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的吸能盒,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吸能盒在碰撞时的缓冲效果、生产效率不高和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本汽车的吸能盒,包括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若干个呈环状的吸能管,所述吸能管依次叠设在安装板的板面上,位于最底部的吸能管固连在安装板上,相邻的两吸能管之间相互固连,所述安装板与吸能管之间形成盒状结构。本汽车的吸能盒在碰撞时的吸能效果好,能够便捷地实现吸能盒的组装,无需其他定位件,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较高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汽车的吸能盒。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有了私家车,汽车也已经成为人们的常用代步工具,而在行驶的过程中,汽车容易发生事故,所以汽车安全越来越被大众所关注。目前,汽车前防撞梁主要由前横梁和左右吸能盒组成,以确保在汽车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发挥吸能盒对车辆的保护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吸收盒的缓冲效果差,从而导致在发生安全事故时没有对车身产生有效的保护。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人们研发出了各种置于发动机舱纵梁和前副保险杠之间设置有碰撞吸能盒: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120540467.7)公开了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至少包括由内板、外板和固定在内板上的外板所构成的柱状的本体,碰撞吸能盒的吸能结构包括固定在内板内表面上的若干凹条和开设在内板表面的若干凸槽,同时凸条和凹槽均与本体的轴心线相垂直,此外,外板外表面处开设有至少一组压溃槽组,上述压溃槽组与本体的轴心线相垂直。又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020538160.8)公开了一种汽车吸能盒,包括筒状金属盒体,筒状盒体内填塞满块状泡沫铝,上述泡沫铝的孔隙率达到85%以上,筒状金属盒体两端开口,同时筒状盒体两端设有连接法兰,与汽车防撞梁、车身主梁进行螺栓或焊接连接固定。上述的两种吸能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各种缺陷,但仍存在以下缺陷:1、采用外板与内板结合的方式,由于板的厚度,抗压能力较弱,从而不能有效的吸收汽车碰撞时产生的能量,同时上述凸条和凹槽均与本体的轴心线相垂直,压溃槽组与本体的轴心线相垂直,使得加工工艺过于复杂,同时安装过程也过于繁琐,造成了制作成本过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2、在碰撞过程中,金属盒体填充的泡沫铝位置易发生偏移,从而不能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和吸能效果,同时泡沫铝的孔隙率在加工时较难掌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加工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的吸能盒,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碰撞时的缓冲效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的吸能盒,包括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若干个呈环状的吸能管,所述吸能管依次叠设在安装板的板面上,位于最底部的吸能管固连在安装板上,相邻的两吸能管之间相互固连,所述安装板与吸能管之间形成盒状结构。本汽车的吸能盒在安装板上设有若干个呈环状的吸能管,位于最底部的吸能管连接在安装板上,在安装板的板面上吸能管依次叠设,而相邻的两吸能管之间相互固连,使安装板与吸能管之间形成盒状结构,吸能管的形状特征,有利于碰撞时的压溃吸能,能较好的提高吸能盒的吸能效果,通过安装板与吸能管的配合使用,更能够更好的提高碰撞时的缓冲效果,同时安装过程中只需安装板与吸能管以及相邻吸能管固连,无需其他定位件,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较高的生产效率,吸能管的数量可随车型做出相应的调整,有效降低了模具的开发成本以及维修成本,增强了吸能盒的适应能力以及在不同车型上吸能效果的提升。在上述一种汽车的吸能盒中,所述吸能管的壁厚为1.0mm?1.6mm。吸能管管体的壁厚在上述的范围内,保证了在碰撞过程中吸能管的压溃变形,从而降低了吸能管直接断裂的可能,能更好的提高装置的吸能效果,在保证吸能盒的吸能效果的同时能够达到较好的生产效率。在上述一种汽车的吸能盒中,所述吸能管的直径为20mm?30mm。吸能管直径在上述范围内,使吸能盒的吸能效果得到较大的提升,同时,吸能管直径的数值设置能更好的适应工业化的生产,降低模具生产开发成本与维修成本。在上述一种汽车的吸能盒中,位于最底部的吸能管通过保护焊焊接在安装板上,相邻的两吸能管之间通过保护焊焊接固连。吸能管和安装板以及相邻的两吸能管之间通过保护焊连接,能确保在发生碰撞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连接断裂,满足车身轻量化设计要求,提高了各部件之间连接的强度,同时,延长了吸能盒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吸能盒的吸能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上述一种汽车的吸能盒中,位于最底部的吸能管通过保护焊焊接在安装板上,各吸能管依次叠设且通过连接片相固连,上述连接片与各吸能管的外壁相焊接。上述吸能管之间使用连接片连接,操作方便,更有效的节省时间,同时也保证了碰撞时能起到较好的吸能效果。在上述一种汽车的吸能盒中,所述安装板为正方形,所述吸能管呈圆环状且依次设置叠设在安装板的中部,所述吸能管的圆心位于安装板的中心线上。吸能管与安装板的安装位置的配合,从而更好的保证在碰撞过程中吸能盒的吸能效果。在上述一种汽车的吸能盒中,所述安装板为正方形,所述吸能管呈方环状且截面呈正方形,所述吸能管的中心线与安装板的中心线重合。吸能管的截面与安装板的板面形状相同,能更好的提高吸能效果,同时更有效的节省时间。在上述一种汽车的吸能盒中,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减重孔。减重孔提高了车身的轻量化效果,使得吸能盒的维修更加便捷,降低了维修成本。在上述一种汽车的吸能盒中,所述吸能管采用金属材料一体成型。降低了模具生产开发成本,操作便捷,同时满足车身的轻量化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吸能盒具有以下优点:1、最底部的吸能管通过保护焊焊接在安装板上,各吸能管依次叠设且通过连接片相固连,无需借助其他定位件,符合轻量化设计的要求,同时制作时只需一个模具成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2、相邻吸能管之间的连接通过保护焊固连,有助于碰撞时吸能盒的缓冲效果,进一步地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3、吸能管与安装板之间的配合作用,提高了碰撞时的吸能盒的吸能效果,同时吸能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的吸能盒,包括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上设有若干个呈环状的吸能管(1),所述吸能管(1)依次叠设在安装板(2)的板面(21)上,位于最底部的吸能管(1)固连在安装板(2)上,相邻的两吸能管(1)之间相互固连,所述安装板(2)与吸能管(1)之间形成盒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风蔚,范全晓,张强,姜岸柳,孙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