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5820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纳米泵,属纳米泵。此纳米泵由传输富勒烯粒子(1)的碳纳米管(2)接上一定频率的交流电源组成,并由周期性地注入相异电荷来实现泵的功能。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效率高。(*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基于碳纳米管设计而成的纳米泵2.
技术介绍
在宏观领域,泵主要用来增加流体压力并使之产生流动。而在纳米尺度,由于量子效应的出现,传统类型的泵不仅在加工技术上有着极大的困难,而且在功能上也往往有意想不到的附加效应出现。同时,在纳米尺度,泵的功能也不再是纯粹地仅限于输送流体,纳米颗粒、离子等均可以是作用对象。3.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纳米粒子传输的纳米泵。本纳米泵由传输富勒烯粒子或其它纳米粒子的碳纳米管连于碳纳米管的交流电源所组成。实现泵的功能时将碳纳米管与交流电源相连,使负正电荷交变注入,从而实现纳米粒子的一端吸入、另一端打出,即纳米粒子泵的功能。4.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其中标号名称为1、作为被传输粒子的富勒烯,2、作为泵通道主体的碳纳米管。5.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以两端开口的碳纳米管2为主体通道,直径应大于被传输粒子尺寸,以确保被传输粒子能够通过,并与交流电源相连。由于注入负电荷时,本实施例中被传输的纳米颗粒富勒烯将会被吸入碳纳米管内,而注入正电荷时,富勒烯则会被打出,因此,若调节交变电源的频率,使得正好在负电与碳纳米管相连,将富勒烯吸入到碳纳米管中央位置时,电源极性改变,此时由于惯性,富勒烯仍然会继续向前运动而离开中点,而后由于正电荷的注入,富勒烯将会被从另一端打出,从而实现纳米泵的功能。交流电源的频率由注入电荷的量极和碳纳米管的长度等参数决定,与被传输的纳米颗粒也有关系。在本实施例中,碳纳米管长度为14.6nm,注入电荷量为每个原子注入0.001个单位电荷的电量,传输对象为富勒烯C60分子,得所需交流电源频率为21.3G赫兹。因此,本纳米泵具有高频、高效等特点,在生命体中药物传输、基因治疗等领域的应用极具潜力。权利要求1.一种纳米泵,其特征在于,由传输富勒烯粒子(1)的碳纳米管(2)连于碳纳米管的交流电源所组成。专利摘要一种纳米泵,属纳米泵。此纳米泵由传输富勒烯粒子(1)的碳纳米管(2)接上一定频率的交流电源组成,并由周期性地注入相异电荷来实现泵的功能。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效率高。文档编号B65G54/00GK2719783SQ20042006213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5日专利技术者郭万林, 唐淳 申请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泵,其特征在于,由传输富勒烯粒子(1)的碳纳米管(2)连于碳纳米管的交流电源所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万林唐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