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3443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机构。其包含有一内轨道件、一第一释放件以及一第二释放件,该内轨道件具有一限位槽,该第一释放件活动设置在该内轨道件上,该第二释放件可旋转地设置在该第一释放件上,该第二释放件具有一限位部,该限位部随着该第二释放件相对该第一释放件的旋转而移出或移入该限位槽,以限制或允许该第一释放件相对该内轨道件的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
,特别涉及一种轨道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滑轨机构主要由内轨道件、外轨道件以及中心释放件组成。外轨道件滑动组装于内轨道件。中心释放件可活动地设置在内轨道件上,并随着滑轨机构的操作而能卡合于外轨道件。若要执行传统滑轨机构的拆装时,需要同时施力到内轨道件、外轨道件以及中心释放件这三个构件上,以将这些构件定位在非锁合位置,便于该些构件的拆卸或安装。由此可知,传统的滑轨机构需由至少两位操作员才能执行拆卸及组装,较耗费人力资源、且拆装手续也是复杂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机构,以解决传统的滑轨机构拆卸组装时费时费力,复杂繁琐的问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机构,包括一内轨道件、一第一释放件以及一第二释放件。该内轨道件具有一限位槽。该第一释放件活动设置在该内轨道件上。该第二释放件可旋转地设置在该第一释放件上。该第二释放件具有一限位部,该限位部随着该第二释放件相对该第一释放件的旋转而移出或移入该限位槽,以限制或允许该第一释放件相对该内轨道件的运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机构还包括一释放弹性组件、一外轨道件以及一外轨道件。该释放弹性组件连接于该内轨道件与该第二释放件,用以驱使该限位部定位在移出该限位槽的位置。该外轨道件可滑动地与该内轨道件相结合。该导引件设置于该外轨道件内,当该外轨道件相对该内轨道件滑动到一特定位置时,该导引件推动该限位部移出该限位槽。本专利技术在第二释放件上设置限位部,以及在内轨道件上形成对应的破孔与限位槽。轨道机构于可操作状态时,限位部位于破孔内,使第一释放件可相对内轨道件移动;接着,使用者只要以手动方式将限位部拨入限位槽,就能通过内轨道件与第二释放件的干涉,限制第一释放件相对于内轨道件的移动。轨道机构还在外轨道件上装设导引件,导引件的条状凸缘可于外轨道件和内轨道件相对滑行时推动限位部从限位槽进入破孔,以达状态自动切换的目的。因此,只需单一使用者便能执行本专利技术轨道机构的拆装,相较先前技术具有极佳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与图2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轨道机构于不同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轨道件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轨道机构的组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机构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简化的形式,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请参考图1与图2,图1与图2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轨道机构10于不同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轨道机构10具有快拆功能,能够方便单一使用者仅以双手就能进行拆装。轨道机构10包含有内轨道件12、第一释放件14、第二释放件16、锁附件18、锁附弹性组件20以及释放弹性组件22。第一释放件14通常由金属材质制作而成(然实际应用不限于此),其活动设置在内轨道件12上。锁附件18活动设置于内轨道件12上且连结第一释放件14,用来以推动方式带动第一释放件14相对内轨道件12移动。锁附弹性组件20可为扭簧、拉伸弹簧或压缩弹簧。锁附弹性组件2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内轨道件12与锁附件18。锁附弹性组件20的弹性恢复力可驱使锁附件18相对内轨道件12运动(例如旋转运动),进而牵引第一释放件14相对内轨道件12滑动。第二释放件16通常是塑料材质所制作(然实际应用不限于此),其以可旋转方式设置在第一释放件14上。举例来说,第一释放件14可具有枢孔24,第二释放件16可具有枢转部26,第二释放件16以枢孔24与枢转部26的枢接处为轴心,而能相对于第一释放件14自由转动。为了降低轨道机构10的拆装困难度,本专利技术在第二释放件16中设置限位部28,并在内轨道件12中形成相应的限位槽30。第二释放件16相对第一释放件14旋转时,限位部28可随该第一释放件14和第二释放件16旋转而移入或移出限位槽30。限位部28与限位槽30的结合能克服弹性组件20的弹性恢复力,用来限制第一释放件14相对内轨道件12的移动,使用者不需额外手动地施力于第一释放件14。如图2所示,限位部28位于内轨道件12的破孔32里,尚未移入半圆形限位槽30,此时第一释放件14可受锁附件18的牵引而相对内轨道件12滑行;若将限位部28从破孔32拨入半圆形限位槽30内,第二释放件16与内轨道件12发生结构干涉,从而限制第一释放件14相对于内轨道件12的运动。值得一提的是,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释放件14介于内轨道件12与第二释放件16之间,因此第一释放件14较佳需设计出透孔结构34,让第二释放件16的限位部28能够穿过透孔结构34,得以在内轨道件12的限位槽30与破孔32之间可切换地移动。本实施例的透孔结构34设计为弧槽型态,然不限于此,限位部28到达弧形透孔结构34内两端就会使得第二释放件16相对第一释放件14的转动停止,即第二释放件16相对第一释放件14的旋转角度直接受限于透孔结构34的尺寸。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实际应用中仍可视需求而相应变化。请参阅图3与图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轨道件36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轨道机构10的组立图。第二释放件16的限位部28移入内轨道件12的限位槽30,会造成第一释放件14与内轨道件12无法相对移动;换句话说,此时轨道机构10属于失效状态,使用者可于此状态将外轨道件36与内轨道件12组装在一起,接着再把轨道机构10安装在抽屉与基座之间,例如内轨道件12固定在基座,外轨道件36固定于抽屉上且可滑动地与内轨道件12相结合,让抽屉能够透过轨道机构10而相对基座来回移动。为了避免完成轨道机构10的安装后,限位部28仍意外移入限位槽30而造成轨道机构10失效的可能性,轨道机构10将释放弹性组件22连接于内轨道件12和第二释放件16之间。释放弹性组件22可以是扭簧、拉伸弹簧或压缩弹簧等弹力件,其利用弹性恢复力驱使限位部28维持在破孔32内,即远离限位槽30的位置。如此一来,除非用户施加足以克服释放弹性组件22的弹性恢复力的外力,否则释放弹性组件22都能将限位部28平稳定位在移出限位槽30的位置。轨道机构10还可包含导引件38,其设置于外轨道件36面向内轨道件12的内侧。导引件38的边缘具有条状凸缘40,条状凸缘40的延伸方向原则上实质平行于内轨道件12和外轨道件36的相对移动方向,可略有些微偏差。凡可用来推动限位部28从限位槽30移往破孔32的构件,皆属本专利技术的导引件38及其条状凸缘40的设计。当外轨道件36相对内轨道件12滑动,且导引件38跨过第二释放件16正上方的特定位置时,导引件38的条状凸缘40可推动位于限位槽30内的限位部28,即通过内轨道件12和外轨道件36的滑动组装自动地把限位部28拨回破孔32内,让轨道机构10从失效状态切换回可操作状态。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在第二释放件上设置限位部,以及在内轨道件上形成对应的破孔与限位槽。轨道机构处于可操作状态时,限位部位于破孔内,使第一释放件可相对内轨道件移动;接着,使用者只要以手动方式将限位部拨入限位槽,就能通过内轨道件与第二释放件的干涉,限制第一释放件相对于内轨道件的移动。轨道机构另在外轨道件上装设导引件,导引件的条状凸缘可于外轨道件和内轨道件相对滑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机构,包括:一内轨道件,该内轨道件具有一限位槽;一第一释放件,活动设置在该内轨道件上;以及一第二释放件,可旋转地设置在该第一释放件上,该第二释放件具有一限位部,该限位部随着该第二释放件相对该第一释放件的旋转而移出或移入该限位槽,以限制或允许该第一释放件相对该内轨道件的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祥錞时明鸿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