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春福专利>正文

液压式皮带自动纠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7806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皮带输送机的纠正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式皮带自动纠正装置,包括调心托辊、可伸缩油缸、液控三位五通阀、皮带跑偏检测盘、支架、集成梁、检测驱动装置,所述液控三位五通阀通过内孔螺丝紧固在可伸缩油缸尾部的侧面,可伸缩油缸尾部与集成梁铰接,可伸缩油缸的伸缩杆与调心托辊铰接,检测驱动装置固定在集成梁上并通过橡胶油管与可伸缩油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动力源、系统稳定可靠、设备构件紧凑、安装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皮带输送机的纠正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液压 式皮带自动纠正装置。
技术介绍
市场上销售的皮带输送机的皮带存在一定的跑偏现象,这是由 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如皮带接头交接不正、机架不正、滚筒粘料、 托辊运转不灵活等。针对上述的皮带跑偏情况,目前主要是通过调心 托辊来回摆动治理皮带跑偏,而调心托辊的摆动是通过人工来实现 的。这就迫使皮带岗位工劳动强度加大。也有在普通调心托辊的基础 上加液压系统的自动调心托辊,自动化效果有一定提高,但油路复杂, 设备构件不紧凑,安装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动力源、设备构件紧凑、系统 稳定可靠、安装使用方便的液压式皮带自动纠正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有如下技术方案 本技术的一种液压式皮带自动纠正装置,包括调心托辊、可 伸縮油缸、液控三位五通阀、皮带跑偏检测盘、支架、集成梁、检测 驱动装置,所述液控三位五通阀通过内孔螺丝紧固在可伸縮油缸尾部 的侧面,可伸縮油缸尾部与集成梁铰接,可伸縮油缸的伸縮杆与调心 托辊铰接,检测驱动装置固定在集成梁上并通过橡胶油管与可伸縮油 缸连接。其中,所述检测驱动装置包括皮带跑偏检测盘、驱动油泵、高位 油箱,其中,皮带跑偏检测盘与驱动油泵连接,驱动油泵与高位油箱 连接,高位油箱、驱动油泵通过橡胶油管与液控三位五通阀连接。其中,所述皮带跑偏检测盘、驱动油泵、高位油箱组合成一体。 其中,所述可伸縮油缸与液控三位五通阀组合成一体。 其中,所述可伸縮油缸的伸縮杆与调心托辊支架连接之处位于调 心托辊支架的一侧。其中,所述集成梁采用槽钢加工制成。其中,所述检测驱动装置、可伸縮油缸、液控三位五通阀与集成 梁组装在一起,集成式安装连接。其中,所述液控三位五通阀包括安全阀、阀芯、复位弹簧、阀体, 其中,阀芯位于阀体中间,复位弹簧位于阀芯两侧,安全阀位于阀芯 上方。由于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 由于本技术采用皮带跑偏带动检测驱动装置工作实现纠正 皮带的目的,因此,无需人工、无需任何动力源,既节约了能源又减 轻了人的劳动强度。2、 本技术主要由金属构件组成,且体积小,集成式安装,能 适用于高温、多尘、潮湿等各种恶劣环境。3、 皮带跑偏检测盘、油泵、油箱组装到一起,皮带跑偏检测盘、 油泵、油箱三者形成一体化,可有效解决吸油困难问题,縮短系统响 应时间。4、 可伸縮油缸配有三位五通阀来控制油路的开通与关闭。5、 检测驱动装置连接的支架可根据皮带高度及水平方向,上下左 右调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总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三位五通阀示意图。图中1,皮带;2,调心托辊;3,高位油箱;4,调心托辊底部 槽钢;5,皮带跑偏检测盘;6,驱动油泵;7,支架;8,可伸縮油缸;9,液控三位五通阀;10,伸縮杆;11,集成梁;12、橡胶油管;13, 油泵进油口A; 14,油泵进油口B; 15,油缸接入口A; 16,油缸接 入口B; 17,安全阀A; 18,安全阀B; 19,油腔A; 20,油腔B; 21, 油腔C; 22,油腔D; 23,复位弹簧;24,回油口; 25,阀体;26, 阀芯;27,皮带机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 护范围。见图1,本技术的一种液压式皮带自动纠正装置由调心托辊2、调心托辊底部的槽钢4、高位油箱3、可伸縮油缸8、液控三位五 通阀9、皮带跑偏检测盘5、驱动油泵6、驱动油泵支架7、集成梁ll组成,其中本技术集成式安装皮带跑偏检测盘5与驱动油泵6连接, 驱动油泵6与高位油箱3连接,高位油箱3、驱动油泵6通过橡胶油 管12与液控三位五通阀9连接,构成循环油路。左右由皮带跑偏检 测盘5、驱动油泵6、高位油箱3、驱动油泵支架7组成的检测驱动 装置卡在集成梁11两侧,液控三位五通阀9紧固在可伸縮油缸8侧 面,形成组合体,可伸縮油缸8尾部与集成梁11连接,油缸伸缩杆 10与调心托辊2连接。本技术工作过程如果皮带输送机的皮带1向一侧发生跑偏 时,皮带1边缘会与皮带跑偏检测盘5接触并随之带动皮带跑偏检测 盘5转动,皮带跑偏检测盘5带动驱动油泵6工作,从高位油箱3吸 入液压油,转之,将油经过液控三位五通阀9流入可伸縮油缸8有杆 油腔内,伸縮杆10向后拉动调心托辊2偏转,偏转后的调心托辊2 对皮带1产生横向复位力(纠偏力),皮带1复位后并与皮带跑偏检 测盘5分离,停止转动。在液控三位五通阀9作用下,可伸縮油缸8 停在某一位置,此位置下,皮带1受到在跑偏力与调心托辊2对皮带1在纠偏力平衡。如果外部因素导致此平衡打破,本技术就进行 下一个纠偏周期。当皮带输送机的皮带1向另一侧发生跑偏时,皮带1边缘会与另一侧皮带跑偏检测盘5接触并随之带动皮带跑偏检测盘 5转动,皮带跑偏检测盘5带动驱动油泵6工作,从高位油箱3吸入 液压油,转之,将油经过液控三位五通阀9流入可伸縮油缸8无杆油 腔内,伸縮杆10向前推动调心托辊2偏转。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液控三位五通阀9由阀芯26、阀体 25、两个安全阀17、 18、两个复位弹簧23组成,阀芯26位于阀25 体中间,两个复位弹簧23位于阀芯26两侧,两个安全阀17、 18位 于阀芯26上方。液控三位五通阀9工作原理当一个驱动油泵6工 作时,将液压油通过油泵进油口 A13打入油腔B20,液压油通过油腔 B20与油腔A19的连接通道进入油腔A19,推动阀芯26向右运动,此时, 油泵进油口 A13与油缸接入口 A15联通,液压油进入油缸无杆腔内, 推动活塞杆向前运动,油缸有杆腔内的液压油受到压力后,通过油缸 接入口B16经回油口流向高位油箱3,当该驱动油泵6停止工作,受 右侧复位弹簧23作用,阀芯26回到中位,封闭油缸内的有杆油腔和 无杆油腔,使活塞杆锁定,如该驱动油泵6持续工作,导致油缸无杆 腔内充满液压油,超过额定压力,迫使安全阀A17开启,这样,液压 油从油泵进油口 A13与回油口 24之间的连接通道流向高位油箱3。 当另一个驱动油泵6工作时,将液压油打入油腔C21,液压油通过油 腔C21与油腔D22的连接通道进入油腔D22,推动阀芯26向左运动, 此时,油泵进油口B14与油缸接入口B16联通,液压油流入油缸有杆 腔内,推动活塞杆向后运动,油缸无杆油腔内的液压油受到压力后, 通过油缸连接口 A15经回油口流向高位油箱3,当这个驱动油泵6停 止工作,受左侧复位弹簧23作用,阀芯26回到中位,封闭油缸内的 有杆油腔和无杆油腔,使活塞杆锁定,如这个驱动油泵6持续工作, 导致油缸无杆腔内充满液压油,超过额定压力,迫使安全阀B18开启,这样,液压油从油泵进油口 B14与回油口 24之间的连接通道回到高 位油箱3。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 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 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 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式皮带自动纠正装置,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式皮带自动纠正装置,包括调心托辊,其特征在于:设有可伸缩油缸、液控三位五通阀、皮带跑偏检测盘、支架、集成梁、检测驱动装置,所述液控三位五通阀通过内孔螺丝紧固在可伸缩油缸尾部的侧面,可伸缩油缸尾部与集成梁铰接,可伸缩油缸的伸缩杆与调心托辊铰接,检测驱动装置固定在集成梁上并通过橡胶油管与可伸缩油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福
申请(专利权)人:李春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