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双通道水管结构,所述水管结构包括首端接头部、尾端接头部、管身,所述管身内置两个过水通道,所述首端接头部和尾端接头部,均包括对外接头和与之配套的铜封,所述对外接头连通过水通道和外部水路。所述管身为一扁形管,管身内置两个相同孔径的过水通道,所述两个过水通道在管身内并排平行设置,其横截面均为圆形。当管身内的过水通道为软管时,所述水管管身以软质材料成型,当管身内的过水通道为硬管时,所述水管管身以硬质材料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内置两个过水通道的方式提升了管道利用率,而且合理优化两个过水通道的结构,强化了管道的整体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尤其是一种新型双通道水管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用水的多样化,家居内的水路管道也随之增多,给装修中的水管埋设工作带来一定困难,过多的管线不仅占用空间,而且也不易优化其力学结构,而对于外露的软管,如果水管较为细长且在同一设备上连接多个细长软管,如喷淋清洁设备等,也易使软管间彼此缠绕,既不美观,也不易清理。目前虽有部分专利提出一管双用的技术,但由于未在结构上进行优化,因此在管路的刚度上存在不足。公开号203320676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雨污分流一体管,其在一个管体内设置雨水、污水的两个通道,但该技术仅是在一个管体内开设两个通道,对管道整体的受力结构并无优化,因管壁的厚度在多加一个通道后变得不均匀,在没有相应优化的情况下,有可能对管道的整体刚度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双通道水管结构,以内置两个过水通道的方式提升了管道利用率,而且合理优化两个过水通道的结构,强化了管道的整体力学性能。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新型双通道水管结构,所述水管结构包括首端接头部、尾端接头部、管身,所述管身内置两个过水通道,所述首端接头部和尾端接头部,均包括对外接头和与之配套的铜封,所述对外接头连通过水通道和外部水路。所述对外接头内设两个用于对接过水通道的对接管,所述对接管分为第一对接管和第二对接管,所述过水通道分为第一过水通道和第二过水通道,第一对接管连通第一过水通道和外部水路,第二对接管连通第二过水通道和外部水路。所述对外接头分为专用型和兼容型两种,当对外接头为专用型时,第二对接管与外部水路相连端以同心圆嵌套方式设于第一对接管与外部水路相连端内;当对外接头为兼容型时,第一、第二对接管与外部水路相连端平行并列设置于对外接头内。所述管身为一扁形管,管身内置两个相同孔径的过水通道,所述两个过水通道在管身内并排平行设置,其横截面均为圆形。当管身内的过水通道为软管时,所述水管管身以软质材料成型,当管身内的过水通道为硬管时,所述水管管身以硬质材料成型。本技术中,水管结构包括首端接头部、尾端接头部、管身,所述管身为一扁形管,管身内置两个相同孔径的过水通道,该结构在一条管线内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水,节约了空间,减少了布线工作量。本技术中,在一扁形管身内设置两个相同孔径的过水通道,当管身内的过水通道为硬管时,所述水管管身以硬质材料成型,当本技术所述结构用于刚性硬质水管时,该结构可以使得管体的整体承力结构得以优化,在过水通道排列方向的管身所能承受的载荷得到大幅增强,而垂直于过水通道排列方向的管身的最大载荷不变,这样可以根据水管布设场所的需要,灵活设置管身的方向,把管身最大载荷方向朝向外力的最大值方向,有效地提升水管对外力的承载能力。本技术中,在一扁形管身内设置两个相同孔径的过水通道,当管身内的过水通道为软管时,所述水管管身以软质材料成型,当本技术所述结构用于细长的软管时,该结构可以使得细长的软管不易产生缠绕,其原理类似于市售耳机的面条式信号线,该结构使在过水通道排列方向的软管管身的活动自由度受到大幅限制,而垂直于过水通道排列方向的软管管身仍能自由活动,大幅度降低了细长软水管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缠绕的机率。本技术中,所述对外接头内设两个用于对接过水通道的对接管,所述对接管分为第一对接管和第二对接管,所述过水通道分为第一过水通道和第二过水通道,第一对接管连通第一过水通道和外部水路,第二对接管连通第二过水通道和外部水路;所述对外接头分为专用型和兼容型两种,当对外接头为专用型时,第二对接管与外部水路相连端以同心圆嵌套方式设于第一对接管与外部水路相连端内;当对外接头为兼容型时,第一、第二对接管与外部水路相连端平行并列设置于对外接头内。该设计使得该水管结构与外部部件相连方式更为灵活,当对外接头为专用型时,对外接头仅能与相同类型的对外接头匹配相连,其结构中与外部水路相连一侧的对接管端以同心圆方式设置,可以籍由外圆对接管的水压来提升内圆对接管的密封能力;当对外接头为兼容型时,对外接头与外部水路相连一侧的对接管端以平行并列方式设置,则可以让对外接头能与市售标准部件进行直接相连,实现良好的兼容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所述广品的不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所述产品的分解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所述产品的剖切示意图(以箭头表示水流方向);附图4是本技术所述广品另一形态的不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所述产品另一形态的分解示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所述产品另一形态的剖切示意图(以箭头表示水流方向);附图7是本技术所述产品中专用型对外接头的示意图;附图8是本技术所述产品中专用型对外接头的剖切示意图;附图9是本技术所述产品中兼容型对外接头的示意图;附图10是本技术所述产品中兼容型对外接头的剖切示意图;图中:101-对外接头,102-铜封,103-管身,104-密封圈,105-过水通道,106-对接管,107-第一过水通道,108-第二过水通道,109-第一对接管,110-第二对接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6所示,一种新型双通道水管结构,所述水管结构包括首端接头部、尾端接头部、管身103,所述管身103内置两个过水通道105,所述首端接头部和尾端接头部,均包括对外接头101和与之配套的铜封102,所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双通道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结构包括首端接头部、尾端接头部、管身,所述管身内置两个过水通道,所述首端接头部和尾端接头部,均包括对外接头和与之配套的铜封,所述对外接头连通过水通道和外部水路;所述对外接头内设两个用于对接过水通道的对接管(106),所述对接管分为第一对接管(109)和第二对接管(110),所述过水通道分为第一过水通道(107)和第二过水通道(108),第一对接管(109)连通第一过水通道(107)和外部水路,第二对接管(110)连通第二过水通道(108)和外部水路;所述对外接头分为专用型和兼容型两种,当对外接头为专用型时,第二对接管与外部水路相连端以同心圆嵌套方式设于第一对接管与外部水路相连端内;当对外接头为兼容型时,第一、第二对接管与外部水路相连端平行并列设置于对外接头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归,吴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