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36073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附罐。将绕过吸附剂(24)的部分的旁通流动通道(42)设置在吸附罐本体(14)的气体流动通道中在发动机侧口(36)和大气侧口(38)之间。此外,提供了流量增加构件,该流量增加构件在净化时气体的流速已超过预定值时增加旁通流动通道(42)内的流量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附罐
技术介绍
用于车辆的吸附罐具有设置有旁通通道的结构,所述旁通通道从上游吸附层通向大气,同时绕过通风阻力部分和下游吸附层。以此吸附罐,旁通通道提供有加油开口阀,所述加油开口阀在旁通通道内的压力达到预定的正压力时打开(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 N0.9-203353 (JP 9-203353A))。在其中通过从发动机向吸附罐内部施加负压来执行净化的情况中,如果吸附罐的压力损失大,则可能将高的负压施加到燃料箱。如果考虑到燃料箱的耐久性等而降低吸附罐的压力损失,则难于增加吸附罐的容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附罐,所述吸附罐可以实现在净化时其小的压力损失。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是一种吸附罐,所述吸附罐包括吸附罐本体、吸附剂、箱侧口、发动机侧口、大气侧口、旁通流动通道和流量增加构件。吸附剂容纳在吸附罐本体内部。吸附剂构造成吸附和解吸燃料蒸气。箱侧口构造成保持吸附罐本体与燃料箱连通。发动机侧口构造成保持吸附罐本体与发动机连通。大气侧口构造成保持吸附罐本体与大气连通。旁通流动通道构造成绕过吸附罐本体的气体流动通道内的发动机侧口和大气侧口之间的吸附剂的部分。流量增加构件构造成当从发动机侧口流到发动机的气体的流速已超过预定值时增加旁通流动通道内的流量比。以此吸附罐,来自发动机的负压从发动机侧口被施加到吸附罐的内部,因此大气从大气侧口引入。因而,通过吸附罐内的吸附剂吸附的燃料蒸气被解吸,且移动到发动机。在吸附罐本体的气体流动通道内,吸附剂的部分可以在发动机侧口和大气侧口之间被旁通流动通道绕过。应注意到的是,在此当从发动机侧口流到发动机的气体的流速已超过预定值时,流量增加构件增加了旁通流动通道内的流量比。在此所提及的“流量比”是流过旁通流动通道的气体的量与由于发动机中的负压从大气侧口引入的气体的总量的比。因此,“增加”包括流过旁通流动通道的气体的流量的从零的增加。S卩,当吸附罐内的流速在净化时由于来自发动机的负压的增加而增加时,大量的气体流过旁通流动通道,因此通过吸附罐内部的气体的流量比降低。因此,在净化时吸附罐内的压力损失降低。多件吸附剂可以布置在吸附罐本体内部在发动机侧口和大气侧口之间。旁通流动通道可以连接到多件吸附剂中间的位置和发动机侧口或大气侧口。多件吸附剂布置在发动机侧口和大气侧口之间。因此,可实现用于通过旁通流动通道可靠地绕过多件吸附剂的一件或一些的结构。在前述吸附罐中,旁通流动通道可以包括多个分支部分,所述分支部分在多件吸附剂中间的多个位置分支出来。在相互不同的流速的值下增加流量比的多件流量增加构件可以分别布置在多个分支部分处。因此,对于多件吸附剂,多件吸附剂的净化量等可以分别单独地调整。例如,可调整从发动机施加到吸附罐的负压,和多件吸附剂的净化量(多件吸附剂的哪一个或哪一些应被净化且净化到何种程度)。在前述吸附罐内中,流量增加构件可以是提供在旁通流动通道内的开关阀。通过打开/关闭该开关阀,可以在其中旁通流动通道内的气体的流量比为大流量比的状态和其中旁通流动通道内的气体的流量比为小流量比的状态之间可靠地进行转换。在前述吸附罐中,开关阀可以根据发动机侧上的压力和大气侧上的压力之间的差来打开/关闭。开关阀根据发动机侧上的压力和大气侧上的压力之间的差来打开/关闭。因此,可实现能够打开/关闭旁通流动通道的简单的结构。在前述吸附罐中,可以通过局部地减小旁通流动通道的开口截面来构造流量增加构件。用于增加在旁通流动通道内的流量比的结构可实现为提供有孔口的简单的结构。在前述吸附罐中,旁通流动通道可以布置在吸附罐本体外侧。旁通流动通道布置在吸附罐本体外侧。因此,与其中旁通流动通道布置在吸附罐本体内部的结构相比,在吸附罐内部可容纳更大量的多件吸附剂。由于采用前述构造,所以可降低在净化时的吸附罐的压力损失。【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点、优点和技术和工业意义将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描述,其中类似的附图标号指示了类似的元件,并且其中: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吸附罐的横截面视图;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吸附罐的另一个横截面视图;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吸附罐的又一个横截面视图;图4是定性地示出了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吸附罐内蒸气流速随时间如何改变的曲线图;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吸附罐的横截面视图;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吸附罐的另一个横截面视图;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吸附罐的又一个横截面视图;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吸附罐的横截面视图;并且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吸附罐的横截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吸附罐12。如在图1至图3中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吸附罐12具有吸附罐本体14,所述吸附罐本体14大体上形成为箱的形状。由无纺布等大体上构造成板的形状的过滤器膜16和18分别平行于第一端壁14A和第二端壁14B提供在吸附罐本体14内部。由活性炭等制成的吸附剂24容纳在过滤器膜16和18之间。在过滤器膜18和第二端壁14B之间形成了第一间隙26A。如将在后文中描述的,此第一间隙26A是其中气体在吸附罐本体14中移动的空间。弹簧28容纳在第一间隙26A内。弹簧28将过滤器膜18压向吸附罐本体14内部。达到过滤器膜18的分隔壁20从吸附罐本体14的第一端壁14A延伸。此分隔壁20和过滤器膜16和18将吸附罐本体14的内部分隔为两个容纳室30和32。箱侧口 34和发动机侧口 36设置为在对应于容纳室30的位置处通过第一端壁14A。蒸气管线(未示出)连接到箱侧口 34。蒸气管线建立了燃料箱(未示出)和吸附罐本体14之间的连通,且将燃料箱内的含有燃料蒸气的气体发送到吸附罐本体14内。净化管线(未示出)连接到发动机侧口 36。净化管线建立了发动机(未示出)和吸附罐本体14之间的连通,且将发动机内的负压施加到吸附罐本体14的内部。此外,大气侧口 38设置为在对应于容纳室32的位置处通过第一端壁14A。保持吸附罐本体14的内部与大气连通的大气管线连接到大气侧口 38。例如,当在燃料箱内产生燃料蒸气时,燃料箱内的包含燃料蒸气的气体流入到吸附罐本体14内,如通过图1中的箭头F1所指示。然后,在燃料蒸气被吸附剂吸附之后,气体从大气侧口 38通过大气管线排放到大气中。此外,在发动机被驱动时,在发动机内的负压可以从发动机侧口 36施加到吸附罐本体14的内部。因此,如通过图2中的箭头F2所指示,大气可以从大气侧口 38引入,且被吸附剂吸附的燃料蒸气可以被解吸。被解吸的燃料蒸气从发动机侧口 36移动到发动机以在发动机内被烧掉。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多个(在图示的示例中三个)吸附剂24沿气体的流动方向(通过箭头F1或箭头F2指示的方向)布置在容纳室32内。整体上,吸附罐本体14以容量降低的次序从箱侧口 34 (发动机侧口 36)向大气侧口 38被分隔为第一吸附室40A、第二吸附室40B、第三吸附室40C和第四吸附室40D。容纳在第一吸附室40A、第二吸附室40B、第三吸附室40C和第四吸附室40D内的吸附剂24可以在类型上相互相同,但可以在类型上相互不同。在此应当前第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吸附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附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罐本体(14);吸附剂(24),所述吸附剂被容纳在所述吸附罐本体(14)的内部,所述吸附剂(24)被构造成吸附和解吸燃料蒸气;箱侧口(34),所述箱侧口被构造成保持所述吸附罐本体(14)与燃料箱连通;发动机侧口(36),所述发动机侧口被构造成保持所述吸附罐本体(14)与发动机连通;大气侧口(38),所述大气侧口被构造成保持所述吸附罐本体(14)与大气连通;旁通流动通道(42;54),所述旁通流动通道被构造成绕过所述吸附罐本体(14)的气体流动通道中的所述发动机侧口(36)和所述大气侧口(38)之间的所述吸附剂(24)的一部分;和流量增加构件(44;56B,56C;64B,64C),所述流量增加构件被构造成当从所述发动机侧口(36)流到所述发动机的气体的流速已超过预定值时增加所述旁通流动通道(42;54)中的流量比。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下川晋治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