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界面式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6404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3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界面式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部A、融合部B和连接在融合部A、融合部B之间的连接部,融合部A和融合部B的外端面均为网状多孔结构,融合部A外端面的网状多孔结构的网孔A轴向贯穿融合部A,网孔A内侧开口大于外侧开口,贯穿融合部B外端面的网状多孔结构的网孔B轴向贯穿融合部B,网孔B内侧开口大于外侧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端面上的网孔A和网孔B内大外小,骨一旦从网孔A和网孔B长入,椎体将无法从融合器本体中拔出,骨从融合器本体两端面长入,融合器本体将起到一个支撑连接物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缩短了骨生长的距离和愈合时间,提高融合率,从而减少了病人术后制动的时间,减轻患者身心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界面式椎间融合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界面式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ACDF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颈椎疾病已经达60年,传统的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强调“椎体融合”——骨从上下椎体往中央生长愈合,然而由于解剖生理原因,上下椎体间距离较远,骨的“爬行替代愈合征程”漫长而艰辛(1cm左右),愈合时间较长,病人需要佩戴颈托制动达3-6个月,给患者心理和身体带来很大不适,且不能及时返还工作岗位,给家庭、社会、国家带来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界面式椎间融合器,缩短骨生长的距离和愈合时间,减少病人术后制动的时间和痛苦,并可提高骨融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界面式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部A、融合部B和连接在融合部A、融合部B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融合部A和融合部B的外端面均为网状多孔结构,融合部A外端面的网状多孔结构的网孔A轴向贯穿融合部A,所述网孔A内侧开口大于外侧开口,贯穿融合部B外端面的网状多孔结构的网孔B轴向贯穿融合部B,所述网孔B内侧开口大于外侧开口。网孔A和网孔B内大外小,骨一旦从网孔A和网孔B中长入,椎体将无法从融合器本体中拔出,骨从融合器本体顶面和底面长入,起到界面融合的作用,一旦界面骨整合达到稳定,融合器本体将起到一个支撑连接物的作用,融合目的实现。优选的,通孔A轴向贯穿融合部A、融合部B和连接部,所述通孔A的直径大于网孔A和网孔B的直径。通孔A以便于椎体骨通过通孔A大面积长入到融合器本体中并与对侧椎体骨汇合,但是这种功能是额外的,是双保险式的,网状多孔的骨界面愈合已经能使椎间和融合器骨整合达到稳定作用;通孔A还可以用于椎间融合器骨材料的填充孔道用,包括髂骨,人工骨等;同时也便于椎体的血管血运营养物质包括一些成骨刺激因子经过此孔向融合器中央渗透。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为中空圆柱,所述连接部的外径与融合部A、融合部B的直径相同,所述连接部、融合部A和融合部B同轴。中空设计,又利于放置植骨材料。优选的,所述融合部A和融合部B的外端面均有倒刺。在撑开椎体间隙,植入融合器本体后,松开撑开器,椎体向中央回缩,倒刺将部分压入椎体,患者术后站立活动,颈部重力将进一步完全将倒刺压入到椎体,因为具有倒刺,所以椎间融合器的即刻稳定性较好,无需额外的钢板固定;如果用于骨折脱位等颈椎稳定性不好的患者,用此类融合器的同时,也可前路额外用钢板螺钉固定,但是在颈椎病患者中,无需使用额外的固定。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的侧面上有通孔B,所述通孔B连通连接部内部。通孔B可以用于填充材料用,尤其是当融合器本体安放完毕后,仍可通过此孔注入更多的半固体人工骨等材料,也可以方便各种营养物质、刺激因子通过此孔进入,促进骨生长。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的侧面沿圆周方向均等分为四个面,其中一个侧面为密封面,其他三个侧面为网状多孔结构,侧面上网状多孔结构的网孔C连通连接部内部,所述密封面与通孔B所在的面正对。网孔C有利于血管血运营养物质包括一些成骨刺激因子经过此孔向融合器本体中心渗透,方便各种营养物质、刺激因子通过此孔进入。密封面的设计是为了防止植骨材料向椎管内脱落,保护了脊髓。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中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于连接部内部或者与连接部的壁融为一体,所述支撑柱一端与融合部A相连,支撑柱另一端与融合部B相连,所述支撑柱至少有2根。支撑柱用于增加融合器强度,防止界面塌陷。进一步的,所述融合部A和融合部B的外端面均附着有羟基磷灰石涂层。羟基磷灰石涂层有增加骨生长骨整合作用。进一步的,所述融合部A、融合部B轴向尺寸均为1~2mm,所述连接部的壁厚为1~2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端面上的网孔A和网孔B内大外小,骨一旦从网孔A和网孔B长入,椎体将无法从融合器本体中拔出,骨从融合器本体两端面长入,起到界面融合的作用;网孔A和网孔B的设计,也便于椎体的血管血运营养物质包括一些成骨刺激因子经过此孔向融合器中央渗透。一旦界面骨整合达到稳定,融合器本体将起到一个支撑连接物的作用。本专利技术使椎间融合从“1厘米”左右缩短为2毫米左右,大大缩短骨生长的距离、愈合时间,提高融合率,从而减少了病人术后制动的时间,减轻患者身心痛苦。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俯视图;图2是实施例1的剖视图;图3是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4是实施例1的后视图;图5是实施例2的剖视图;图中:1-网孔A、2-网孔B、3-通孔A、4-支撑柱、5-通孔B、6-网孔C、7-倒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界面式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部A、融合部B和连接在融合部A、融合部B之间的连接部,融合部A和融合部B的外端面均为网状多孔结构,融合部A外端面的网状多孔结构的网孔A1轴向贯穿融合部A,网孔A1内侧开口大于外侧开口,贯穿融合部B外端面的网状多孔结构的网孔B2轴向贯穿融合部B,网孔B2内侧开口大于外侧开口。融合器本体中央设有通孔A3,通孔A3轴向贯穿融合部A、融合部B和连接部,通孔A3的直径大于网孔A2和网孔B2的直径,通孔A3直径为4mm。融合部A和融合部B的外端面均附着有羟基磷灰石涂层。融合部A和融合部B的外端面均布有4个倒刺7,倒刺7上有倒钩,倒刺7长3mm,融合部A、融合部B和连接部一体成型。连接部为圆柱,连接部的外径与融合部A、融合部B的直径相同,连接部、融合部A和融合部B同轴。连接部的侧面沿圆周方向均等分为四个面,其中一个侧面为密封面,其他三个侧面为网状多孔结构,侧面上网状多孔结构的网孔C6连通连接部内部,网孔C6直径大于网孔A2和网孔B2的直径。与所述密封面相对的一个面上有通孔B5,通孔B5直径为3~4mm,融合部A、融合部B轴向尺寸均为1~2mm。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3、4所示,连接部为中空圆柱,融合部A和融合部B中央均轴向开有通孔A3,通孔A3连通连接部内部,融合部A上的通孔A3与融合部B上的通孔A3正对,连接部的壁厚为1~2mm。由于连接部为中空,所以连接部中设有支撑柱4,支撑柱4可以设于连接部内部也可与连接部的壁融为一体,起加强筋的作用,支撑柱4一端与融合部A相连,支撑柱4另一端与融合部B相连,支撑柱4至少有2个。优选的,支撑柱4有4个,均布在同一圆周上,此圆周、通孔A3、连接部三者同轴。支撑柱4和融合器本体材质均为钛合金。本专利技术椎间融合骨生长从“1厘米”左右缩短为2毫米左右,大大缩短骨生长的距离、从而缩短愈合时间,这样,患者术后制动时间可以从3到6个月缩短到1个月即可,减少了病人术后制动的时间和痛苦,患者只需佩戴一个月就可以返回工作单位继续工作。目前,并不是每个患者的骨都可以长到1cm相遇,本专利技术缩短骨生长距离以后,骨生长难度降低,融合率得以提高,患者术后假关节形成、疼痛等并发症将降低。且融合器本体三个侧面、顶面和底面的网孔设计,极大的增加了内部植骨材料的填充空间,增加内部与椎体骨面,内部与正面、两侧面的接触,也便于椎体的血管血运营养物质包括一些成骨刺激因子经过此孔向融合器中央渗透,刺激成骨,促进愈合。当然,本专利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及其实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界面式椎间融合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界面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融合部A、融合部B和连接在融合部A、融合部B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融合部A和融合部B的外端面均为网状多孔结构,融合部A外端面的网状多孔结构的网孔A(1)轴向贯穿融合部A,所述网孔A(1)内侧开口大于外侧开口,贯穿融合部B外端面的网状多孔结构的网孔B(2)轴向贯穿融合部B,所述网孔B(2)内侧开口大于外侧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界面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融合部A、融合部B和连接在融合部A、融合部B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融合部A和融合部B的外端面均为网状多孔结构,融合部A外端面的网状多孔结构的网孔A(1)轴向贯穿融合部A,所述网孔A(1)内侧开口大于外侧开口,贯穿融合部B外端面的网状多孔结构的网孔B(2)轴向贯穿融合部B,所述网孔B(2)内侧开口大于外侧开口;所述融合部A和融合部B的轴向尺寸均为1~2mm;通孔A(3)轴向贯穿融合部A、融合部B和连接部,所述通孔A(3)的直径大于网孔A(2)和网孔B(2)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中空圆柱,所述连接部的外径与融合部A、融合部B的直径相同,所述连接部、融合部A和融合部B同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部A和融合部B的外端面均有倒刺(7)。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界面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侧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立泰杨毅李玲利刘浩洪瑛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