向倾向于第二叉腿部段。在各端侧,金属丝2分别经由第一连接部分9及第二连接部分10连接至换挡拨叉1。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诸如焊接等接合技术形成连接。换挡拨叉在该实施例中分别在端侧具有橡胶缓冲垫5。此外,换挡叉杆同样具有橡胶缓冲垫4。附图标iP,列表1换挡拨叉2金属丝3换挡叉杆4橡胶缓冲垫5橡胶缓冲垫6第一叉腿部段7第二叉腿部段8親合部分9连接部分10连接部分11 凹口【主权项】1.用于车辆变速器的换挡拨叉,该换挡拨叉用于借助第一叉腿部段(6)及第二叉腿部段(7)与换挡叉杆(3)相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挡拨叉包括金属丝(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拨叉,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2)从所述第一叉腿部段(6)延伸至所述第二叉腿部段(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拨叉,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2)在一端经由第一连接部分(9)附装至所述第一叉腿部段(6)。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换挡拨叉,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2)在另一端经由第二连接部分(10)附装至所述第二叉腿部段(7)。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换挡拨叉,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2)包括耦合部分(8),该耦合部分(8)适用于连接至所述换挡叉杆(3)的凹口(11)。6.用于车辆变速机构的换挡叉杆,该换挡叉杆用于与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换挡拨叉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叉杆包括凹口(11),该凹口(11)用于以连接方式容置所述金属丝(2)的所述耦合部分(8)。【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变速器的换挡拨叉,该换挡拨叉用于借助第一叉腿部段(6)及第二叉腿部段(7)与换挡叉杆(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金属丝(2)。【IPC分类】F16H63/32【公开号】CN105339711【申请号】CN201480036771【专利技术人】贝尔恩德·舒尔茨 【申请人】科奇科技传送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申请日】2014年7月23日【公告号】DE102013107890A1, EP3025076A1, WO2015010784A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车辆变速器的换挡拨叉,该换挡拨叉用于借助第一叉腿部段(6)及第二叉腿部段(7)与换挡叉杆(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拨叉包括金属丝(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贝尔恩德·舒尔茨
申请(专利权)人:科奇科技传送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