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并联冷凝机组,包括多组呈并联结构的冷凝机本体以及冷凝器组件;所述冷凝器组件由多个列管式冷凝器首尾串联而成,每个列管式冷凝器均包括筒体、冷凝管、端板;所述冷凝机本体包括压缩机、膨胀阀以及蒸发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组件中对应的冷媒进口相连通,所述膨胀阀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组件中对应的冷媒出口相连通,所述膨胀阀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进口相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节约成本、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凝装置
,尤其涉及并联冷凝机组。
技术介绍
并联冷凝机组由多个冷凝系统进行并联,能提高制冷效果。传统的并联冷凝机组中的各个冷凝系统均独立工作,不同的压缩机与不同的冷凝器相连,每个冷凝器均要设置进水管以及出水管,一个冷凝系统对应一个水路。因此,这种结构的并联冷凝机组结构较为复杂、造价成本较高,多水路的设置需要占据大量的厂地,系统显得臃肿,不易于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占地面积小、节约成本、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并联冷凝机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联冷凝机组,包括多组呈并联结构的冷凝机本体以及冷凝器组件;所述冷凝器组件由多个列管式冷凝器首尾串联而成,每个列管式冷凝器均包括筒体、冷凝管、端板;所述筒体轴线方向的两端开口,所述筒体的两个开口端分别固定有端板,所述端板上开设有多个管孔;所述筒体内部空腔中设置有多根沿着所述筒体轴线方向设置的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两个开口端分别固定在相应端板的管孔中;所述筒体的外壳上开设有冷媒进口、冷媒出口,所述冷媒进口、冷媒出口与所述内部空腔相连通;所述两个开口端分别为进水口端、出水口端,前一个列管式冷凝器的出水口端与后一个列管式冷凝器的进水口端通过法兰相连通;位于起始位置的列管式冷凝器的进水口端处设置有第一管箱,所述第一管箱的开口端通过第一法兰与位于起始位置的列管式冷凝器的进水口端相连通;位于终止位置的列管式冷凝器的出水口端处设置有第二管箱,所述第二管箱的开口端通过第二法兰与位于终止位置的列管式冷凝器的出水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一管箱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一管箱的内部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二管箱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第二管箱的内部空腔相连通;所述冷凝机本体包括压缩机、膨胀阀以及蒸发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组件中对应的冷媒进口相连通,所述膨胀阀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组件中对应的冷媒出口相连通,所述膨胀阀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进口相连通,所述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冷凝机本体的数量为三组,包括第一冷凝机本体、第二冷凝机本体以及第三冷凝机本体;所述冷凝器组件包括第一列管式冷凝器、第二列管式冷凝器以及第三列管式冷凝器;所述第一列管式冷凝器的进水口端通过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一管箱相连通,所述第一列管式冷凝器的出水口端通过第三法兰与所述第二列管式冷凝器的进水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列管式冷凝器的出水口端通过第四法兰与所述第三列管式冷凝器的进水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三列管式冷凝器的出水口端通过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第二管箱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凝机本体的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列管式冷凝器的冷媒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凝机本体的膨胀阀的进口与所述第一列管式冷凝器的冷媒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凝机本体的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列管式冷凝器的冷媒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凝机本体的膨胀阀的进口与所述第二列管式冷凝器的冷媒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三冷凝机本体的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三列管式冷凝器的冷媒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三冷凝机本体的膨胀阀的进口与所述第三列管式冷凝器的冷媒出口相连通。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栗,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栗。通过将多个列管式冷凝器首尾串联,在位于起始位置的列管式冷凝器设置第一管箱,并在第一管箱上设置进水管,在位于终止位置的列管式冷凝器设置第二管箱,并在第二管箱上设置出水管,而位于中间位置的列管式冷凝器不设置水管。低温水从进水管流入,分别流过至每个列管式冷凝器中的若干个冷凝管并从出水管流出;而从压缩机排出的冷媒气体从对应的冷媒进口流入至对应的筒体的内部空腔中与冷凝管中的低温水气体进行热交换,散热后,液化,从冷媒出口流出至对应的膨胀阀中,再通过对应的蒸发器流回压缩机,循环使用;而吸热后的低温水从出水管排出。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将多个列管式冷凝器首尾串联,仅在位于起始位置的列管式冷凝器设置进水管、仅在位置终止位置的列管式冷凝器设置出水管,形成一条水路,即可将低温水从进水管进入依次流过各个冷凝管,再从出水管流出,完成热交换,实现结构简单、节约成本、便于操作、占地面积小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并联冷凝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并联冷凝机组,包括三组呈并联结构的冷凝机本体以及冷凝器组件;三组冷凝机本体包括第一冷凝机本体、第二冷凝机本体以及第三冷凝机本体;所述冷凝器组件包括第一列管式冷凝器、第二列管式冷凝器以及第三列管式冷凝器;每一组冷凝机本体均包括压缩机1、膨胀阀2以及蒸发器3,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组件中对应的冷媒进口 9相连通,所述膨胀阀2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组件中对应的冷媒出口 10相连通,所述膨胀阀2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3的进口相连通,所述述蒸发器3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的进口相连通。每个列管式冷凝器均包括筒体5、冷凝管6、端板7 ;所述筒体5轴线方向的两端开口,所述筒体5的两个开口端分别固定有端板7,所述端板7上开设有多个管孔(图中未画出);所述筒体5内部空腔中设置有多根沿着所述筒体5轴线方向设置的冷凝管6,所述冷凝管6的两个开口端分别固定在相应端板7的管孔中;所述筒体5的外壳上开设有冷媒进口 9、冷媒出口 10,所述冷媒进口 9、冷媒出口 10与所述内部空腔相连通;所述两个开口端分别为进水口端、出水口端。所述第一列管式冷凝器的进水口端通过所述第一法兰13与第一管箱14相连通,所述第一列管式冷凝器的出水口端通过第三法兰15与所述第二列管式冷凝器的进水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列管式冷凝器的出水口端通过第四法兰16与所述第三列管式冷凝器的进水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三列管式冷凝器的出水口端通过所述第二法兰17与第二管箱18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凝机本体的压缩机1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列管式冷凝器的冷媒进口 9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凝机本体的膨胀阀2的进口与所述第一列管式冷凝器的冷媒出口 10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凝机本体的压缩机1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列管式冷凝器的冷媒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凝机本体的膨胀阀2的进口与所述第二列管式冷凝器的冷媒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三冷凝机本体的压缩机1的出口与所述第三列管式冷凝器的冷媒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三冷凝机本体的膨胀阀2的进口与所述第三列管式冷凝器的冷媒出口相连通。第一管箱14上设置有进水管19,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栗20,第二管箱18上设置出水管21,出水管21上设置有出水栗2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创造,凡在本技术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并联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呈并联结构的冷凝机本体以及冷凝器组件;所述冷凝器组件由多个列管式冷凝器首尾串联而成,每个列管式冷凝器均包括筒体、冷凝管、端板;所述筒体轴线方向的两端开口,所述筒体的两个开口端分别固定有端板,所述端板上开设有多个管孔;所述筒体内部空腔中设置有多根沿着所述筒体轴线方向设置的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两个开口端分别固定在相应端板的管孔中;所述筒体的外壳上开设有冷媒进口、冷媒出口,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并联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呈并联结构的冷凝机本体以及冷凝器组件;所述冷凝器组件由多个列管式冷凝器首尾串联而成,每个列管式冷凝器均包括筒体、冷凝管、端板;所述筒体轴线方向的两端开口,所述筒体的两个开口端分别固定有端板,所述端板上开设有多个管孔;所述筒体内部空腔中设置有多根沿着所述筒体轴线方向设置的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两个开口端分别固定在相应端板的管孔中;所述筒体的外壳上开设有冷媒进口、冷媒出口,所述冷媒进口、冷媒出口与所述内部空腔相连通;所述两个开口端分别为进水口端、出水口端,前一个列管式冷凝器的出水口端与后一个列管式冷凝器的进水口端通过法兰相连通;位于起始位置的列管式冷凝器的进水口端处设置有第一管箱,所述第一管箱的开口端通过第一法兰与位于起始位置的列管式冷凝器的进水口端相连通;位于终止位置的列管式冷凝器的出水口端处设置有第二管箱,所述第二管箱的开口端通过第二法兰与位于终止位置的列管式冷凝器的出水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一管箱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一管箱的内部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二管箱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第二管箱的内部空腔相连通;所述冷凝机本体包括压缩机、膨胀阀以及蒸发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组件中对应的冷媒进口相连通,所述膨胀阀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组件中对应的冷媒出口相连通,所述膨胀阀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进口相连通,所述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林,
申请(专利权)人:泗县峻林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