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63471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3 11:58
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具备用于将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作为回流废气返回到进气通路的EGR装置和对吸入空气(新鲜空气)进行净化并将其提供给进气通路的空气滤清器,利用行驶风提高EGR冷却器的冷却性能。因此,空气滤清器(24)的空气滤清器壳体(26)配置在冷却EGR装置(30)的回流废气的EGR冷却器(34)的上方。空气滤清器壳体(26)的长度方向配置成与EGR冷却器(34)的长度方向相同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尤其是涉及利用行驶风冷却EGR冷却器的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车辆中,发动机搭载在发动机室中。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具备:对吸入的空气(新鲜空气)进行净化并将其提供给进气通路的空气滤清器;以及用于将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的一部分作为回流废气返回到进气通路的EGR装置。EGR装置具备:调整回流废气的流量的EGR阀;以及冷却回流废气的EGR冷却器。在EGR装置中,为了提高EGR冷却器的冷却效率,需要大型EGR冷却器。但是,这种EGR冷却器的大型化导致重量增加、成本上升,因此特别是在小型车中实施起来是困难的。为了解决该问题,有使行驶风直接接触EGR冷却器或者将EGR冷却器配置在发动机的前方的结构。作为这种EGR装置,例如有以下现有技术文献。现有技术文献_7] 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03-74418号公报专利文献1的EGR阀的装配结构是将EGR阀以EGR通道为中介装配到气缸盖,穿过EGR阀的废气通过EGR冷却器向进气歧管回流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上述引用文献1的结构中,由于在EGR冷却器的前方有进气歧管撑条,因此存在行驶风难以到达EGR冷却器的问题,另外,即使行驶风到达EGR冷却器,由于在正下方有发动机,因此行驶风的流动不通畅,存在难以提高EGR冷却器的冷却效率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利用行驶风提高EGR冷却器的冷却性能的发动机的进气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是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其具备:EGR装置,其配置在搭载于车辆的发动机室中的发动机的车辆宽度方向侧部,用于将上述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的一部分作为回流废气返回到进气通路,并且具备调整回流废气的流量的EGR阀和冷却回流废气的EGR冷却器;以及空气滤清器,其装配于上述发动机,上述发动机的进气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空气滤清器的空气滤清器壳体配置在上述EGR冷却器的上方,上述空气滤清器壳体的长度方向配置成与上述EGR冷却器的长度方向相同方向。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利用行驶风提高EGR冷却器的冷却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搭载有动力传动系的车辆的平面图。(实施例1)图2是发动机的主视图。(实施例1)图3是发动机的仰视图。(实施例1)图4是发动机的左侧视图。(实施例1)图5是EGR装置的平面图。(实施例1)图6是车辆的前部的俯视图。(实施例2)图7是车辆的前部的侧视图。(实施例2)图8是发动机的后视图。(实施例2)图9是中间冷却器出口配管的周边的发动机的侧视图。(实施例2)图10是将交流发电机和进气歧管拆下后的状态的车辆的前部的俯视图。(实施例2)图11是表示内径尺寸固定的以往的中间冷却器出口配管和内径尺寸不同的本实施方式的中间冷却器出口配管的发动机转速和填充效率的关系的图。(实施例2)图12是车辆的前部的侧视图。(实施例3)图13是车辆的前部的俯视图。(实施例3)图14是发动机的主视图。(实施例3)图15是发动机的后视图。(实施例3)图16是图14的XV1-XVI方向的向视图。(实施例3)图17是EGR装置的立体图。(实施例3)图18是图16的XVII1-XVIII方向的向视截面图。(实施例3)图19是从前方观看EGR装置的周边的图。(实施例3)图20是EGR阀的截面图。(实施例3)【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空气滤清器壳体将行驶风引导到EGR冷却器,使行驶风容易到达EGR冷却器来实现利用行驶风提高EGR冷却器的冷却性能的目的。实施例1图1?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在车辆1的发动机室2中搭载有动力传动系3。动力传动系3具备作为动力源的发动机4和配置在发动机4的侧方的变速器5,它们横置地配置。发动机4作为多气缸用的发动机例如是带增压器的直列双缸发动机,具备发动机主体6。如图2所示,发动机主体6包括气缸体7、气缸盖8以及下盖9。气缸盖罩10装配在气缸盖8的上部。油底壳11装配在下盖9的下部。如图1、图2所示,链盒12装配在发动机主体6的左侧部。 如图2、图4所示,曲轴13能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气缸体7和下盖9之间。如图2所示,曲轴带轮14装配在曲轴13的右侧的端部。具备辅机带轮15的辅机16在曲轴带轮14的上方装配于气缸体7。辅机皮带17卷绕于曲轴带轮14和辅机带轮15。如图2所示,油栗箱18在曲轴13的左端部位装配于链盒12的左侧面。如图1所示,增压器19装配在气缸盖8的前部。如图1所示,发动机主体6在后部具备进气装置20,另外,如图2所示,在前部具备排气装置21。如图1所示,进气装置20具备:装配在气缸盖8的后部的进气歧管22 端与进气歧管22连接的进气配管23 ;以及装配在进气配管23的另一端的空气滤清器24。在进气配管23的中途配置有增压器19。进气歧管22和进气配管23形成进气通路25。如图2所示,空气滤清器24对吸入的空气(新鲜空气)进行净化并将其提供给进气通路25,并且具备空气滤清器壳体26。该空气滤清器壳体26是长方体,包括下侧的下壳体(脏侧壳体)27和上侧的上壳体(清洁侧壳体)28,配置在气缸盖8的左侧方。如图1、图2所示,在气缸盖8的上方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车辆左右方向:Y)上配置的进气配管23的另一端与上壳体28连接。如图2所示,排气装置21在增压器19下方具备装配在气缸盖8的前部的排气歧管29。变速器5装配在链盒12和油底壳10的左侧面。发动机主体6具备用于将发动机4排出的废气的一部分作为回流废气返回到进气通路25的EGR装置30。如图2所示,EGR装置30配置在空气滤清器壳体26的下方并且在发动机4的车辆宽度方向侧部(左侧部)。由此,空气滤清器壳体26配置在EGR装置30的上方。特别是,空气滤清器壳体26配置在EGR阀33的正上方。如图5所示,EGR装置30具备EGR管32,EGR管32形成导入来自排气歧管29的回流废气并将其导向进气通路25的EGR通路31。另外,EGR装置30从排气歧管29侧起按顺序具备装配于EGR管32的EGR阀33和EGR冷却器34。EGR阀33设置在EGR管32的中途,调整回流废气的流量。EGR冷却器34是圆筒体,上侧或下侧,或者上侧和下侧以支架为中介支撑于链盒12 (气缸体7),并且长度方向朝向车辆前后方向X配置,利用发动机4的冷却水冷却回流废气。因此,EGR冷却器34连接着从散热器导入冷却水的冷却水导入管35和排出将回流废气冷却后的冷却水的冷却水排出管36。如图1、图2、图5所示,EGR管32的一端与发动机主体6的前部的排气歧管29连接,中央部位水平地向左侧方延伸,并且另一端与发动机主体6的后部的进气歧管22连接。如图2所示,EGR阀33配置在链盒12的上部和空气滤清器壳体26的下壳体27之间。如图5所示,EGR阀33连接着具备负压调整阀(VSV)37的负压配管(软管)38。另外,如图3、图4所示,空气滤清器壳体26的长度方向与EGR冷却器34的长度方向配置在相同方向(车辆前后方向:X)上。空气滤清器壳体26的下壳体27以支架为中介支撑于EGR冷却器34和变速器5的变速器壳体。如图4所示,变速器5的变速器壳体在空气滤清器壳体26的下方装配到发动机4的右侧面的变速器用装配部4R。根据这种结构,利用空气滤清器壳体26将行驶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其具备:EGR装置,其配置在搭载于车辆的发动机室中的发动机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侧部,用于将上述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的一部分作为回流废气返回到进气通路,并且具备调整回流废气的流量的EGR阀和冷却回流废气的EGR冷却器;以及空气滤清器,其配置于发动机,上述发动机的进气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空气滤清器的空气滤清器壳体配置在上述EGR冷却器的上方,上述空气滤清器壳体的长度方向配置成与上述EGR冷却器的长度方向相同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阪圣人加藤信一郎冈村英明
申请(专利权)人:铃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