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志杰专利>正文

脊柱侧弯矫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66658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3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供的脊柱侧弯矫形器,包括脊柱侧弯矫形本体和连接部;其中,所述连接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的一侧端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的另一侧端部;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上一侧设置有压力施加凹形区,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压力施加凹形区相对应的压力释放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有压力施加凹形区和压力释放开口,压力施加凹形区能够对患者的脊柱凸侧施力,位于脊柱凹侧的压力释放开口能够释放压力,从而促进脊柱回复垂直状态,可达到良好的矫形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矫形支具,具体地,涉及一种脊柱侧弯矫形器
技术介绍
脊柱侧弯是一种较常见的骨科疾病,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病率较高,同时又由于年龄较小,因而适时进行矫形治疗的效果会更好。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1120482090.4,名称为记忆动态脊柱侧弯矫形器的技术公开了一种记忆动态脊柱侧弯矫形器,包括前纵向固定架,后纵向固定架,连接其上的两块上端塑料固定块、两块下端塑料固定块、腰部塑料固定块、扣件,在是基座板设在一侧上端塑料固定块的下边,基座板的一头固连在后纵向固定架上,另一头与扣件连接,在基座板上设有记忆合金动态矫形装置。但是该技术结构复杂,易旋转,从而矫形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脊柱侧弯矫形器。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脊柱侧弯矫形器,包括脊柱侧弯矫形本体和连接部;其中,所述连接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的一侧端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的另一侧端部;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上一侧设置有压力施加凹形区,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压力施加凹形区相对应的压力释放开口。优选地,还包括抗旋转压垫;其中,所述抗旋转压垫设置在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的内侧,与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的内表面贴合。优选地,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设置有多个透气孔。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部沿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的前侧面。优选地,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包括胸椎侧弯矫形部、腰椎侧弯矫形部和臀部支撑部;其中,所述胸椎侧弯矫形部、所述腰椎侧弯矫形部和所述臀部支撑部顺次相连;所述压力施加凹形区包括第一压力施加凹形区和第二压力施加凹形区;所述压力释放开口包括第一压力释放开口和第二压力释放开口;所述胸椎侧弯矫形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力施加凹形区,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压力施加凹形区相对应的第一压力释放开口 ;所述腰椎侧弯矫形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压力释放开口,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压力释放开口相对应的第二压力施加凹形区。优选地,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的前侧面设置有胸腔压力释放开口。优选地,所述压力施加凹形区和所述压力释放开口的数量为多个。优选地,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优选地,当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时,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的一侧端与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的另一侧搭接。优选地,所述抗旋转压垫设置在所述胸腔压力释放开口的下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设置有压力施加凹形区和压力释放开口,压力施加凹形区能够对患者的脊柱凸侧施力,位于脊柱凹侧的压力释放开口能够释放压力,从而促进脊柱回复垂直状态,可达到良好的矫形效果;2、本技术中抗旋转压垫,能够加强脊柱侧弯矫形本体与人体之间的摩擦力,起到部分抗旋功能;3、本技术中设置有臀部支撑部,当患者坐下时,臀部支撑部的下边缘与凳子面的距离较为接近,从而能够给本技术一个支撑基础。【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脊柱侧弯矫形本体;2为连接部;3为第一压力释放开口 ;4为第一压力施加凹形区;5为第二压力施加凹形区;6为第二压力释放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脊柱侧弯矫形器,包括脊柱侧弯矫形本体1和连接部2 ;其中,所述连接部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1的一侧端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1的另一侧端部;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1上一侧设置有压力施加凹形区,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压力施加凹形区相对应的压力释放开口。所述压力施加凹形区和所述压力释放开口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压力施加凹形区和所述压力释放开口为根据脊柱侧弯实际情况而设置在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上的不同位置,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位置。本技术提供的脊柱侧弯矫形器,还包括抗旋转压垫;其中,所述抗旋转压垫设置在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1的内侧,与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1的内表面贴合。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1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1的前侧面设置有胸腔压力释放开口。所述抗旋转压垫设置在所述胸腔压力释放开口的下侧。其中,所述抗旋转压垫根据实际脊柱影像学检查提示图而设置,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位置。当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时,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1的一侧端与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1的另一侧搭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1的一侧端与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1的另一侧搭接的长度为1cm左右。所述连接部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部2沿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所述连接部2设置在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1的前侧面。在变形例中,所述连接部2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脊柱侧弯矫形本体1的左侧面、右侧面和后侧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1包括胸椎侧弯矫形部、腰椎侧弯矫形部和臀部支撑部;其中,所述胸椎侧弯矫形部、所述腰椎侧弯矫形部和所述臀部支撑部顺次相连;所述压力施加凹形区包括第一压力施加凹形区4和第二压力施加凹形区5 ;所述压力释放开口包括第一压力释放开口 3和第二压力释放开口 6 ;所述胸椎侧弯矫形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力施加凹形区4,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压力施加凹形区4相对应的第一压力释放开口 3 ;所述腰椎侧弯矫形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压力释放开口 6,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压力释放开口 6相对应的第二压力施加凹形区5。在本实施例,当患者坐下时,臀部支撑部的下边缘与凳子面的距离为2cm左右,从而能够给本技术一个支撑基础。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1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中设置有压力施加凹形区和压力释放开口,压力施加凹形区能够对患者的脊柱凸侧施力,位于脊柱凹侧的压力释放开口能够释放压力,从而促进脊柱回复垂直状态,可达到良好的矫形效果;本技术中抗旋转压垫,能够加强脊柱侧弯矫形本体1与人体之间的摩擦力,起到部分抗旋功能。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主权项】1.一种脊柱侧弯矫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脊柱侧弯矫形本体和连接部; 其中,所述连接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的一侧端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的另一侧端部; 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上一侧设置有压力施加凹形区,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压力施加凹形区相对应的压力释放开口。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脊柱侧弯矫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脊柱侧弯矫形本体和连接部;其中,所述连接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的一侧端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的另一侧端部;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本体上一侧设置有压力施加凹形区,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压力施加凹形区相对应的压力释放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戴志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