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安全性多功能头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7451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7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安全性多功能头盔,包括帽壳和面罩,面罩设置在帽壳的正前方,帽壳上表面设置有发光元件,帽壳的底面与容置单元连接,容置单元包括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装置由雨衣,面罩的外表面至上而下设置有雨刷,面刷上端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包括供电元件,供电元件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分别控制雨刷和发光元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功能较多的头盔,自带雨刷、雨衣以及起警示作用的发光元件,可以方便驾驶员携带雨衣,同时在下雨天骑车时,驾驶员可以快速方便的穿上雨衣,还可以通过雨刷清洁面罩上的水渍,提高驾驶员的视觉,提高驾驶安全性,另外发光元件可以使得驾驶员更加容易被别人注意到,从而提高了驾驶员驾车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头盔。
技术介绍
摩托车是现实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但是因为其结构简单,相对汽车而言,其安全性也就较低且没有遮雨装置。因而一般使用者在驾驶摩托车时都会带头盔以保护自己的头部且同时遮风挡雨,但是下雨天时骑摩托车还是极为不便,因为雨水落在安全帽上会遮挡驾驶员的视线,同时若驾驶员没有带雨具,那么驾驶员就要淋雨驾车,这样将会加大使用者在下雨天骑摩托车的危险性,同时驾驶员容易生病。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研发一种能够提高驾驶员视线的头盔。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驾驶员视线的头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安全性多功能头盔,包括帽壳和面罩,所述面罩设置在帽壳的正前方,所述面罩的外表面至上而下设置有雨刷,所述面刷上端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供电元件。所述供电元件上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与雨刷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与发光元件连接,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帽壳的顶部,所述帽壳边缘设置有第一粘合面,所述帽壳的底面设置有第一结合体,所述第一结合体与容置单元上表面的第一固定件结入口 ο所述容置单元包括容置空间,所述容置单元的外表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包括一闭合件,所述容置空间内装置有雨衣,所述雨衣设置有雨帽,所述雨帽上设置有第二粘合面,所述第二粘合面与所述第一粘合面相互配合。为了便于将雨衣装入容置空间中,所述开口和闭合件设置于容置单元的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开口的长度比容置单元外表面的长度短3-4cm。为了防止雨帽被风吹落,头盔被打湿,所述帽壳上设置的第一粘合面不少于3个,所述第二粘合面个数与第一粘合面个数相同。为了使发光元件大小适当,便于安装在帽壳上,同时发出的警示引人注意,所述发光元件由长3cm,宽1cm的发光灯管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功能较多的头盔,自带雨刷、雨衣以及起警示作用的发光元件,可以方便驾驶员携带雨衣,同时在下雨天骑车时,驾驶员可以快速方便的穿上雨衣,还可以通过雨刷清洁面罩上的水渍,提高驾驶员的视觉,提高驾驶安全性,另外发光元件可以使得驾驶员更加容易被别人注意到,从而提高了驾驶员驾车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容置单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雨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高安全性多功能头盔,包括帽壳1和面罩2,面罩2设置在帽壳1的正前方,面罩2的外表面至上而下设置有雨刷3,面刷3上端与控制装置4连接,控制装置4包括供电元件5,供电元件5上包括第一开关51和第二开关52,第一开关51与雨刷3连接,第二开关52与发光元件6连接,发光元件6设置于帽壳1的顶部。帽壳1边缘设置有第一粘合面11,帽壳1的底面设置有第一结合体12,第一结合体12与容置单元7上表面的第一固定件71结合,容置单元7包括容置空间72,容置单元7的外表面设置有开口 73,开口 73包括一闭合件74,容置空间72内装置有雨衣8,雨衣8设置有雨帽81,雨帽81上设置有第二粘合面83,第二粘合面83与第一粘合面11相互配合。第一结合体12与第一固定件71通过纽扣连接固定,使得容置单元7与帽壳1稳固连接,防止容置单元7从帽壳1上掉落。开口 73和闭合件74设置于容置单元7的外表面中间位置,开口 73的长度比容置单元7外表面的长度短3-4cm,便于将雨衣装入容置空间中。帽壳1上设置的第一粘合面11不少于3个,第二粘合面83个数与第一粘合面11个数相同,防止雨帽被风吹落,头盔被打湿。发光元件6由长3cm,宽1cm的发光灯管构成,使发光元件大小适当,便于安装在帽壳上且能发出的警示引人注意。驾驶员戴头盔时,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将容置单元7安装在帽壳1上,也可自由决定是否将雨衣放置在容置空间72内,因而对于驾驶员来讲戴上雨具就特别方便。如驾驶员在外驾驶时遇到下雨,驾驶员可以快速将雨衣取出并戴上,另外驾驶员还可以打开第一开关51,启动雨刷在面罩2上来回运动,将面罩2上的水及时清理干净,提高驾驶员的视线清晰度,从而提高了驾驶摩托车的安全性.在夜晚骑车是,驾驶员可以通过第二开关52将发光元件6打开,从而对其他驾驶员起一个警示作用,提高了夜晚驾驶摩托车的安全性。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高安全性多功能头盔,包括帽壳(I)和面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2)设置在帽壳⑴的正前方;所述面罩⑵的外表面至上而下设置有雨刷⑶;所述面刷⑶上端与控制装置⑷连接;所述控制装置⑷包括供电元件(5); 所述供电元件(5)上包括第一开关(51)和第二开关(52);所述第一开关(51)与雨刷(3)连接;所述第二开关(52)与发光元件(6)连接;所述发光元件(6)设置于帽壳(I)的顶部; 所述帽壳(I)边缘设置有第一粘合面(11);所述帽壳(I)的底面设置有第一结合体(12);所述第一结合体(12)与容置单元(7)上表面的第一固定件(71)结合; 所述容置单元(7)包括容置空间(72);所述容置单元(7)的外表面设置有开口(73);所述开口(73)包括一闭合件(74);所述容置空间(72)内装置有雨衣(8);所述雨衣(8)设置有雨帽(81);所述雨帽(81)上设置有第二粘合面(83);所述第二粘合面(83)与所述第一粘合面(11)相互配合; 所述开口(73)和闭合件(74)设置于容置单元(7)的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开口(73)的长度比容置单元(7)外表面的长度短3-4cm ; 所述帽壳(I)上设置的第一粘合面(11)不少于3个;所述第二粘合面(83)个数与第一粘合面(11)个数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安全性多功能头蓝,其特征是:所述发光元件(6)由长3cm,宽Icm的发光灯管构成。【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安全性多功能头盔,包括帽壳和面罩,面罩设置在帽壳的正前方,帽壳上表面设置有发光元件,帽壳的底面与容置单元连接,容置单元包括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装置由雨衣,面罩的外表面至上而下设置有雨刷,面刷上端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包括供电元件,供电元件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分别控制雨刷和发光元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功能较多的头盔,自带雨刷、雨衣以及起警示作用的发光元件,可以方便驾驶员携带雨衣,同时在下雨天骑车时,驾驶员可以快速方便的穿上雨衣,还可以通过雨刷清洁面罩上的水渍,提高驾驶员的视觉,提高驾驶安全性,另外发光元件可以使得驾驶员更加容易被别人注意到,从而提高了驾驶员驾车的安全性。【IPC分类】A42B3/04, A42B3/26【公开号】CN105326139【申请号】CN201510816539【专利技术人】陈希恩, 叶象东, 朱德望 【申请人】重庆市綦江区苍南摩配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申请日】2015年11月2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安全性多功能头盔,包括帽壳(1)和面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2)设置在帽壳(1)的正前方;所述面罩(2)的外表面至上而下设置有雨刷(3);所述面刷(3)上端与控制装置(4)连接;所述控制装置(4)包括供电元件(5);所述供电元件(5)上包括第一开关(51)和第二开关(52);所述第一开关(51)与雨刷(3)连接;所述第二开关(52)与发光元件(6)连接;所述发光元件(6)设置于帽壳(1)的顶部;所述帽壳(1)边缘设置有第一粘合面(11);所述帽壳(1)的底面设置有第一结合体(12);所述第一结合体(12)与容置单元(7)上表面的第一固定件(71)结合;所述容置单元(7)包括容置空间(72);所述容置单元(7)的外表面设置有开口(73);所述开口(73)包括一闭合件(74);所述容置空间(72)内装置有雨衣(8);所述雨衣(8)设置有雨帽(81);所述雨帽(81)上设置有第二粘合面(83);所述第二粘合面(83)与所述第一粘合面(11)相互配合;所述开口(73)和闭合件(74)设置于容置单元(7)的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开口(73)的长度比容置单元(7)外表面的长度短3‑4cm;所述帽壳(1)上设置的第一粘合面(11)不少于3个;所述第二粘合面(83)个数与第一粘合面(11)个数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希恩叶象东朱德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綦江区苍南摩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