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65510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3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椅,其包括:两个支架,各支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前架杆、上架杆、后架杆以及下架杆;前横杆;后横杆;坐架;坐垫;两个前轮;两个后轮;两个靠背用杆;以及靠背。其中,在坐架的与两个支架的后架杆的固定连接的位置处的内侧,两个靠背用杆分别枢转连接于两个支架的后架杆。所述轮椅还包括下肢康复训练机构。下肢康复训练机构包括两个脚踏板、两个前上框架、定位件、后框架、后上框架、框架连杆、基座、导轨;滑块、连接杆、连接件、以及电动机。基于下肢康复训练机构,适于下肢运动有障碍的人群的下肢康复运动,当然也适用于下肢运动无障碍但经常需要坐轮椅的人群,以有利于增强体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椅,其包括:两个支架,各支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前架杆、上架杆、后架杆以及下架杆;前横杆;后横杆;坐架;坐垫;两个前轮;两个后轮;两个靠背用杆;以及靠背。其中,在坐架的与两个支架的后架杆的固定连接的位置处的内侧,两个靠背用杆分别枢转连接于两个支架的后架杆。所述轮椅还包括下肢康复训练机构。下肢康复训练机构包括两个脚踏板、两个前上框架、定位件、后框架、后上框架、框架连杆、基座、导轨;滑块、连接杆、连接件、以及电动机。基于下肢康复训练机构,适于下肢运动有障碍的人群的下肢康复运动,当然也适用于下肢运动无障碍但经常需要坐轮椅的人群,以有利于增强体质。【专利说明】轮椅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承载工具,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轮椅。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生活质量,对于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的病人来说强身健体就显的格外突出。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还处在发展初期,具有进入壁垒低、发展速度快、投资回报率比较高、风险相对较小的特点。 目前的轮椅均仅具有单一的功能,即让病人乘坐并有他人推着行走。而家庭医疗与保健工程将会成为家庭的主要投资方向,今后民用治疗器械普及到每一个家庭。大型的医院用治疗康复仪,也正在向便携式、经济型家用康复治疗器械的方向发展。由此,某些群体会赏识在轮椅方面的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椅,其能改进轮椅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椅,其包括:两个支架,呈框架结构并相对设置且固定连接在一起,各支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前架杆、上架杆、后架杆以及下架杆;前横杆,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架的下架杆的前部之间;后横杆,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架的下架杆的后部之间;坐架,呈U形且U形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架的后架杆;坐垫,设置于坐架上,供人座在上面;两个前轮,分别从外部枢转设置于两个支架的前下部;两个后轮,位于分别从外部枢转设置于两个支架的下架杆的下部;两个靠背用杆,分别从侧方连接于两个支架的后架杆;以及靠背,连接在两个靠背用杆之间,供人的腰部抵靠。其中,在坐架的与两个支架的后架杆的固定连接的位置处的内侧,两个靠背用杆分别枢转连接于两个支架的后架杆。所述轮椅还包括下肢康复训练机构。 下肢康复训练机构包括:两个脚踏板,分别供人的两脚放在上面;两个前框架,各枢转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相应的一个脚踏板;两个前上框架,分别位于两个前框架斜上方,分别套设于两个前框架并使各前框架相对对应的前上框架能够滑动;定位件,穿设于相应的前框架和前上框架并使相应的前框架和前上框架的位置固定;后框架,一端枢转连接于相应的前上框架而另一端枢转连接于坐架的前部;后上框架,一端枢转连接于对应前上框架的上端;框架连杆,两端分别枢转连接于相应的后框架和后上框架;基座,相对倾斜地连接于坐架,且基座相对倾斜地连接于坐架的一侧为枢转连接;导轨,设置于基座上;滑块,套设于导轨;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块而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相应的前上框架;连接件,一端枢转连接于基座而另一端连接于前横杆和后横杆之间;以及电动机,动力连接于滑块,以驱动滑块沿导轨运动往复运动、进而滑块带动相应前框架、前上框架以及脚踏板、前上框架带动相应后上框架、后上框架带动相应的框架连杆运动。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此,基于下肢康复训练机构,适于下肢运动有障碍的人群的下肢康复运动,当然也适用于下肢运动无障碍但经常需要坐轮椅的人群,以有利于增强体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轮椅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其中为了清楚起见,去除了下肢康复训练机构; 图5是图1的康复机构的部分结构图; 图6是图1的轮椅的按摩机构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支架20下肢康复训练机构 101前架杆2001脚踏板 102上架杆2002前框架 103后架杆2003前上框架 104下架杆2004定位件 11前横杆2005后框架 12后横杆2006后上框架 13坐架2007框架连杆 14坐垫2008基座 15前轮2009导轨 16后轮2010滑块 17靠背用杆2011连接杆 18靠背2012连接件 19姿态变化机构2013电动机 191上横杆21螺母丝杠传动机构 192下横杆22按摩机构 193套设杆221柔性外部套 194滑动杆222按摩头 195卡扣件223驱动电机 196气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技术的轮椅。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轮椅包括:两个支架10,呈框架结构并相对设置且固定连接在一起,各支架10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前架杆101、上架杆102、后架杆103以及下架杆104 ;前横杆11,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架10的下架杆104的前部之间;后横杆12,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架10的下架杆104的后部之间;坐架13,呈U形且U形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架10的后架杆103 ;坐垫14,设置于坐架13上,供人座在上面;两个前轮15,分别从外部枢转设置于两个支架10的前下部;两个后轮16,位于分别从外部枢转设置于两个支架10的下架杆104的下部;两个靠背用杆17,分别从侧方连接于两个支架10的后架杆103 ;靠背18,连接在两个靠背用杆17之间,供人的腰部抵靠。其中,在坐架13的与两个支架10的后架杆103的固定连接的位置处的内侧,两个靠背用杆17分别枢转连接于两个支架10的后架杆103。所述轮椅还包括下肢康复训练机构20。 下肢康复训练机构20包括:两个脚踏板2001,分别供人的两脚放在上面;两个前框架2002,各枢转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相应的一个脚踏板2001 ;两个前上框架2003,分别位于两个前框架2002斜上方,分别套设于两个前框架2002并使各前框架2002相对对应的前上框架2003能够滑动;定位件2004,穿设于相应的前框架2002和前上框架2003并使相应的前框架2002和前上框架2003的位置固定;后框架2005,一端枢转连接于相应的前上框架2003而另一端枢转连接于坐架13的前部;后上框架2006,一端枢转连接于对应前上框架2003的上端;框架连杆2007,两端分别枢转连接于相应的后框架2005和后上框架2006 ;基座2008,相对倾斜地连接于坐架13,且基座2008相对倾斜地连接于坐架13的一侧为枢转连接;导轨2009,设置于基座2008上;滑块2010,套设于导轨2009 ;连接杆2011,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块2010而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相应的前上框架2003 ;连接件2012,一端枢转连接于基座2008而另一端连接于前横杆11和后横杆12之间;以及电动机2013,动力连接于滑块2010,以驱动滑块2010沿导轨2009运动往复运动、进而滑块2010带动相应前框架2002、前上框架2003以及脚踏板2001、前上框架2003带动相应后上框架2006、后上框架2006带动相应的框架连杆2007运动。 基于下肢康复训练机构20,适于下肢运动有障碍的人群的下肢康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椅,包括:两个支架(10),呈框架结构并相对设置且固定连接在一起,各支架(10)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前架杆(101)、上架杆(102)、后架杆(103)以及下架杆(104);前横杆(11),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架(10)的下架杆(104)的前部之间;后横杆(12),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架(10)的下架杆(104)的后部之间;坐架(13),呈U形且U形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架(10)的后架杆(103);坐垫(14),设置于坐架(13)上,供人座在上面;两个前轮(15),分别从外部枢转设置于两个支架(10)的前下部;两个后轮(16),位于分别从外部枢转设置于两个支架(10)的下架杆(104)的下部;两个靠背用杆(17),分别从侧方连接于两个支架(10)的后架杆(103);以及靠背(18),连接在两个靠背用杆(17)之间,供人的腰部抵靠;其特征在于,在坐架(13)的与两个支架(10)的后架杆(103)的固定连接的位置处的内侧,两个靠背用杆(17)分别枢转连接于两个支架(10)的后架杆(103);所述轮椅还包括:下肢康复训练机构(20),包括:两个脚踏板(2001),分别供人的两脚放在上面;两个前框架(2002),各枢转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相应的一个脚踏板(2001);两个前上框架(2003),分别位于两个前框架(2002)斜上方,分别套设于两个前框架(2002)并使各前框架(2002)相对对应的前上框架(2003)能够滑动;定位件(2004),穿设于相应的前框架(2002)和前上框架(2003)并使相应的前框架(2002)和前上框架(2003)的位置固定;后框架(2005),一端枢转连接于相应的前上框架(2003)而另一端枢转连接于坐架(13)的前部;后上框架(2006),一端枢转连接于对应前上框架(2003)的上端;框架连杆(2007),两端分别枢转连接于相应的后框架(2005)和后上框架(2006);基座(2008),相对倾斜地连接于坐架(13),且基座(2008)相对倾斜地连接于坐架(13)的一侧为枢转连接;导轨(2009),设置于基座(2008)上;滑块(2010),套设于导轨(2009);连接杆(2011),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块(2010)而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相应的前上框架(2003);连接件(2012),一端枢转连接于基座(2008)而另一端连接于前横杆(11)和后横杆(12)之间;以及电动机(2013),动力连接于滑块(2010),以驱动滑块(2010)沿导轨(2009)运动往复运动、进而滑块(2010)带动相应前框架(2002)、前上框架(2003)以及脚踏板(2001)、前上框架(2003)带动相应后上框架(2006)、后上框架(2006)带动相应的框架连杆(2007)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洁孙华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