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称称重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3794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0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悬浮称称重支架,包括上结合部件和下结合部件;所述上结合部件和所述下结合部件的接触面相贴合;其中,所述下结合部件的接触面为凸形接触面,并且所述上结合部件和所述下结合部件贴合后,所述上结合部件的重心和所述下结合部件的重心在同一竖直线上,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悬浮称称重支架是由上结合部件和下结合部件组成,不会出现由于钢珠在下钢碗内左右晃动及下钢碗积灰,而导致的称台精度不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悬浮称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悬浮称称重支架
技术介绍
悬浮称有四个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通过称重支架连接承台和传感器。称重支架组成由两个钢碗和一个钢珠组成,钢珠的两个点相连钢碗,形成称重支架,秤台的重力通过钢珠向下传力。称重支架理论安装方式是重力垂直传递到称重传感器上,其作用力必须通过传感器的轴心,而在工过程中,由于皮带秤长期左右晃动,导致钢珠在下钢碗内作用晃动,导致钢珠的重力未直接传递到重量传感器的轴心上,产生分力,影响称重精度,并且由于长期过程中,下钢碗内造成灰尘堆积,造成称台不平而影响称重精度。因此,如何解决由于钢珠在下钢碗内左右晃动及积灰而影响称台精度,是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浮称称重支架,以解决由于钢珠在下钢碗内左右晃动及积灰而影响称台精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浮称称重支架,包括:上结合部件和下结合部件;所述上结合部件和所述下结合部件的接触面相贴合;其中,所述下结合部件的接触面为凸形接触面,并且所述上结合部件和所述下结合部件贴合后,所述上结合部件的重心和所述下结合部件的重心在同一竖直线上。优选的,所述下结合部件的接触面为弧形接触面。优选的,所述下结合部件的接触面为半球形接触面。优选的,所述下结合部件的接触面为圆锥形接触面。优选的,所述上结合部件和所述下结合部件为刚性部件。一种悬浮称,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悬浮称称重支架,还包括重量传感器;其中,所述重量传感器的轴心与所述悬浮称称重支架的重心在同一竖直线上。通过以上方案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浮称称重支架,包括上结合部件和下结合部件;所述上结合部件和所述下结合部件的接触面相贴合;其中,所述下结合部件的接触面为凸形接触面,并且所述上结合部件和所述下结合部件贴合后,所述上结合部件的重心和所述下结合部件的重心在同一竖直线上,由于本技术提供的这种悬浮称称重支架是由上结合部件和下结合部件组成,不会出现由于钢珠在下钢碗内左右晃动及下钢碗积灰,而导致的称台精度不准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悬浮称称重支架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下结合部件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下结合部件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悬浮称称重支架,以解决由于钢珠在下钢碗内左右晃动及积灰而影响称台精度。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浮称称重支架截面结构示意图,包括:上结合部件1和下结合部件2 ;所述上结合部件1和所述下结合部件2的接触面相贴合;其中,所述下结合部件2的接触面为凸形接触面,并且所述上结合部件1和所述上结合部件2贴合后,所述上结合部件1的重心和所述下结合部件2的重心在同一竖直线上。优选的,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下结合部件2的接触面为弧形接触面。具体的,所述下结合部件2的接触面为弧形接触面,可以更好的使上结合部件1和下结合部件2的重心在同一竖直线上。参见图2,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下结合部件2的接触面为半球形接触面。其中,图2为下结合部件2主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下结合部件2俯视图结构示意图。优选的,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下结合部件2的接触面为圆锥形接触面。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下结合部件2的接触面为圆锥形时,也能实现上结合部件1和下结合部件2的重心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优选的,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结合部件1和所述下结合部件2为刚性部件。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上结合部件1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上钢碗,本实施例中的下结合部件2,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钢珠与下钢碗的结合体,这种由下结合部件的代替钢珠和下钢碗的悬浮称称重支架,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由于钢珠左右移动导致重力未直接传递到重量传感器的轴心上,也不会出现由于长时间工作,导致下钢碗进灰,从而造成称台不平,影响称重精度。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浮称称重支架,包括上结合部件1和下结合部件2 ;所述上结合部件1和所述下结合部件2的接触面相贴合;其中,所述下结合部件2的接触面为凸形接触面,并且所述上结合部件1和所述下结合部件2贴合后,所述上结合部件1的重心和所述下结合部件2的重心在同一竖直线上,由于本技术提供的这种悬浮称称重支架是由上结合部件1和下结合部件2组成,不会出现由于钢珠在下钢碗内左右晃动及下钢碗积灰,而导致的称台精度不准的问题。一种悬浮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悬浮称称重支架,还包括重量传感器;其中,所述重量传感器的轴心与所述悬浮称称重支架的重心在同一竖直线上。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悬浮称称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结合部件和下结合部件;所述上结合部件和所述下结合部件的接触面相贴合; 其中,所述下结合部件的接触面为凸形接触面,并且所述上结合部件和所述下结合部件贴合后,所述上结合部件的重心和所述下结合部件的重心在同一竖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称称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结合部件的接触面为弧形接触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浮称称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结合部件的接触面为半球形接触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浮称称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结合部件的接触面为圆锥形接触面。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悬浮称称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结合部件和所述下结合部件为刚性部件。6.一种悬浮称,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悬浮称称重支架,还包括重量传感器;其中,所述重量传感器的轴心与所述悬浮称称重支架的重心在同一竖直线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悬浮称称重支架,包括上结合部件和下结合部件;所述上结合部件和所述下结合部件的接触面相贴合;其中,所述下结合部件的接触面为凸形接触面,并且所述上结合部件和所述下结合部件贴合后,所述上结合部件的重心和所述下结合部件的重心在同一竖直线上,由于本技术提供的这种悬浮称称重支架是由上结合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浮称称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结合部件和下结合部件;所述上结合部件和所述下结合部件的接触面相贴合;其中,所述下结合部件的接触面为凸形接触面,并且所述上结合部件和所述下结合部件贴合后,所述上结合部件的重心和所述下结合部件的重心在同一竖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全程幼强罗春晓钟育彬杨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