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渗水管及其制造模具。该渗水管的管壁包括内外两层玻璃钢材料制得的基底层,两层所述基底层之间设置有过滤膜,其中,各所述基底层上形成有多个中空的网眼以使得雨水能够在渗水管内外部之间渗透,其中,所述渗水管首尾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所述渗水管首端的连接部用于与另一渗水管尾端的连接部对接,所述渗水管尾端的连接部用于与再一渗水管首端的连接部对接进而构成蓄排水通道。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渗水管的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成本较低,可广泛应用于雨水入渗、防洪蓄水、渗透灌溉及地下水取水井等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渗水管及其制造模具。
技术介绍
由于城市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尤其是排水管道通常只能作为给排水通道,在雨季或雨量较大时,该排水管道无法承载巨大的雨水容量,进而无法顺利排水,容易造成城市洪涝灾害,既造成财产的极大损失,又为市民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渗水管及其制造模具,其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成本较低,可广泛应用于雨水入渗、防洪蓄水、渗透灌溉及地下水取水井等场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一种渗水管,所述渗水管的管壁包括内外两层玻璃钢材料制得的基底层,两层所述基底层之间设置有过滤膜,其中,各所述基底层上形成有多个中空的网眼以使得雨水能够在渗水管内外部之间渗透,其中,所述渗水管首尾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所述渗水管首端的连接部用于与另一渗水管尾端的连接部对接,所述渗水管尾端的连接部用于与再一渗水管首端的连接部对接进而构成蓄排水通道。进一步地,采用树脂浸润的玻璃纤维交叉缠绕固化一次成型成具有网眼的所述基底层,两所述连接部均采用树脂浸润的玻璃纤维缠绕固化一次成型于所述渗水管首尾两端。进一步地,所述渗水管呈筒状,所述渗水管首尾两端管径不同,所述渗水管自首端向尾端的管径逐渐略微减小。进一步地,设于所述渗水管首端的连接部的尺寸略大于设于所述渗水管尾端的连接部的尺寸,以方便与其它渗水管相应对接。进一步地,位于外侧的所述基底层的外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道环状的加强筋,其中,所述加强筋采用树脂浸润的玻璃纤维缠绕固化一次成型于位于外侧的所述基底层的外表面。进一步地,位于内侧的所述基底层上的网眼与位于外侧的所述基底层上的网眼至少部分区域重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还采用一种渗水管制造模具,包括:模仁及插入穿过所述模仁并带动所述模仁转动的转轴;借助所述模仁可先后形成具有网眼的内外两层所述基底层。进一步地,所述模仁呈筒状,并且,所述模仁表面设有利于将制造而成的渗水管从所述模仁上脱离的隔膜。进一步地,所述模仁自一端向另一端的管径逐渐略微减小以利于将所述渗水管从所述模仁上脱离。进一步地,所述模仁管径较大的一端设有略微凸起的环状凸台以形成尺寸略大的所述渗水管的连接部。本技术的渗水管,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形成具有中空网眼的内外两层玻璃钢材料制得的基底层,并在基底层之间设置过滤膜,其结构简单、牢固可靠,不易被腐蚀,可广泛应用于雨水入渗、防洪蓄水、渗透灌溉及地下水取水井等场合。(2)该具有中空的网眼的基底层直接通过采用树脂浸润的玻璃纤维交叉缠绕成型,不会浪费材料有利于节约成本。(3)通过在渗水管两端分别形成相适应的连接部,能够方便与其它渗水管直接对接,安装方便,可无限延伸。并且,连接部亦可采用树脂浸润的玻璃纤维在渗水管两端缠绕成型,其工艺连贯性高,步骤简单,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4)渗水管自一端向另一端的管径逐渐略微减小,能够方便从制造渗水管的模具上脱离。(5)在渗水管的外表面,具体即外侧的基底层的外表面形成加强筋,可进一步增大渗水管的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渗水管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渗水管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渗水管制造模具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图1至图3进行参阅,本技术实施例的渗水管,其管壁包括内外两层玻璃钢材料制得的基底层11、12,两层基底层11、12之间设置有过滤膜13,过滤膜13可以为一层或多层,其过滤精度及数量根据使用需要进行选择,过滤膜13的设置可以减少泥沙等杂质进入管道内部进而出现淤泥影响管道使用。具体而言,内外两层的基底层11、12上均形成有多个中空的网眼100以使得雨水能够在渗水管内外部之间渗透,具体的,位于内侧的基底层11上的网眼100与位于外侧的基底层12上的网眼100至少部分区域重叠以形成内外贯通的通路利于雨水渗透。进一步地,渗水管首尾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14、15,渗水管首端的连接部14用于与另一渗水管尾端的连接部插入对接,渗水管尾端的连接部15用于与再一渗水管首端的连接部插入对接进而构成蓄排水通道。使用时,在沟槽内或者其它场所直接安装一个或对接多个渗水管即可,操作简单方便,可无限延伸实现较远距离的管道布置。可广泛应用于雨水入渗、防洪蓄水、渗透灌溉及地下水取水井等场合如据此作用设计为防洪暗沟、调节池、渗水池及蓄水池等。比如,当雨季或雨量较大时,雨水可从渗水管内部向外渗出,缓解排水压力;而在平时,雨水或地下水可从外部渗入渗水管内部,起到集水作用。该实施例中,可以借助渗水管制造模具制作该渗水管,其中,该模具包括模仁21及转轴22,转轴22插入并穿过模仁21可在电机驱动下带动模仁21周向转动。可先后两次采用树脂浸润的玻璃纤维在模仁21上交叉缠绕固化一次成型成具有网眼100的内外两层基底层11、12,即先形成一层基底层11 (内侧基底层),然后在该基底层11外表面通过如贴合、套合等方式设置可覆盖该基底层11的过滤膜13,之后再形成一层可覆盖该过滤膜13的基底层12 (外侧基底层),其中,形成具有网眼100的基底层11、12的工艺举例介绍如下:将树脂浸润的玻璃纤维聚拢成一定直径(体现在转轴时可看作成宽度)的玻璃纤维丝,先以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螺旋、连续缠绕方式从模仁21第一端缠绕至第二端,保证该次缠绕的玻璃纤维丝之间具有一定间隔;再以另一倾斜角度的螺旋、连续缠绕方式从模仁21第二端螺旋缠绕至第一端,保证该次缠绕的玻璃纤维丝之间也具有一定间隔;进而两侧缠绕即可形成具有中空网的眼100的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渗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管的管壁包括内外两层玻璃钢材料制得的基底层,两层所述基底层之间设置有过滤膜,其中,各所述基底层上形成有多个中空的网眼以使得雨水能够在渗水管内外部之间渗透,其中,所述渗水管首尾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所述渗水管首端的连接部用于与另一渗水管尾端的连接部对接,所述渗水管尾端的连接部用于与再一渗水管首端的连接部对接进而构成蓄排水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海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绿洲彩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