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碳包覆铋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54664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榴状碳包覆铋纳米复合材料和其制备方法,具体步骤是在密闭容器中,将水溶性糖类、硝酸铋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水,再加入有机酸,在160℃~260℃反应,经洗涤、干燥得到石榴状碳包覆铋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一种碳壳内部镶嵌多个铋球的石榴状碳包覆铋纳米复合材料,该材料对黑索金的热分解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可以将其热分解峰温提前30~47℃,可作为推进剂燃烧催化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包覆铋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榴状碳包覆铋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其作为燃烧催化剂在固体推进剂领域的应用。
技术介绍
碳包覆金属纳米粒子是一种碳颗粒中填充金属颗粒的纳米材料,其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众多奇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在诸多科学
显示出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近年来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制备碳包覆纳米材料较常见的方法有电弧法、激光法、离子束法、CVD法、有机质热解法、球磨法、水热法等,由于反应机制的差异,使其制备过程和产品性质也有所差异。铋单质纳米材料有纳米管、纳米颗粒等,据专利技术人所知,石榴状碳包覆的单质纳米铋复合材料未见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形貌尺寸可控的石榴状碳包覆铋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其作为燃烧催化剂在固体推进剂领域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碳包覆铋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在密闭容器中,将可溶性糖类化合物、硝酸铋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水,再加入有机酸,在160~260℃反应,经洗涤、干燥得到石榴状碳包覆铋纳米复合材料。所述的糖类化合物选自单糖、二糖、低聚糖和多糖,如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棉籽糖、低聚果糖、低聚壳聚糖、环糊精、淀粉、阿拉伯胶、粘多糖、纤维素。所述的有机酸选自冰乙酸、甲酸、乙二酸、丙烯酸、苯甲酸。所述的糖类化合物与硝酸铋的质量比为0.1~3:0.1~1;糖类化合物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0.1~3:0.1~0.2;糖类化合物与水的质量比为0.1~3:2~6;水与有机酸的体积比为2~6:0.5~2。反应温度为180~230℃。具体地说,是在密闭容器中,将0.5~1g可溶性糖类化合物、0.1~0.3g硝酸铋和0.1g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2~3mL水,再加入0.5~1.5mL冰乙酸,在200℃反应1~8小时,经洗涤、干燥得到石榴状碳包覆铋纳米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得到的碳包覆铋纳米复合材料可作为燃烧催化剂应用于固体推进剂中。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碳包覆铋纳米复合材料可能的形成机理如下:(1)在高温水热反应条件下,糖类化合物迅速被碳化生成富含功能基团(-OH、=O)的碳质粒子,其与铋离子间通过相互作用力结合并自主装为过渡态核;(2)过渡态微粒由内向外扩散的速率JT(i-o)远大于碳质粒子由外向内扩散的速率JC(o–i),从过渡态核的外表面开始,铋离子被还原为单质铋,而被分离的碳质粒子在表面形成很薄的多孔碳壳,同时在碳壳与过渡态核的界面处形成孔洞;(3)随着反应的进行,过渡态核由外到内逐渐被消耗,碳壳逐渐变厚,留下的空位越来越大,直至核完全消失,碳壳停止生长;(4)与此同时,单质铋微粒的浓度越来越大,由于铋向外扩散的速率JBi远小于碳质粒子向外扩散的速率JC,因此,大都悬浮在碳壳与核形成的空腔壳层内,当浓度过饱和时,为了降低表面自由能和空间位阻,铋微粒逐渐成核生长为铋球;(5)若继续加热,随着碳表面功能基团的消耗,壳层会有收缩的趋向,同时,部分单质铋微粒经壳层孔道向外扩散,最终停留在碳层外表面或被嵌在碳层内。本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便、原料易得,制备的碳包覆铋纳米复合材料为类似石榴状的核-壳结构,且颗粒尺寸可控。制备得到的碳包覆铋纳米复合材料对RDX的热分解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可以将其热分解峰温提前30~47℃。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TEM图;图2为实施例1的SEM图;图3为实施例1的XRD图谱;图4为实施例1的XPS图谱;图5为实施例2的TEM图;图6为实施例2的SEM图;图7为实施例3的TEM图;图8为实施例3的SEM图;图9为实施例5的TEM图;图10为实施例6的TEM图;图11为实施例9的TEM图;图12为实施例9的SEM图;图13为实施例13的TEM图;图14为实施例15的TEM图;图15为实施例19的TEM图;图16为实施例22的DSC图谱;图17为实施例23的DSC图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将0.6g葡萄糖、0.2g五水合硝酸铋以及0.1g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溶解于2mL去离子水中,再加入1mL冰乙酸,将其转移至反应釜内,在200℃下反应1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3次,经干燥、研磨得到棕黑色碳包覆铋纳米复合材料。其TEM图见图1,由图可以看出产物为外径约600nm的石榴状核壳结构,多个铋球被包覆在多孔的碳壳内,碳壳的厚度约为100nm;其中,部分铋球从碳壳溢出而留在碳壳表面,是由于部分铋单质从多孔的碳壳扩散出来。其SEM图见图2,由图可以看出,颗粒的表面粗糙,并且有少量尺寸更小的异质球(白色)嵌进大球内部,与TEM溢出的铋球对应。其XRD图见3,合成产物的所有衍射峰与菱形单质Bi(PDF#44-1246)完全吻合,说明产物中有单质铋,但无碳的衍射峰,因为产物中碳组分属于无定型碳。其XPS图见图4,产物表面主要是碳和氧两种元素,说明葡萄糖在该体系中被碳化后,碳表面是富氧的;另外,在159eV和164eV处出现微弱的两个峰,分别是Bi4f7/2和Bi4f5/2的特征峰,是由于少量被漏在壳层外面的单质Bi表面被氧化为Bi2O3。实施例2将0.6g阿拉伯胶、0.1g五水合硝酸铋以及0.15g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溶解于2mL去离子水中,再加入1mL冰乙酸,将其转移至反应釜内,在200℃下反应4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3次,经干燥、研磨得到棕黑色碳包覆铋纳米复合材料。其TEM图见图5,由图可以看出产物为外径约700nm的石榴状核壳结构,多个铋球被包覆在多孔的碳壳内,碳壳较厚。其SEM图见图6,由图可以看出颗粒尺寸约为700nm,表面光滑。实施例3将0.6g低聚壳聚糖、0.2g五水合硝酸铋以及0.1g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溶解于2mL去离子水中,再加入1mL冰乙酸,将其转移至反应釜内,在200℃下反应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3次,经干燥、研磨得到棕黑色碳包覆铋纳米复合材料。其TEM图见图7,由图可以看出产物为外径约550nm的石榴状核壳结构,碳壳内包裹多个铋球。其SEM图见图8,由图可以看出颗粒尺寸约为550nm,表面粗糙。实施例4将0.6g麦芽糖、0.2g五水合硝酸铋以及0.1g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溶解于2mL去离子水中,再加入1mL冰乙酸,将其转移至反应釜内,在200℃下反应50分钟,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3次,经干燥、研磨得到棕黑色碳包覆铋纳米复合材料。实施例5将0.6g葡萄糖、0.2g五水合硝酸铋以及0.1g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溶解于2mL去离子水中,再加入1mL甲酸,将其转移至反应釜内,在200℃下反应40分钟,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3次,经干燥、研磨得到棕黑色碳包覆铋纳米复合材料。其TEM图见图9,由图可看出产物为外径约600nm的石榴状核壳结构,碳壳内包裹多个大小不一的铋球,由于反应时间较短,所以碳壳表面粗糙。实施例6将0.6g葡萄糖、0.2g五水合硝酸铋以及0.1g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溶解于2mL去离子水中,再加入1mL冰乙酸,将其转移至反应釜内,在170℃下反应8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包覆铋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密闭容器中,将可溶性糖类化合物、硝酸铋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水,再加入有机酸,在160 ~ 260 ℃反应,经洗涤、干燥得到碳包覆铋纳米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包覆铋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密闭容器中,将可溶性糖类化合物、硝酸铋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水,再加入有机酸,在160~260℃反应,经洗涤、干燥得到碳包覆铋纳米复合材料;所述的有机酸选自冰乙酸、甲酸、乙二酸、丙烯酸、苯甲酸;所述的糖类化合物与硝酸铋的质量比为0.1~3:0.1~1;糖类化合物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0.1~3:0.1~0.2;糖类化合物与水的质量比为0.1~3:2~6;水与有机酸的体积比为2~6:0.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糖类化合物选自单糖、二糖、低聚糖和多糖。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成梅党桃桃耿艳敏谢钢陈三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