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伟良专利>正文

刮板式排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5428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新型公开一种与各种机械加工设备配套的刮板式排屑装置,该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排屑装置排屑效果差的不足。它包括壳体、壳体内主从动链轮、链轮上链条和排屑刮板、链条移动的滑道及排屑口,在壳体内还设有减速机,在壳体上面刮板下对应处加设有与其相吻合的排屑滑道槽,该排屑滑道槽外侧与链条滑道形成半封闭式的结构,避免了链条掉轨和杂物进入滑道。因此,该装置具有排屑效果好和适用广范等优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新型涉及一种与各种机械加工设备配套、排除加工屑之用的排屑装置,尤其能对各类型屑排除的刮板式排屑装置。目前加工设备配套用的排屑装置的排屑方式有链板式、刮板式、螺旋式及磁力排屑武。其链板武排屑是用链板的转动运行进行排屑送出,但由于各链板之间连接的间隙,在排屑的过程中其上易挂有长屑、细屑及铁屑使其该装置出现卡死。为解决上述问题,又出现一种刮板武的排屑装置,即用链条替代链板,并在其上连接有刮板,其链条与刮板按下行方式运行,即按顺时方向滑动,并把落在壳体下部的铁屑利用刮板推动其屑并通过排屑口排出。但该类型装置仍存在不足之处。它主要利用壳体底面收屑,各种屑全部落入壳体底面过程中,易被空程刮板带屑。所说的磁力武装置只能用铁屑的排出,即应用范围窄。本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装置排屑时易出现卡死、堵死及带屑的不足,适用于各类型屑排除并排屑效果好的刮板武排屑装置。为实现本新型的目的,该技术方案如下该新型包括壳体、壳体内两端的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组、主、从链轮上环绕的链条,链条上均匀分布并与其垂直连接的排屑刮板、链条对应处壳体壁上的滑道及壳体一端排屑口;在壳体内还设有减速机并与主动链轮连接,在壳体上面对应排屑刮板下面设有与其相吻合的排屑滑道槽,链条的附翼固定连接排屑刮板,所述的排屑滑道槽的外侧壁与链条滑道相对接,使其滑道形成半封式结构,以保证链条在其内滑动并能阻止杂物进入滑道,所述的刮板随同链条在排屑滑道槽中逆时针方向循环运行,即刮屑采用上行方式,通过其排屑滑道槽实现排屑的目的。该新型另外在壳体内设有链条张紧装置,其装置设在主动链轮组之间。本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1、该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及排屑效果好,不但适合不同屑类,也改变传统的排屑方式,主要解决了目前排屑装置排屑时,易出现卡死、堵塞、残留切屑较多、排屑效果差的不足。主要在壳体上部增设有排屑滑道槽,采用刮板上行运行方式,这样消除了排屑刮板空程运行带来的必病并使排屑效果大大提高,也加大了应用范围。2、该新型设计中由于设有排屑滑道槽外侧与链条滑道相对接,使其滑道形成半封闭武结构,避免链条滑出滑道或排粉末屑,易将链条挤死的现象发生;另外在壳体内的主动链轮之间设有链节张紧装置,通过该装置调整链节的张紧,并将减速机设在壳体内,这样使该装置造型美观,设计更加理合和实用。 附图说明图1为本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A方向剖视图;图3为图1B-B方向剖视图。结合上述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3,该新型主要由壳体1、壳体内两端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组5、5′,两主从动链轮上环绕的链条2,链条上均匀分布的排屑刮板4、排屑刮板4下的排屑滑道槽3′、链条滑行的滑道3、壳体1一端的减速机10和排屑口9;其排屑刮板4等间隔与链条2通过其上的附翼垂直固定连接,在壳体1上面对应的排屑刮板4下面设有与其相吻合的排屑滑道槽3′,链条2附翼与排屑刮板4连接,可使其排屑刮板4在排屑滑道槽中上行方式循环移动,使其屑通过排屑口排除;该排屑滑道槽3′外侧与链条2滑道3相对接,使滑道3形成半封闭式结构(见图3),以使链条不“掉轨”,也消除链条2被排粉、碎屑挤死或卡车现象发生;为了调整链条2的张紧在主动链轮5之间设有由支承套6、支承套上焊接的调整板8和调整螺栓7构成的链节张紧装置,该装置中支承套6与两主动链轮5轴套接,通过其上的调整板8来调整链条2的张紧。所述的减速机10与电机为一体,其轴端配有链轮11,链轮11与主动链轮5通过链条12连接。该装置的工作过程该装置与各种加工机械配套,当接通电源后减速机10转动,减速机转动带动主、从链轮5、5′转动并带动两链轮上连接链条2和排屑刮板4一同在其上运行移动,实现排屑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刮板式排屑装置,它包括壳体(1)、壳体内两端的主、从动链轮组(5,5′)、两链轮组上环绕的链条(2),链条(2)上均匀分布并等间隔与其垂直连接的排屑刮板(4)、链条(2)对应处壳体内壁上的滑道(3)及壳体一端的排屑口(9),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还设有减速机(10)与主动链轮连接,在壳体上面的排屑刮板(4)下还设有与其相吻合的排屑滑道槽(3′),链条(2)的附翼固定连接排屑刮板,该排屑滑道槽(3′)的外侧与链条滑道(3)相对接,使滑道(3)形成半封闭式结构,所述的排屑刮板(2)随同链条逆时针方向在排屑滑道槽(3′)中循环运行,实现排屑的目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板式排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主动链轮组(5)之间设有链节张紧装置,并与其同轴接。专利摘要本新型公开一种与各种机械加工设备配套的刮板式排屑装置,该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排屑装置排屑效果差的不足。它包括壳体、壳体内主从动链轮、链轮上链条和排屑刮板、链条移动的滑道及排屑口,在壳体内还设有减速机,在壳体上面刮板下对应处加设有与其相吻合的排屑滑道槽,该排屑滑道槽外侧与链条滑道形成半封闭式的结构,避免了链条掉轨和杂物进入滑道。因此,该装置具有排屑效果好和适用广范等优点。文档编号B23B25/00GK2434276SQ00212988公开日2001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18日专利技术者杨伟良, 阎启山 申请人:杨伟良, 阎启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刮板式排屑装置,它包括壳体(1)、壳体内两端的主、从动链轮组(5,5′)、两链轮组上环绕的链条(2),链条(2)上均匀分布并等间隔与其垂直连接的排屑刮板(4)、链条(2)对应处壳体内壁上的滑道(3)及壳体一端的排屑口(9),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还设有减速机(10)与主动链轮连接,在壳体上面的排屑刮板(4)下还设有与其相吻合的排屑滑道槽(3′),链条(2)的附翼固定连接排屑刮板,该排屑滑道槽(3′)的外侧与链条滑道(3)相对接,使滑道(3)形成半封闭式结构,所述的排屑刮板(2)随同链条逆时针方向在排屑滑道槽(3′)中循环运行,实现排屑的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良闫启山
申请(专利权)人:杨伟良闫启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