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稳型颈椎前路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69584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3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稳型颈椎前路融合器,包括第一自锁固定嵌片、第二自锁固定嵌片和融合器主体,所述融合器主体上设置有融合孔,在融合器主体前部安装第一自锁固定嵌片和第二自锁固定嵌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克服了现有融合器在植入后可能出现的滑出现象;采用零切迹设计,无硬件阻挡椎体前缘,减少了手术步骤;恢复快且不易对身体造成损伤,能够降低患者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自稳型颈椎前路融合器
技术介绍
颈椎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病。指的是颈部椎间盘因急性或反复轻微损伤使其纤维环破损、髓核膨出压迫颈神经和脊髓而引起一系列症状者。其中包括髓核的膨隆、突出及脱出,均表示颈椎病的不同阶段。当椎体承受纵向负载时,髓核用纤维环借其良好的弹性向外周膨胀,以缓冲压力,有减震作用。在行走、弹跳、跑步时防止震荡颅脑。随着人们年龄增大,椎间盘中的含水量减少、蛋白多糖含量较低,椎间隙的高度降低,椎间盘的生理功能逐渐丧失,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致炎因子对神经的刺激等情况都会加重患者的颈椎间盘突出症。目前对于颈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进行颈椎手术,即为了恢复椎间高度和颈椎的生理弧度,使颈椎达到即刻稳定,在减压区需进行植骨融合,其中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是临床上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手术方法。因具有简化手术过程,减少并发症;获得即时稳定,提高融合率;维持椎间高度及生理弧度等优点,被许多临床医师和患者所认可。但由于椎体表面存在5?10°的倾斜,椎体间前后高度不一致,前高后低,植入的椎间融合器很难紧贴上、下椎体,容易出现融合器从椎体中滑出的现象。一旦出现融合器滑出现象,颈椎生理弧度小时,会出现相邻阶段退变,内固定断裂,导致手术的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技术缺陷立足于解决上述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颈椎手术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一种自稳型颈椎前路融合器,该装置克服了现有融合器在植入后可能出现的滑出现象,并采用零切迹设计,无硬件阻挡椎体前缘,减少了手术步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一种自稳型颈椎前路融合器,包括第一自锁固定嵌片、第二自锁固定嵌片和融合器主体,所述融合器主体上设置有融合孔,在融合器主体前部安装第一自锁固定嵌片和第二自锁固定嵌片。进一步地,融合器主体上表面呈弧形,下表面呈楔形,上下表面均设有防滑齿。进一步地,融合器主体前部设有嵌片槽,呈一角度,第一自锁固定嵌片和第二自锁固定嵌片安装于嵌片槽上。进一步地,第一自锁固定嵌片和第二自锁固定嵌片结构相同,呈弧形,头部为刀片状,左右两侧有弹性槽。作为优选,融合器主体材质为PEEK材料,第一自锁固定嵌片和第二自锁固定嵌片的材质均为钛合金材料。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克服了现有融合器在植入后可能出现的滑出现象;采用零切迹设计,无硬件阻挡椎体前缘,减少了手术步骤;恢复快且不易对身体造成损伤,能够降低患者痛苦。【附图说明】接下来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装配后等轴图。图3是本技术自锁固定嵌片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融合器主体上视图。图5是本技术植入椎体后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显然,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本分实施例。参见附图1、2,一种自稳型颈椎前路融合器,包括自锁固定嵌片1、融合器主体2和自锁固定嵌片3。如图1所示,融合器主体2上表面呈弧形,与椎体终板相吻合的生理弧度下表面呈楔形,下表面呈楔形,可设有一定锥度,上下表面的设计使颈椎融合器与椎体上下终板完美符合。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防滑齿6,有效的防止术后颈椎融合器在椎间的位移滑动。融合器主体2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融合孔5,可以填充足够的人工骨,加快术后融合。主体前右侧设有螺纹孔4,前左侧设有定位槽7,两者都与植入工具装配植入使用,安装方便。主体前侧中间设有上下两条嵌片槽8,用于安装自锁固定嵌片1和3,两条嵌片槽8的终端有台阶面13,使得自锁固定嵌片1安装到位后嵌片两侧的弹性机制能卡在台阶面13处(参见附图4),形成自锁机制,达到了自锁固定嵌片1防退功能。参见附图3,本技术自锁固定嵌片1呈弧形设计,上端呈锋利刀口 9,便于插入椎体;两侧设有弹性槽10,前端呈圆棒状12,能卡在主体斜槽处,防止自锁固定嵌片1插入椎体过深;自锁固定嵌片1中间设有安装孔11,与植入工具装配使用。参见附图5,手术时,采用前路入路手术方式,将自稳型颈椎前路融合器植入到椎间隙,将自锁固定嵌片嵌入上下椎体,使得自锁固定嵌片1、3和融合器主体2与上下椎体紧密结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自稳型颈椎前路融合器,主体采用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得到全球广泛公认的PEEK材料制成,可以在术中准确定位及术后观察其间的骨性融合情况;自锁固定嵌片采用钛合金材料制成,两片自锁固定嵌片在颈椎处植入本颈椎锁定融合器后,随时可以通过X光拍片的方式看到融合器的准确位置,方便术后的检查。综上所述,本技术手术时,采用前路入路手术方式,先进行椎间盘定位及椎体终板的处理,用刮匙和骨挫来准备植入物空间和植骨面,终板彻底的处理有利于融合。根据合适的试模来选择融合器的高度,将融合器安装到植入物把持器上,沿着椎间隙的轴线植入到椎间盘中,插入第一片自锁固定嵌片通过植入物把持器的上方凹槽,将被导入到相反的下位椎体中,同样第二片自锁固定嵌片通过植入物把持器的下方凹槽,将被导入到相反的上位椎体中,通过前方和侧方的X光透视,检查自锁固定嵌片位置以确认理想的嵌入轨迹,从而达到防止融合器滑出椎体的效果,增加手术初期的稳定性,提高融合率,恢复理想的椎体高度。本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安全,可减轻病人的痛苦等特点。应理解,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自稳型颈椎前路融合器,包括第一自锁固定嵌片(1)、第二自锁固定嵌片(3)和融合器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主体(2)上设置有融合孔(5),在融合器主体前部安装第一自锁固定嵌片(1)和第二自锁固定嵌片(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稳型颈椎前路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主体(2)上表面呈弧形,下表面呈楔形,上下表面均设有防滑齿(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稳型颈椎前路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主体(2)前部设有嵌片槽(8),呈一角度,第一自锁固定嵌片(1)、第二自锁固定嵌片(3)安装于嵌片槽(8)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稳型颈椎前路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锁固定嵌片(1)、第二自锁固定嵌片(3)结构相同,呈弧形,头部(9)为刀片状,左右两侧有弹性槽(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稳型颈椎前路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主体(2)材质为PEEK材料,第一自锁固定嵌片(1)和第二自锁固定嵌片(3)的材质均为钛合金材料。【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自稳型颈椎前路融合器,包括第一自锁固定嵌片、第二自锁固定嵌片和融合器主体,所述融合器主体上设置有融合孔,在融合器主体前部安装第一自锁固定嵌片和第二自锁固定嵌片。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克服了现有融合器在植入后可能出现的滑出现象;采用零切迹设计,无硬件阻挡椎体前缘,减少了手术步骤;恢复快且不易对身体造成损伤,能够降低患者痛苦。【IPC分类】A61L27/06, A61F2/44【公开号】CN205007077【申请号】CN20152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稳型颈椎前路融合器,包括第一自锁固定嵌片(1)、第二自锁固定嵌片(3)和融合器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主体(2)上设置有融合孔(5),在融合器主体前部安装第一自锁固定嵌片(1)和第二自锁固定嵌片(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明许吉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惠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