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卫星星座的工程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72619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7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航卫星星座的工程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卫星轨道高度;确定卫星轨道倾角;确定卫星数量;确定轨道面数与相位因子;确定初始升交点赤经;判断用户是否有采用GEO卫星进行区域增强的设计需求,如有,则优化GEO卫星的站位;判断用户是否有采用IGSO卫星进行区域增强的设计需求,如有,则优化IGSO卫星的相位角,进而确定IGSO卫星的轨道面;制定星座分阶段部署策略;制定星座备份策略,包括星座组网阶段备份策略和星座运行阶段备份策略。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方法,能够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星座性能优、卫星数目少、而且与现有GNSS具有较好兼容互操作能力的导航星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导航星座优化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导航卫星星座的工程设计 方法。
技术介绍
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连续精确的位置、速度和 时间信息,具有巨大的军事和经济效益,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目前已经在轨并提供 服务的导航星座包括: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 统。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导航星座包括:欧盟的Galileo系统、印度的IRNSS区域导航卫星系 统以及日本的QZSS准天顶卫星导航系统。 如何合理的设计星座构型是卫星导航系统运行的前提。GPS最初设计为Walker24/3/1星座,后因经费问题采用了Walker18/6/2构型, 并沿用至今。GPS采用了轨道倾角为55°,高度约为20196km的1天/2圈回归轨道。12小 时的回归周期,有利于地面观测和运行控制,但是此轨道受到地球重力场的共振影响,难以 保持长期稳定。GLONASS星座采用的是Walker24/3/1星座,卫星轨道为倾角64. 8°,高度 19129km的8天17圈回归轨道。由于GLONASS卫星的轨道倾角大于GPS卫星的轨道倾角, 所以在高纬度(50°以上)地区的可见性较好。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星座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GE0)卫星、27颗中圆地球轨 道(ΜΕ0)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0)卫星组成。GE0卫星轨道高度35786千米,分别定点于东经58. 75度、80度、110. 5度、140度 和160度;ΜΕ0卫星采用Walker24/3/l星座,轨道高度21528千米,轨道倾角55度,回归周 期为7天13圈;IGS0卫星轨道高度35786千米,轨道倾角55度,分布在三个轨道面内,升交 点赤经分别相差120度,三颗卫星的星下点轨迹重合,交叉点经度为东经118度。Galileo 星座构型为Walker27/3/1,采用倾角为56°,高度为23222km的10天/17圈回归轨道。 IRNSS系统空间段由7颗卫星组成,其中3颗为地球静止卫星,经度分别为东经34°,东经 83°和东经132°。另外4颗卫星位于两个地球同步轨道上,轨道面与赤道面夹角为29°, 地面轨迹的中央经度分别为东经55°和东经11Γ。准天顶卫星系统由3颗卫星组成,分 别运行在倾角45°,升交点赤经140°,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的3条轨道上。 导航卫星星座设计过程是一个星座参数多目标优化的过程,通过优化设计,使服 务区获得最优的星座性能,满足成本和性能的约束。在目前的导航星座设计中,考虑的边界 约束条件主要是星座的覆盖性能、导航精度等,例如《基于半分析式方法的全球导航星座设 计》(帅平等,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6年第4期)、《区域导航星座分析设计研究》(帅平等, 空间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一种多任务导航星座设计方法》(贺泉等,上海航天,2007 年第6期)、《卫星星座理论与设计》(张育林等,科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现有 导航星座设计方法所考虑的边界约束条件数量有限,导致所设计的星座工作性能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导 航卫星星座设计过程中,还考虑初始升交点赤经选择、与其它现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性、 运载发射的约束、轨位频率国际谈判可用性、星座的分阶段部署、星座备份等问题,由此设 计的星座具有高的工作性能。 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确定卫星轨道高度; 步骤2 :以步骤1确定的卫星轨道高度作为已知值,确定卫星轨道倾角; 步骤3 :确定卫星数量; 计算不同卫星数量下最优构型的roop可用性,以构型roop值可用性作为优选标 准,选择导航性能优于设定值的卫星数量;在导航性能相当的情况下,选择数量最少的卫星 数量; 步骤4 :确定轨道面数与相位因子; 以步骤3确定的卫星数量为已知值,计算不同轨道面数与相位因子下构型的roop 可用性,以构型roop值可用性作为优选标准,选择导航性能最优的轨道面数与相位因子; 步骤5 :确定初始升交点赤经; S5. 1,计算现有GNSS星座构型的轨道面进动速度; S5. 2,根据现有GNSS的某一时刻第一轨道面的升交点赤经,计算得到发射时刻设 计星座的初始升交点赤经,以获得与现有GNSS最优的兼容互操作能力; 步骤6 :判断用户是否有采用GE0卫星进行区域增强的设计需求,如果没有,则直 接转到步骤8 ;如果有,则执行步骤7 ; 步骤7,在确定GE0卫星数量的前提下,优化GE0卫星的站位,以构型的覆盖性能作 为优选标准,选择覆盖性能最优的GE0卫星站位;其中,考虑国际谈判可用性确定GE0卫星 的轨位频率;然后转到步骤8 ; 步骤8,判断用户是否有采用IGS0卫星进行区域增强的设计需求,如果没有,则直 接转到步骤9 ;如果有,则执行S8. 1-S8. 2 ; S8. 1,根据用户需求,选定IGS0卫星的轨道倾角、轨道偏心率和升交点地理经度; S8. 2,以覆盖性能、星间链路性能最优为优化目标,优化S8. 1所选定的IGS0卫星 的相位角,进而确定IGS0卫星的轨道面;其中,考虑国际谈判可用性确定IGS0卫星的轨位 频率; 步骤9 :制定星座分阶段部署策略; 首先,明确运载火箭的发射能力;其次,以构型roop值可用性作为优选标准,以服 务区的性能提升最优为优化目标,确定组网顺序和卫星站位,得到星座分阶段部署策略; 步骤10 :制定星座备份策略,包括星座组网阶段备份策略和星座运行阶段备份策 略; 其中,星座组网阶段备份策略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首先考虑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其次,根据步骤9制定的星座分阶段部署策略, 计算不同备份方式下的组网成功概率;最后,根据组网成功概率标准,优化各种备份策略, 得到最终制定得到的组网阶段备份策略; 星座运行阶段备份策略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首先,确定边界约束条件,包括卫星可靠性、可恢复故障平均间隔、可恢复故障平 均修复时间、卫星操作维持平均间隔以及卫星操作维持平均持续时间因素; 其次,以所确定的边界约束条件为变量建立星座可用性模型,分别制定星座运行 阶段的地面备份策略和在轨备份策略。 优选的, 步骤1 :确定卫星轨道高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 1,根据空间辐射环境影响筛选备选轨道,得到符合设定轨道高度范围的第一 备选轨道集合; S1. 2,根据轨道回归特性和避免共振轨道要求对SI. 1得到的第一备选轨道集合 进一步筛选,得到可选择的第二备选轨道集合; S1. 3,从S1. 2得到的第二备选轨道集合中排除现有GNSS系统已经使用的轨道, 并考虑与现有GNSS系统的兼容性,得到可选择的与现有GNSS系统兼容的第三备选轨道集 合;S1. 4,假定Walker星座其它参数,以构型HXP值可用性作为优选标准,从所述第 三备选轨道集合中选择导航性能优于设定值的第四轨道集合;再从第四轨道集合中选择 回归天数最少的轨道,则所选择的回归天数最少的轨道高度值即为最终确定的卫星轨道高 度。 优选的,S1. 1中,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5/CN105335541.html" title="导航卫星星座的工程设计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导航卫星星座的工程设计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航卫星星座的工程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卫星轨道高度;步骤2:以步骤1确定的卫星轨道高度作为已知值,确定卫星轨道倾角;步骤3:确定卫星数量;计算不同卫星数量下最优构型的PDOP可用性,以构型PDOP值可用性作为优选标准,选择导航性能优于设定值的卫星数量;在导航性能相当的情况下,选择数量最少的卫星数量;步骤4:确定轨道面数与相位因子;以步骤3确定的卫星数量为已知值,计算不同轨道面数与相位因子下构型的PDOP可用性,以构型PDOP值可用性作为优选标准,选择导航性能最优的轨道面数与相位因子;步骤5:确定初始升交点赤经;S5.1,计算现有GNSS星座构型的轨道面进动速度;S5.2,根据现有GNSS的某一时刻第一轨道面的升交点赤经,计算得到发射时刻设计星座的初始升交点赤经,以获得与现有GNSS最优的兼容互操作能力;步骤6:判断用户是否有采用GEO卫星进行区域增强的设计需求,如果没有,则直接转到步骤8;如果有,则执行步骤7;步骤7,在确定GEO卫星数量的前提下,优化GEO卫星的站位,以构型的覆盖性能作为优选标准,选择覆盖性能最优的GEO卫星站位;其中,考虑国际谈判可用性确定GEO卫星的轨位频率;然后转到步骤8;步骤8,判断用户是否有采用IGSO卫星进行区域增强的设计需求,如果没有,则直接转到步骤9;如果有,则执行S8.1‑S8.2;S8.1,根据用户需求,选定IGSO卫星的轨道倾角、轨道偏心率和升交点地理经度;S8.2,以覆盖性能、星间链路性能最优为优化目标,优化S8.1所选定的IGSO卫星的相位角,进而确定IGSO卫星的轨道面;其中,考虑国际谈判可用性确定IGSO卫星的轨位频率;步骤9:制定星座分阶段部署策略;首先,明确运载火箭的发射能力;其次,以构型PDOP值可用性作为优选标准,以服务区的性能提升最优为优化目标,确定组网顺序和卫星站位,得到星座分阶段部署策略;步骤10:制定星座备份策略,包括星座组网阶段备份策略和星座运行阶段备份策略;其中,星座组网阶段备份策略通过以下方法获得:首先考虑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其次,根据步骤9制定的星座分阶段部署策略,计算不同备份方式下的组网成功概率;最后,根据组网成功概率标准,优化各种备份策略,得到最终制定得到的组网阶段备份策略;星座运行阶段备份策略通过以下方法获得:首先,确定边界约束条件,包括卫星可靠性、可恢复故障平均间隔、可恢复故障平均修复时间、卫星操作维持平均间隔以及卫星操作维持平均持续时间因素;其次,以所确定的边界约束条件为变量建立星座可用性模型,分别制定星座运行阶段的地面备份策略和在轨备份策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敏范丽王兆魁杨雪榕蒋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