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67034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3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内腔;液体出口,设置在壳体的下端并与内腔连通;浮力部件,设置在内腔中,浮力部件通过自身浮力打开或者关闭液体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液分离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液分离器均无法自身控制其内部液位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汽液分离器均无法自身控制其内部液位,汽液分离器中液位过高时会影响其汽液分离器的性能,由于这种自身结构的限制,从而其应用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汽液分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液分离器均无法自身控制其内部液位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内腔;液体出口,设置在壳体的下端并与内腔连通;浮力部件,设置在内腔中,浮力部件通过自身浮力打开或者关闭液体出口。进一步地,浮力部件包括:导向部件,设置在内腔中,导向部件的导轨沿液态冷媒液位上升或下降的方向延伸设置;浮子,设置在导向部件的导轨中;阀芯,通过连杆连接在浮子上,阀芯具有封堵液体出口的第一位置和打开液体出口的第二位置。进一步地,导向部件为多个竖杆围成的柱形架,多个竖杆配合形成导轨。进一步地,还包括:汽态冷媒出管,设置在壳体的上端,并与内腔连通。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冷媒进管,冷媒进管的管口连通至内腔;多个冷媒进管沿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进一步地,冷媒进管的管口朝向壳体的内壁弯曲设置。进一步地,冷媒进管的管口与壳体的内壁相切。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浮力部件通过在液态冷媒的自身浮力进行上下移动,在液态冷媒的液位高时,浮力部件升高并打开液体出口,液态冷媒从液体出口排出;当液面高度降低时,浮力部件会慢慢下降并堵住液体出口,防止冷媒从液体出口流出,从而达到控制冷媒液面高度的目的。汽液分离装置中增加了浮力部件,使汽液分离装置通过自身结构便可以控制其内部的液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汽液分离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汽液分离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壳体;11、内腔;20、液体出口 ;31、导向部件;32、浮子;33、阀芯;34、连杆;40、汽态冷媒出管;50、冷媒进管;60、液态冷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见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10、液体出口 20和浮力部件,壳体具有内腔11,液体出口 20设置在壳体10的下端并与所述内腔(11)连通,浮力部件设置在内腔11中,浮力部件通过自身浮力打开或者关闭液体出口20 ο浮力部件通过在液态冷媒的自身浮力进行上下移动,在液态冷媒的液位高时,浮力部件升高并打开液体出口 20,液态冷媒从液体出口 20排出;当液面高度降低时,浮力部件会慢慢下降并堵住液体出口 20,防止冷媒从液体出口 20流出,从而达到控制冷媒液面高度的目的。汽液分离装置中增加了浮力部件,使汽液分离装置通过自身结构便可以控制其内部的液位。参见图1,浮力部件具有导向部件31、浮子32、阀芯33,导向部件31设置在内腔11中,导向部件31的导轨沿液态冷媒60液位上升或下降的方向延伸设置,浮子32设置在导向部件31的导轨中,阀芯33通过连杆34连接在浮子32上,阀芯33具有封堵液体出口 20的第一位置和打开液体出口 20的第二位置。本实施例中,导向部件31为多个竖杆围成的柱形架,多个竖杆配合形成导轨。导向部件31为中部具有空隙的柱形架,这样可以使液态冷媒可以完全的与浮子32接触,这样增加了液位控制的精准度,而且浮子32与柱形架之间的空隙很大,这样也不会出现浮子被卡住的情况。汽液分离装置还包括汽态冷媒出管40和多个冷媒进管50,汽态冷媒出管40设置在壳体10的上端,并与内腔11连通。冷媒进管50的管口连通至内腔11 ;多个冷媒进管50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冷媒进管50的管口与壳体10的内壁相切。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液分离装置的实施例,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的汽液分离装置与上述实施例的汽液分离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冷媒进管50的管口,具体参见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中,冷媒进管50的管口朝向壳体10的内壁弯曲设置。以上实施例的汽液分离装置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冷媒进管50的管口靠近内壁,并向下成一定角度,或者将冷媒进管50的直管贴近内壁的壁面偏心插入,使得冷媒进入第一汽液分离装置内时可以贴近内壁旋转而产生离心力,由于液态冷媒比气态冷媒的单位体积质量大,旋转过程中液态冷媒将贴近壁面并先减速,向下流到汽液分离装置的底端聚集;气态冷媒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挤到装置的中部,被压力抬高至出汽口排出;当液态冷媒的液面高度足以让浮子32浮起来时,浮子32开始动作,浮子32的浮力通过连杆34传到阀芯33,使阀芯33移动至打开液体出口 20的第二位置,液态冷媒从液体出口 20排出;当液面高度降低时,阀芯33将慢慢堵住液体出口 20,防止气态冷媒从液体出口 20流出,从而达到控制冷媒液面高度的目的。上述实施例中汽液分离装置的加工制作方法如下:第一步:按实际需要先选择冷媒进管、具有液体出口 20的液态冷媒出管、气态冷媒出管和分离装置的壳体材料和管径,管径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为:冷媒进管、液态冷媒出管、气态冷媒出管和分离装置的壳体;第二步:将壳体两端缩口处理,缩口大小需符合液态冷媒出管和气态冷媒出管的管径大小;按两器设计管口的位置,结合将冷媒进管的规格在管壁上打上相应的孔;冷媒进管一端作弯管处理或不作弯管处理;同时将浮子32和阀芯33组成的浮动阀芯机构放置在导向部件31中注意浮球先进入,并将导向部件31与具有液体出口 20的液态冷媒出管相连接导向部件31连接端带有内螺纹,液态冷媒出管连接端带有外螺纹,且液态冷媒出管的管口要伸入导向部件31 —定距离,以方便阀门的开启和密闭。第三步:将冷媒进管的弯头插入壳体上相应的孔,保持插入深度和旋转偏角一致,作焊接密封处理;如果没做弯管设计的冷媒进管,则需偏心插入,并作焊接密封处理;将液态冷媒出管和浮球阀芯机构的组成部件从气态冷媒出口端伸入壳体内液态冷媒出管先伸入,从液态冷媒出口端伸出,按设定的液位高度定位后,作焊接密封处理焊接时,应用湿布包裹壳体,防止高温损坏阀芯件;再将气态冷媒出管插入对应位置作焊接密封处理。最后,将气态冷媒出管和液态冷媒出管做必要的密封即可。当然,以上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汽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具有内腔(11); 液体出口(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下端并与所述内腔(11)连通; 浮力部件,设置在所述内腔(11)中,所述浮力部件通过自身浮力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液体出口(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部件包括: 导向部件(31),设置在所述内腔(11)中,所述导向部件(31)的导轨沿液态冷媒(60)液位上升或下降的方向延伸设置; 浮子(32),设置在所述导向部件(31)的导轨中; 阀芯(33),通过连杆(34)连接在所述浮子(32)上,所述阀芯(33)具有封堵所述液体出口(20)的第一位置和打开所述液体出口(20)的第二位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具有内腔(11);液体出口(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下端并与所述内腔(11)连通;浮力部件,设置在所述内腔(11)中,所述浮力部件通过自身浮力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液体出口(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国军魏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