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反应用电极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52526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1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用电极制备方法,该电极以泡沫铜、铜网、铜箔、铜板、钛网或钛板为基底;将浓度为0.01M-2.0M铜前驱体溶液,与0.01M-1.5M的模板剂,以摩尔比为5:1-1:20比例混合均匀磁力搅拌30min以上,转入反应釜后,并将基底浸入溶液中,密封反应4h-12h;将基底从反应釜中取出冷却后,洗涤、干燥后于300~800℃惰性气体或氧化气氛保护条件下热处理1~5小时,得到金属氧化物附着的基底;将金属氧化物附着的基底在酸性电解质中进行电化学还原,得到所需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制备的电极比表面积大,具有很高的二氧化碳氧还原催化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用电极的制备方法,属于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领域。
技术介绍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加,由此引起的co2气体“温室效应”也日益突出。因此,如何有效利用co2及减少C02的排放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目前,人们采用多种方法进行C02化学固定和转化,其中包括催化加氢、催化重整、电化学或化学还原,实现co2活化合成出甲烷、甲醇、甲酸等有机化合物或高分子化合物。从能耗和成本上综合考虑,电化学还原法具有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低、转化效率相对较高等优点,是co2还原法技术中较为可行的途径之一,也是当前的热点研究课题。电化学还原C02 (ERC)技术是利用电能将C02还原为各种有机小分子或化工产品,有效实现温室气体C02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技术。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迅速发展,发电技术的成本有望大幅度下降。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再利用电能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实现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如此将形成一个碳的循环和能量转化循环。ERC技术不仅可节约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能源,而且变废为宝,使C02得到有效利用,减少了 C02造成的环境污染。因此,ERC技术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人预期,未来C02化学化工成为一个新的有机化工体系,它的发展对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C02是碳的最高氧化阶段的产物,从化学变化的角度看,它处于稳定的状态,近乎于“惰性气体”,因而还原C02比较难。另外,电还原C02的第一步是C02+e — C02.,其标准电动势为-1.9V(vs SHE),过电位较高,成为了二氧化碳电还原中的速控步骤。而催化剂的引入,可以有效的稳定其中间产物,提高反应电势,降低过电位。因此,催化剂成为ERC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从ERC技术所存在的还原过电位过高的问题考虑,催化剂表面需要和C02还原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有适当的吸附强度,并具有较低的析氢过电位。目前,研究较多的ERC催化剂有Cu,Au,Ag,Zn,Pd,Pb等。不同的催化剂上还原产物的种类、转化率、电流效率是不同的。如Pb还原的主要产物是HC00离子,Au还原的主要产物是C0。相对于其他材料,Cu催化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氢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法拉第效率。因而成为近年来ERCH的研究重点。Cu催化剂的晶型结构、形貌等对ERC的催化活性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丹麦科技大学的王等人的研究表明,Cu纳米颗粒的催化活性明显优于Cu抛光制备的电极和溅射制备的铜电极。这说明Cu的形貌和比表面积很大程度影响产物的法拉第效率。此外,由于Cu催化C02然而Cu的形貌不但可以影响ERC反应的法拉第效率,还可以影响反应的还原产物。制备具有特殊形貌的铜,不但可以提高ERC反应的选择性,还可以提高其法拉第效率(Chem.Soc.Rev.,134,723,2012)。CN201310525873.X,采用醋酸铜和甲氧基苯胺制备得到Cu20纳米线,使催化剂的比表面得到大幅度提高。催化剂需要担载碳基气体扩散电极表面,才能发挥其催化性能。然而,研究表明,碳基的材料不仅能够提高其析氢副反应的产率,另外,碳可以对Cu电极进行毒化,降低催化剂的寿命。此外,该方法制备的Cu20催化0)2转换为甲酸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对C02转换为碳氢化合物具有很低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极制备方法,以泡沫铜、铜网、铜箔、铜板、钛网或钛板为基底,在其表面生长具有纳米晶须、纳米花结构的铜,提高Cu的比表面积和活性位,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法拉第效率。通过调控电极的结构,调控产物的种类。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以泡沫铜、铜网、铜箔、铜板、钛网或钛板为基底;将浓度为0.01M-2.0M铜前驱体溶液,与0.01M-1.5M的模板剂,以铜与模板剂摩尔比为5:1-1:20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溶液,优选铜与模板剂摩尔比例为2:1-1:5,混合物溶液磁力搅拌30min以上,转入反应釜后,并将基底浸入溶液中,将反应釜密封,并于60°C -180°C反应4h-12h ;将基底从反应釜中取出冷却后,洗涤、干燥,干燥后于300?800°C惰性气体或氧化气氛保护条件下热处理1?5小时,得到金属氧化物附着的基底;将金属氧化物附着的基底在酸性电解质进行电化学还原,得到所需电极。所述基底在应用前进行如下处理:基底在丙酮中进行除油处理后30min以上,取出再将其于质量浓度36.5%浓盐酸中,处理2-15min,取出洗涤、50°C _80°C干燥得处理好的基底。模板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十二烷基磺酸钠SD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尿素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金属氧化物附着的基底在酸性电解质进行电化学还原的过程为,将金属氧化物附着的基底在0.5?5M的酸溶液中,于酸溶液中通入氮化气氛下,恒电流扫描5-30min,清洗、干燥,得到电极。所述铜前驱体为一种或二种以上Cu元素的可溶性盐;可溶性盐为Cu金属的硝酸盐、碳酸盐、硫酸盐、醋酸盐、卤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多种可共溶性盐)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所述酸溶液为硫酸、硝酸、磷酸或盐酸中的一种;浓度为0.5M?5M,优选浓度为0.5M ?4M。所述恒电流为-10mA/cm2?_150mA/cm2 ;优选为-20mA/cm2 ?-100mA/cm2。所述氮化气氛为氮气、氩气或氦气气体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混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提供了一种新的C02电化学还原用电极的制备方法,即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十二烷基磺酸钠SD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尿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为模板剂,经自组装得到的有序的聚合物-金属复合物,通过溶液水热反应结合电化学还原制备得到有序结构电极,即在基底上形成具有特殊形貌的Cu纳米结构,显著提高了电极的比表面积和活性面积,提高了催化剂对二氧化碳的电化学还原活性,提高了碳氢化合物的法拉第效率;2)表面活性剂作为模板剂,可以有效调控电极表面Cu金属的形貌、结构,提高其活性比表面积,且有利于多级孔Cu金属纳米线、纳米晶须和纳米花的生成,一方面大孔可以提供气体的传输通道,介孔和微孔可以提供更多反应活性位,从而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电池性能;3)该方法以反应的活性组分直接为基底,相对于以碳纸等为基底在其表面生长不同形貌催化剂,析氢明显降低,对碳氢化合物的选择性明显提高;4)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易操、生产设备常规,适合大规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反应用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泡沫铜、铜网、铜箔、铜板、钛网或钛板为基底;将浓度为0.01M‑2.0M铜前驱体溶液,与0.01M‑1.5M的模板剂,以铜与模板剂摩尔比为5:1‑1:20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溶液,优选铜与模板剂摩尔比例为2:1‑1:5,混合物溶液磁力搅拌30min以上,转入反应釜后,并将基底浸入溶液中,将反应釜密封,并于60℃‑180℃反应4h‑12h;将基底从反应釜中取出冷却后,洗涤、干燥,干燥后于300~800℃惰性气体或氧化气氛保护条件下热处理1~5小时,得到金属氧化物附着的基底;将金属氧化物附着的基底在酸性电解质进行中电化学还原,得到所需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和香张华民邱艳玲毛景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