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在超高压气力输送系统中定量卸料的改进的旋转给料器。所述旋转给料器包括壳体、端盖、驱动装置、转动轴以及叶轮,端盖与壳体连接,并且在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元件;在转动轴的驱动端与一端盖之间设置的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元件和在驱动装置与一端盖之间设置的隔离元件;在转动轴的非驱动端与另一端盖之间设置的密封组件包括沿转动轴的轴向从里向外顺序设置的所述第一密封元件、第二密封元件、第三密封元件、第四密封元件和在所述另一端盖中设置的第一密封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旋转给料器克服现有旋转给料器只能满足低于0.6MPa工作压力的不足,能用于在超高压气力输送系统中定量卸料。(*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给料器,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在超高压气力输送系统中定量卸料的旋转给料器。
技术介绍
旋转给料器是在气力输送系统中用于固体粉粒物料的定量卸料的重要设备,主要通过叶轮的旋转控制和分配物料的流量。由于气力输送的物料需要在密闭且有压力的系统中传送,所以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旋转给料器各件的结合部位不能漏气泄压,物料不能流入轴承中,并且轴承润滑油也不能渗入物料。在专利号为ZL200520043180.8、标题为“旋转给料器”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内容中,其中的旋转给料器包括壳体、位于壳体旁的减速电机装置、具有等分结构的叶轮以及连接叶轮的转动轴,在叶轮的两端与端盖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在转动轴两端的轴承和迷宫圈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该技术的旋转给料器的端盖与壳体、转动轴与端盖的结合部位的密封只能适应低于0.6MPa的工作压力。目前,尚未有其工作压力高于0.6MPa的旋转给料器。然而,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于气力输送系统的输送压力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在用于粉煤燃烧的气力输送系统,其工作压力往往要求为3.0MPa,远远超出常规的要求。因此,需要一种能在超高压的气力输送系统中安全稳定地输送物料的旋转给料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旋转给料器只能满足低于0.6MPa工作压力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能在超高压气力输送系统中定量卸料的改进的旋转给料器。为了解决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旋转给料器包括壳体、端盖、驱动装置、转动轴以及叶轮,其中的端盖包括包括与转动轴的驱动端连接的第一端盖和与转动轴的非驱动端连接的第二端盖,其中的叶轮容纳在壳体中并与所述转动轴连接,其中的驱动装置驱动转动轴旋转从而带动叶轮在壳体中旋转,在所述驱动端和非驱动端与端盖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组件;其特点是其中的端盖与其中的壳体连接,并且在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元件;在所述驱动端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元件和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设置的隔离元件;在所述非驱动端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沿其中的转动轴的轴向从里向外顺序设置的所述第一密封元件、第二密封元件、第三密封元件、第四密封元件和在所述第二端盖中设置的第一密封结构。在上述的旋转给料器中,端盖与壳体的连接可以为榫接,在榫接处的榫槽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元件,端盖与壳体的连接可以是过渡连接。在上述的旋转给料器中,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转动轴的磁力驱动装置,所述隔离元件设置在磁力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所述隔离元件可以是磁隙隔套,与第一端盖连接,从而封闭转动轴的驱动端。在上述的旋转给料器中,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外压气接管和在所述第二端盖中设置的容纳所述外压气接管的孔,该孔从第二端盖的表面伸向所述第二密封元件和所述第三密封元件之间。在上述的旋转给料器中,所述第一密封元件和所述第四密封元件可以是毡圈,所述第二密封元件可以是迷宫圈,所述第三密封元件可以是耐压密封圈。当根据本技术的旋转给料器用于输送系统中定量卸料时,首先预先通过第一密封将外界气压引入旋转给料器中,然后启动系统,开始传递物料进入旋转给料器,此时,在非驱动端,由于进入第二密封元件与第三密封元件之间的气压高于给料系统中的气压,并通过第二密封与第一密封向旋转给料器内传递,所以,旋转给料器内部可能向外界泄漏的粉末被阻止;在驱动端由于第一端盖与隔离元件连接为一体的封闭作用,旋转给料器中的含粉末气体不可能向外界泄漏。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密封元件阻止了物料粉尘的大量泄漏,第二密封元件结合第一密封结构彻底阻挡了内部气源携带物料粉尘进一步向外泄漏,第三密封元件隔断了外气源与非驱动端处的轴承的通路,第四密封元件防止微尘进入轴承并且防止轴承中的润滑油脂渗出;并且,几种密封机理的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密封元件的寿命周期,端盖与壳体的过渡配合的结合面和连接处设置的密封元件可以降低抵抗气源压力,阻止了内部气源携带微尘由端盖结合面向外泄漏。因此根据本技术的旋转给料器克服了现有旋转给料器在工作压力高于0.6MPa的气力输送系统中运转时物料粉尘因密封单元的密封性不够而泄向轴承及外部的问题,能用于在超高压气力输送系统中定量卸料。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同的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构造的旋转给料器的主视图;图2是沿在图1中的A-A线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旋转给料器的实施例包括第一端盖11、第二端盖8、壳体7、叶轮14、具有磁力驱动装置16以及减速器电机17的驱动装置。在下文中,“超高压”是指在旋转给料器的内部气源气压高于1.0MPa的压力,“驱动端”是指转动轴6的受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的一端,“非驱动端”是指转动轴6的另一端。同时参照图2,壳体7在水平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盖11和第二端盖8连接,转动轴6设置在第一端盖11和第二端盖8之间,并且其驱动端和非驱动端可以通过轴承13和1分别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端盖11和第二端盖8的孔中,叶轮14与转动轴6固定地连接;转动轴6的驱动端处于磁力驱动装置16的所产生的磁场中,当由减速器和电机组成的减速电机17带动磁力驱动装置16时,转动轴6在磁力的作用下旋转,从而带动叶轮14旋转,转动轴6上的叶轮14在旋转时通过等分的型腔,将物料匀速卸下。继续参照图2,壳体7与第一端盖11和第二端盖8分别榫接,榫接处的榫槽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环9,该榫接为过渡配合,密封环9的材料为弹塑性良好的材料,当旋转给料器中充入气体直至超高压的工况时,密封环9依靠其变形承受渐增的气压并阻止气流夹带物料粉尘泄漏,同时在端盖11和8上的止口采用过渡配合的榫接还可以增加密封效果以及密封环9的寿命周期,根据本技术在此公开的内容的启发,本
的一般技术人员应该懂得选择何种密封环材料以及如何计算变形量,从而使得所述的榫接密封能在超高工作气压下提供良好的耐压密封效果。当物料通过叶轮14的等分的型腔时容易沿转动轴6的轴向流入轴承13中,并且轴承13的润滑油也容易沿转动轴6和第一端盖11之间的间隙渗入物料中,为此,在转动轴6的驱动端和第一端盖11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元件12。此外,还在第一端盖11一侧上设置有磁隙隔套15,该磁隙隔套15与第一端盖一起封闭转动轴6的驱动端,磁力驱动器16产生的磁场穿透磁隙隔套15,并且转动轴6的驱动端也处于该磁场,从而当减速电机17带动磁力驱动器16时,转动轴也同时受磁力作用而旋转。同样地,当物料通过叶轮14的等分的型腔时容易沿转动轴6的轴向流入轴承1中,并且轴承1的润滑油也容易沿转动轴6的非驱动端和第二端盖8之间的间隙渗入物料中,为此,非驱动端与第二端盖8的接触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元件5、第二密封元件4、包括外压气接管10的第一密封结构、第三密封元件3以及第四密封元件2。第一密封元件5设置在端盖的靠内侧部位,可以是毡圈等带有毛隙孔的密封元件,用于阻止叶轮内物料粉尘的大量泄出;第二密封元件4可以是迷宫圈,其靠近密封元件3的一侧端面间和内孔的孔壁上设置有间断环隙;在第二端盖8中设置有从其表面伸向第二密封元件4和第三密封元件3之间的孔,外压气接管10设置在该孔中,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给料器,用于固体物料输送系统的定量卸料,包括: 壳体、端盖、驱动装置、转动轴以及叶轮,所述端盖包括与所述转动轴的驱动端连接的第一端盖和与所述转动轴的非驱动端连接的第二端盖,所述叶轮容纳在所述壳体中并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转动轴旋转从而带动所述叶轮在所述壳体中旋转,在所述驱动端和非驱动端与所述端盖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端盖与所述壳体连接,并且在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元件; 在所述驱动端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元件和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设置的隔离元件; 在所述非驱动端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沿所述转动轴轴向从里向外顺序设置的所述第一密封元件、第二密封元件、第三密封元件、第四密封元件和在所述第二端盖中设置的第一密封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中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汉瑞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