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61959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3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施放器(10)是用来使微针(22)适用于皮肤的施放器,具备阻力部(14)和弯曲部(15),该阻力部(14)对具有沿着贴片的主面(21)形成的多根微针(22)的微针贴片(20)的行进附加阻力;该弯曲部(15)借助使通过该阻力部(14)而来的微针贴片(20)弯曲来使微针(22)从主面(21)立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用来对借助微针投用活性成分进行辅助的敷贴器。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透过皮肤投用活性成分的微针(microneedle),以及具备有该微针的装置。例如于后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能够旋转的微细构造装置,具备:曲线状的基材,以及贴附于该基材的第1表面上的包含有多个微细要素的滚轮构造。多个微细要素具有既定的大小及形状,从而,当微细构造装置置于皮肤上并朝向预定的方向滚动时可贯通皮肤的角质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5-50321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微细构造装置中,由于是借助以人的手来滚动安装于杆臂的滚轮而将微细要素穿刺于皮肤,所以朝向皮肤深部方向所施加的力量会因使用者而有所不同。因此,施加于微细要素的力道的方向不固定,所以穿刺的不均度较大,无法保持穿刺的可再现性。因而,期望不易产生手法技术上的差异,并提高穿刺的可再现性。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的敷贴器,是用来使微针适用于皮肤的敷贴器,具备阻力部及弯曲部,该阻力部对具有沿着贴片的主面形成的多根上述微针的微针贴片的行进附加阻力;该弯曲部借助使通过上述阻力部而来的上述微针贴片弯曲而使上述微针从上述主面立起。在这样的技术中,对微针贴片的行进施加阻力,并借助弯曲部使微针立起。再者,几乎不会施加朝向水平以外的方向的力,而可以在力的施加方向固定的状态下将微针刺于皮肤。即,可以提高穿刺的可再现性。在另一方面涉及的敷贴器中,阻力部是改变微针贴片的行进方向的第1圆柱构件也可以。在另一方面涉及的敷贴器中,第1圆柱构件使上述微针贴片的行进方向反转也可以。在另一方面涉及的敷贴器中,弯曲部是借助改变微针贴片的行进方向而将该微针贴片弯曲的第2圆柱构件也可以。在另一方面涉及的敷贴器中,第2圆柱构件使上述微针贴片的行进方向反转也可以。在另一方面涉及的敷贴器中,也可以还具备使该第2圆柱构件滑动以使第2圆柱构件从第1圆柱构件远离的滑块。在另一方面涉及的敷贴器中,还具备使第1及第2圆柱构件同时滑动的滑块也可以。在另一方面涉及的敷贴器中,阻力部借助夹持微针贴片来对该微针贴片附加阻力也可以。在另一方面涉及的敷贴器中,阻力部也可以是卷绕微针贴片而将该微针贴片朝向弯曲部送出的筒状的构造物。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可以提高穿刺的可再现性。【附图说明】图1是与实施方式中的敷贴器一并使用的微针贴片的俯视图。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敷贴器的立体图。图3是对应于图2的正视图。图4是对应于图2的后视图。图5是对应于图2的俯视图。图6是对应于图2的仰视图。图7是对应于图2的右侧视图。图8是对应于图2的左侧视图。图9是显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微针贴片的外观样子的图。图10是第9图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用于说明施力于微针贴片的图。图12是模式性显示穿刺样态的图。图13是第2实施方式的敷贴器的立体图。图14是对应于第13图的正视图。图15是对应于第13图的后视图。图16是对应于第13图的俯视图。图17是对应于第13图的仰视图。图18是对应于第13图的右侧视图。图19是对应于第13图的左侧视图。图20是显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微针贴片的外观样子的图。图21是图20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另外,在【附图说明】中对于相同或是同等的构成组件标示以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第1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的敷贴器10,是为了对活体内投用任意的活性成分(例如药剂),用来将微针贴片20上的微针穿刺于皮肤的辅助器具。使用者借助使用该敷贴器10,相较于以手直接将微针贴片20弯曲的情形,能够以更适当的力将微针穿刺于皮肤。首先,对于安装于敷贴器10的微针贴片20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微针贴片20为带状,具有大致沿着贴片的主面21而形成于该贴片的多个微针22。这些微针22分别在贴片的长边方向及宽幅方向上以整齐排列的方式排列,所有微针22的前端,无一例外地朝向贴片的一端(图1中为左方)。微针贴片20及微针22的材料并没有限定。例如,可以借助不锈钢、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其他金属、其他树脂、生物分解性材料、陶瓷和活体吸收性材料其中的任何一种材料来制作微针贴片20及微针22。或者,也可以组合这些材料来制作微针贴片20及微针22。微针22可以借助蚀刻技术来形成。贴片若为金属,可借助药液对该薄片冲孔来形成微针22。贴片若为非金属,可借助激光对该贴片进行冲孔而形成微针22。在这些情况下,于各微针22的周围会产生空隙。当然,也可以借助蚀刻以外的任何手法来形成微针22。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微针22为三角形状,不过微针的形状并没有任何限定。无论哪一种微针,由于都不用预先使微针22从贴片的主面21立起,所以可以容易且廉价地制造微针贴片20。微针贴片20的尺寸并没有限定。具体来说,厚度的下限可以是5 μπι也可以是20 μπι,厚度的上限可以是1000 μπι也可以是300 μπι。长度的下限可以是0.lcm也可以是lcm,长度的上限可以是50cm也可以是20cm。宽度的下限可以是0.lcm也可以是1cm,宽度的上限可以是60cm也可以是30cm。微针贴片20的长度及宽度的下限是考虑活性成分的投用量所决定,长度及宽度的上限是考虑活体的大小所决定。对于微针22的参数并没有限定。具体来说,针的高度的下限可以是10 μπι也可以是100 μm,其高度的上限可以是10000 μm也可以是1000 μπι。针的密度的下限可以是0.05根/cm2也可以是1根/cm 2,该密度的上限可以是10000根/cm2也可以是5000根/cm 2。密度的下限,是由投用lmg活性成分所求得的针的根数及面积所换算出的值,而密度的上限,是考虑针的形状之后的限界值。作为应用于皮肤的活性成分的准备方法,可考虑预先将活性成分涂布在微针贴片20自身上的手法、在将微针22穿刺于皮肤之前将活性成分涂布于该皮肤上的手法,以及将微针22在皮肤上进行穿刺之后将活性成分涂布于该皮肤上的手法。若是要预先将活性成分涂层于微针贴片20,虽是以尽可能将预定黏度的涂层液以均等的厚度涂布于贴片整体为佳,但由于微针22沿着主面21,所以沿着主面进行涂布可以容易地执行。涂布可以使用网版印刷的原理来实施,借助其他的方法来实施也可以。在使用生物分解性的贴片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该贴片本身内含活性成分。接着,使用图2?8来说明敷贴器10的构造。敷贴器10整体呈细长形状,具备在长边方向延伸的导向板11,和设置在该导向板11上的滑块12。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图3 (正视图)所示的那一侧定义为敷贴器10的前侧,将图4(后视图)所示的那一侧定义为敷贴器10的后侧。另外,将图5(俯视图)所示的那一侧定义为敷贴器10的上侧,将图6(仰视图)所示的那一侧定义为敷贴器10的下侧。作为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5/CN105324148.html" title="施放器原文来自X技术">施放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敷贴器,是用来使微针适用于皮肤的敷贴器,其特征在于:具备阻力部及弯曲部,该阻力部对具有沿着贴片的主面形成的多根上述微针的微针贴片的行进附加阻力;该弯曲部借助使通过上述阻力部而来的上述微针贴片弯曲而使上述微针从上述主面立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直树小仓诚
申请(专利权)人:久光制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