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积文专利>正文

利用工业余废热供热能的方法及可移动式储热节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836458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工业余废热供热能的方法及可移动式储热节能系统”,属于节能技术。包括用于设置在产生工业余废热的场地聚集工厂余废热的余废热聚集装置,以及与所述余废热聚集装置可连接以吸收储热热量的可移动式储热装置2,所述可移动式储热装置2将热能储存后运输到用户指定位置向用户的需热装置进行放热;所述余废热聚集装置包括集热装置1-1以及串联的用于输送传热介质的传热介质输出管1-2、传热介质换热管1-3和传热介质输入管1-4;所述传热介质换热管1-3穿过所述集热装置内部使传热介质吸收集热装置聚集的热能;所述集热装置1-1用于吸收聚集工厂余废热。可便捷地实现工业余废热向日常百姓生活所需热能的传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
,特别是一种利用工业余废热供热能的方法及可移动式储热节能系统
技术介绍
很多工厂都会产生大量的余废热,直接排放不仅仅影响空气环境、厂区小环境气候,而且造成能源浪费。这部分余废热如果能够供给日常家庭利用来烧热水或者冬天取暖,能够节约很多资源。但如何利用,如何低成本高效灵活地将这些热能输送到家家户户,则是目前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根据上述领域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工业余废热供热能的方法及可移动式储热节能系统。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移动式储热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在产生工业余废热的场地聚集工厂余废热的余废热聚集装置,以及与所述余废热聚集装置可连接以吸收储热热量的可移动式储热装置2,所述可移动式储热装置2将热能储存后运输到用户指定位置向用户的需热装置进行放热;所述余废热聚集装置包括集热装置1-1以及串联的用于输送传热介质的传热介质输出管1-2、传热介质换热管1-3和传热介质输入管1-4 ;所述传热介质换热管1-3穿过所述集热装置内部使传热介质吸收集热装置聚集的热能;所述集热装置1-1用于吸收聚集工厂余废热;可移动式储热装置2可与传热介质输处管1-2和传热介质输入管1-4相连通形成传热介质循环回路。所述传热介质输出管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分配器3,所述传热介质输入管1-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回收口 4,所述可移动式储热装置2与所述传热介质换热管1-3和传热介质输入管1-4通过所述分配器3和所述回收口 4形成所述传热介质循环回路所述传热储热介质循环管5的出口 5-2与所述回收口 4之间设置有循环泵。所述集热装置1与第一个所述分配器3之间设置有与所述传热介质输出管1-2平行且连通的高温传热介质存储罐6,所述传热介质输出管1-2上与所述高温传热介质存储罐6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阀门7-1 ;所述高温传热介质存储罐6的两端设置有阀门7-2。所述可移动储热装置2独立于所述余废热聚集装置,为一种移动运输设备的一部分或可被移动运输工具移动运输,可储装传热储热介质,其内腔设置有传热储热介质循环管5,所述传热储热介质循环管5的入口 5-1用于与所述分配器3连接,所述传热储热介质循环管5的出口 5-2用于与所述回收口 4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储热装置2具有传热储热介质罐装口和输出口,用于与用户的需热装置进行传热储热介质进行交换;或者,所述可移动储热装置2的外壳由可导热内壳2-1和可拆卸的隔热外壳2-2构成,可移动储热装置2通过所述可导热内壳2-1向用户的需热装置进行热交换;或者,所述可移动储热装置2内设置由一条独立于与所述传热储热介质循环管5的水循环管道8,所述水循环管道8的入口和出口与用户的需热装置可连接使得所述需热装置中的水管与所述水循环管道8构成水循环流动通道从而使循环水吸收所述可移动储热装置2中储存的热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利用工业余废热提供热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产生工业余废热的场所设置余废热聚集装置聚集工厂余废热,采用与所述余废热聚集装置可匹配连通的可移动式储热装置2将热能储存后运输到用户指定位置向用户的需热装置进行放热;所述余废热聚集装置包括集热装置1-1以及串联的用于输送传热介质的传热介质输出管1-2、传热介质换热管1-3和传热介质输入管1-4 ;所述传热介质换热管1-3穿过所述集热装置内部使传热介质吸收集热装置聚集的热能;所述集热装置1-1用于吸收聚集工厂余废热;可移动式储热装置2可与传热介质换热管1-3和传热介质输入管1-4相连通形成传热介质循环回路。所述传热介质输出管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分配器3,所述传热介质输入管1-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回收口 4,所述可移动式储热装置2与所述传热介质换热管1-3和传热介质输入管1-4通过所述分配器3和所述回收口 4形成所述传热介质循环回路所述传热储热介质循环管5的出口 5-2与所述回收口 4之间设置有循环泵。所述集热装置1与第一个所述分配器3之间设置有与所述传热介质输出管1-2平行且连通的高温传热介质存储罐6,所述传热介质输出管1-2上与所述高温传热介质存储罐6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阀门7-1 ;所述高温传热介质存储罐6的两端设置有阀门7-2。所述可移动储热装置2独立于所述余废热聚集装置,为一种移动运输设备的一部分或可被移动运输工具移动运输,可储装传热储热介质,其内腔设置有传热储热介质循环管5,所述传热储热介质循环管5的入口 5-1用于与所述分配器3连接,所述传热储热介质循环管5的出口 5-2用于与所述回收口 4连接。所述可移动储热装置2具有传热储热介质罐装口和输出口,用于与用户的需热装置进行传热储热介质进行交换;或者,所述可移动储热装置2的外壳由可导热内壳2-1和可拆卸的隔热外壳2-2构成,可移动储热装置2通过所述可导热内壳2-1向用户的需热装置进行热交换;或者,所述可移动储热装置2内设置由一条独立于与所述传热储热介质循环管5的水循环管道8,所述水循环管道8的入口和出口与用户的需热装置可连接使得所述需热装置中的水管与所述水循环管道8构成水循环流动通道从而使循环水吸收所述可移动储热装置2中储存的热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移动式储热节能系统便捷地实现了日常生活对工业余废热的高效利用。采用就近的原则,可以使得工厂附近的居民降低生活成本,并减少能能源浪费。【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可移动式储热节能系统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具有高温传热介质存储存罐的可移动式储热节能系统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可移动式储热节能系统中的一种可移动储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可移动式储热节能系统中的另一种可移动储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集热装置1-1,传热介质输出管1-2,传热介质换热管1-3,传热介质输入管1-4,可移动式储热装置2,可导热内壳2-1,隔热外壳2-2,分配器3,回收口 4,传热储热介质循环管5,入口 5-1,出口 5-2,高温传热介质存储存罐6,阀门7-1,阀门7_2,水循环管道8,循环泵9。【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储热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在产生工业余废热的场地聚集工厂余废热的余废热聚集装置,以及与所述余废热聚集装置可连接以吸收储热热量的可移动式储热装置2,所述可移动式储热装置2将热能储存后运输到用户指定位置向用户的需热装置进行放热;所述余废热聚集装置包括集热装置1-1以及串联的用于输送传热介质的传热介质输出管1-2、传热介质换热管1-3和传热介质输入管1-4 ;所述传热介质换热管1-3穿过所述集热装置内部使传热介质吸收集热装置聚集的热能;所述集热装置1-1用于吸收聚集工厂余废热;可移动式储热装置2可与传热介质换热管1-3和传热介质输入管1-4相连通形成传热介质循环回路。本专利技术中,余废热聚集装置的用途是聚集工业余废热,例如可以是一个将工业余废热输送管道输出口聚集在一起的以较大的管道,其中设置的传热介质换热管与其中聚集的热风进行热交换使得热风降温后再排除,而传热介质换热管中的传热介质被即时加热并从传热介质输出管输出,流入可移动式储热装置中进行热交换使得可移动式储热装置储存热能。可移动式储热装置储能后运输到用户与其需热装置进行热交换从而使用户利用工业余废热加热日常用水。与用户的需热装置进行热交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式储热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在产生工业余废热的场地聚集工厂余废热的余废热聚集装置,以及与所述余废热聚集装置可连接以吸收储热热量的可移动式储热装置2,所述可移动式储热装置2将热能储存后运输到用户指定位置向用户的需热装置进行放热;所述余废热聚集装置包括集热装置1‑1以及串联的用于输送传热介质的传热介质输出管1‑2、传热介质换热管1‑3和传热介质输入管1‑4;所述传热介质换热管1‑3穿过所述集热装置内部使传热介质吸收集热装置聚集的热能;所述集热装置1‑1用于吸收聚集工厂余废热;所述可移动式储热装置2可与传热介质换热管1‑3和传热介质输入管1‑4相连通形成传热介质循环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积文康斌
申请(专利权)人:杨积文康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