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料仓设备,在仓体的外壁安装梯子,仓体中部有检修门,仓体上部有视窗和高、低料位控制器接口,仓体上端有仓顶,仓顶上有卸压窗、检视口和进料口,仓体下端有双开门,仓体内壁上端安装楔形块,仓体内固定连接仓底和支架,仓底与输出轴壳体连接,输出轴壳体内输出轴,与联轴器连接,联轴器与转筒连接,转筒外壁连接弹簧臂,弹簧臂自由端通过钢丝绳与转筒连接,输出轴壳体下端与大齿轮连接,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小齿轮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与电机通过V带连接,减速机和电机固定在支架上,仓底上安装螺旋运输机,螺旋运输机上有出料口,螺旋运输机与螺旋运输机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于物料扒松及输出,制造成本低。(*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料储存及输送设备,特别涉及 人造板行业上刨花板生产线上用于湿刨花、干刨花、木片及砂光粉等 物料储存及输送的料仓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刨花板生产线上用于湿刨花、干刨花、木片 及砂光粉等物料储存的料仓设备,都是釆用国外产品,是减速机直接 与输出轴壳体连接,这样就需要减速机的速比非常大,也就造成料仓 设备成本高。而且存在储存在仓体内的物料不易松动,输出困难的缺 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储存在仓 体内的物料易于松动,输出容易,而且制造成本低的料仓设备。本实 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料仓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仓体1的外 壁上安装梯子2,在仓体1的中部有检修门3,在仓体1上部有视窗 6和高料位控制器接口 5和低料位控制器接口 4,在仓体1的上端有 仓顶7,所述的仓顶7上有卸压窗10和检视口8和进料口9,仓体l 的下端有双开门11,在仓体1内壁的上端安装若干楔形块12,在仓 体1内部固定连接仓底27和支架23,仓底27与输出轴壳体15固定 连接,输出轴壳体15内连接输出轴16,输出轴16与联轴器14连接, 联轴器14与转筒13固定连接,所述的转筒13外壁上用螺栓及连接 卡箍连接弹簧臂17,弹簧臂17的自由端通过钢丝绳28与转筒13外 壁连接,输出轴壳体15的下端与大齿轮18连接,大齿轮18与小齿 轮19啮合,小齿轮19与减速机21连接,减速机21与电机22之间 通过V带20连接,减速机21和电机22固定在支架23上,在仓底27上安装螺旋运输机24,螺旋运输机24上有出料口 25,螺旋运输 机24与螺旋运输机的电机26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沿仓体均匀安装不大于4台螺旋运输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电机带动减速机转动,减速机带动小 齿轮转动,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进而带动输出轴壳体内的输出轴转 动,输出轴与联轴器连接,带动联轴器转动,联轴器与转筒固定连接, 带动转筒转动,安装在转筒不同高度上的两条弹簧臂将料仓底部的物 料扒松,使其活动范围内形成一个松散层,同时弹簧臂将物料推向螺 旋运输机,螺旋运输机电机启动,带动螺旋运输机将物料通过出料口 排出。在高料位控制器接口和低料位控制器接口上安装高、低料位控制 器,分别控制料仓的进出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输出轴壳体与减速机之间安装了大齿轮和小齿轮,减速机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 大齿轮的转动间接带动转筒转动,这样为了满足转筒的转速,使用小速比的减速机也能达到要求,大大减小了成本;由于在转筒上安装了 弹簧臂,弹簧臂自由端制成钩子状,弹簧臂用高性能的弹簧片复合制 成,这样,转筒转动时,弹簧随着惯性转动,将料仓底部的物料扒松, 使其活动范围内形成一个松散层,易于出料,而且在弹簧臂的自由端 用钢丝绳缚在转筒上,当超载时弹簧臂就会在水平面内弯曲,回转半径就会减少,这样当超载时就能保护转筒;在仓体内壁的上端根据需 要安装若干楔形块,可以防止料仓内部的搭桥现象;视窗可以进一步 观察料仓内的物料储存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向视图; 图3是图1中A-A剖视图;图4是仓体内壁安装楔形块的展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 一种料仓设 备,在仓体1的外壁上安装梯子2,在仓体1的中部有检修门3,在仓体1上部有视窗6和高位料控制器接口 5和低位料控制器接口 4, 在仓体1的上端有仓顶7。如图2所示,仓顶7上有卸压窗10和检 修口8和进料口9,仓体l的下端有双开门11。如图4所示;在仓体 1内壁的上端安装若干楔形块12。如图1和图3所示,在仓体1内部 固定连接仓底27和支架23,仓底27与输出轴壳体15固定连接,输 出轴壳体15内连接输出轴16,输出轴16与联轴器14连接,联轴器 14与转筒13固定连接,转筒13外壁上用螺栓及连接卡箍连接弹簧 臂17,弹簧臂17的自由端通过钢丝绳28与转筒13外壁连接,输出 轴壳体15的下端与大齿轮18连接,大齿轮18与小齿轮19啮合,小 齿轮19与减速机21连接,减速机21与电机22之间通过V带20连 接,减速机21和电机22固定在支架23上,在仓底27上安装螺旋运 输机24,螺旋运输机24上有出料口 25,螺旋运输机24与螺旋运输 机的电机26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沿仓体均匀安装不大于4台螺旋运输 机;在高料位控制器接口和低料位控制器接口安装料位控制器。权利要求1、一种料仓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仓体(1)的外壁上安装梯子(2),在仓体(1)的中部有检修门(3),在仓体(1)上部有视窗(6)和高料位控制器接口(5)和低料位控制器接口(4),在仓体(1)的上端有仓顶(7),所述的仓顶(7)上有卸压窗(10)和检视口(8)和进料口(9),仓体(1)的下端有双开门(11),在仓体(1)内壁的上端安装若干楔形块(12),在仓体(1)内部固定连接仓底(27)和支架(23),仓底(27)与输出轴壳体(15)固定连接,输出轴壳体(15)内连接输出轴(16),输出轴(16)与联轴器(14)连接,联轴器(14)与转筒(13)固定连接,所述的转筒(13)外壁上用螺栓及连接卡箍连接弹簧臂(17),弹簧臂(17)的自由端通过钢丝绳(28)与转筒(13)外壁连接,输出轴壳体(15)的下端与大齿轮(18)连接,大齿轮(18)与小齿轮(19)啮合,小齿轮(19)与减速机(21)连接,减速机(21)与电机(22)之间通过V带(20)连接,减速机(21)和电机(22)固定在支架(23)上,在仓底(27)上安装螺旋运输机(24),螺旋运输机(24)上有出料口(25),螺旋运输机(24)与螺旋运输机的电机(26)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料仓设备,在仓体的外壁安装梯子,仓体中部有检修门,仓体上部有视窗和高、低料位控制器接口,仓体上端有仓顶,仓顶上有卸压窗、检视口和进料口,仓体下端有双开门,仓体内壁上端安装楔形块,仓体内固定连接仓底和支架,仓底与输出轴壳体连接,输出轴壳体内输出轴,与联轴器连接,联轴器与转筒连接,转筒外壁连接弹簧臂,弹簧臂自由端通过钢丝绳与转筒连接,输出轴壳体下端与大齿轮连接,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小齿轮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与电机通过V带连接,减速机和电机固定在支架上,仓底上安装螺旋运输机,螺旋运输机上有出料口,螺旋运输机与螺旋运输机电机连接。本技术易于物料扒松及输出,制造成本低。文档编号B65D88/54GK201023884SQ200720010628公开日2008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5日专利技术者于洪军 申请人:于洪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料仓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仓体(1)的外壁上安装梯子(2),在仓体(1)的中部有检修门(3),在仓体(1)上部有视窗(6)和高料位控制器接口(5)和低料位控制器接口(4),在仓体(1)的上端有仓顶(7),所述的仓顶(7)上有卸压窗(10)和检视口(8)和进料口(9),仓体(1)的下端有双开门(11),在仓体(1)内壁的上端安装若干楔形块(12),在仓体(1)内部固定连接仓底(27)和支架(23),仓底(27)与输出轴壳体(15)固定连接,输出轴壳体(15)内连接输出轴(16),输出轴(16)与联轴器(14)连接,联轴器(14)与转筒(13)固定连接,所述的转筒(13)外壁上用螺栓及连接卡箍连接弹簧臂(17),弹簧臂(17)的自由端通过钢丝绳(28)与转筒(13)外壁连接,输出轴壳体(15)的下端与大齿轮(18)连接,大齿轮(18)与小齿轮(19)啮合,小齿轮(19)与减速机(21)连接,减速机(21)与电机(22)之间通过V带(20)连接,减速机(21)和电机(22)固定在支架(23)上,在仓底(27)上安装螺旋运输机(24),螺旋运输机(24)上有出料口(25),螺旋运输机(24)与螺旋运输机的电机(2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洪军,
申请(专利权)人:于洪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