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透镜尾纤探测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29930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透镜尾纤探测器组件,包括光纤和光电探测器;其中,光电探测器为封焊无透镜管帽的光电TO-CAN;光纤耦合端包括插芯和固定插芯的钢针;无透镜管帽为冲压成型的一体结构,其底部与光电TO-CAN底座封焊,将底座上的PD芯片罩于其内,其上端面中心区域则具有一限定钢针位置的限位凹槽,限位凹槽中心为一通孔;插芯由钢针底部延伸穿过该通孔至PD芯片发光面上方;通过在限位凹槽与钢针的间隙处填上胶体将光纤与光电TO-CAN固定连接。采用改进的冲压成型的一体结构的管帽进行耦合粘胶,省去了管帽外的金属管体,降低了金属件的成本,同时也省去了管体与光电TO-CAN的焊接工序,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同轴光接收器件,尤其涉及一种无透镜尾纤探测器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巨大带宽和极低损耗的光纤在长途电信、数据网络领域中的应用使通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PIN探测器作为光接收器件,在光通信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光纤到户的通信时代,不仅要求客户端收发器要有可靠的性能,更要求其具有物美价廉的优势,而其中重要的器件之一,作为光接收器的PIN探测器组件,也要求不断降低成本。目前有一种无透镜PIN探测器组件,通过采用粘胶固定连接光纤与光电探测器,是在光电ΤΟ-CAN的管帽外再套一个具有粘胶结构的金属管体,以解决之前焊接结构焊接时容易偏移的问题。但是该结构仍然需要在管帽外再加一个管体,而且该管体需要加工一个与钢针匹配的粘胶结构,成本依然降不下来。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采用粘胶结构的无透镜尾纤探测器组件,该结构省去了金属管体,进一步降低了产品成本,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透镜尾纤探测器组件,包括光纤和光电探测器;所述光电探测器为封焊无透镜管帽的光电ΤΟ-CAN ;所述光纤耦合端包括插芯和固定插芯的钢针;所述无透镜管帽为冲压成型的一体结构,其底部与光电ΤΟ-CAN底座封焊,将底座上的ro芯片罩于其内,其上端面中心区域则具有一限定钢针位置的限位凹槽,限位凹槽中心为一通孔;所述插芯由钢针底部延伸穿过该通孔至ro芯片发光面上方;调整好插芯端面通光孔径与ro芯片发光面的相对位置后,在无透镜管帽的限位凹槽与钢针的间隙处填上胶体将二者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光纤钢针包括一体成型的空心柱体,上端柱体为同心圆柱,下端柱体为内圆外方的柱体,置于限位凹槽内;所述限位凹槽的内径大于钢针下端的外尺寸、限位凹槽中心的通孔大于插芯外径,二者之间留有间隙,将插芯调整到最佳耦合位置后,在限位凹槽与钢针间隙内填满胶体将钢针与无透镜管帽固定。进一步的,所述钢针为上圆下方内中空的柱体,下端为2.6mmX 2.6mm方形柱体按外径3.1mm倒去四角,所述限定钢针位置的限位凹槽的内径为3.5mm。进一步的,所述胶体包括预固定的UV胶和最终固定的353ND胶。进一步的,所述无透镜管帽底部到限位凹槽的高度与所述插芯伸出钢针底面的长度相配合,使得插芯端面通光孔径处与ro芯片发光面的间距处于最佳耦合距离。优选的,所述最佳耦合距离约为0.2mm。进一步的,所述插芯端面设为斜10°角的斜面,插芯的通光孔径处于斜面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改进的冲压成型的一体结构的管帽进行耦合粘胶,省去了管帽外的金属管体,降低了金属件的成本,同时也省去了管体与光电ΤΟ-CAN的焊接工序,提尚了广品生广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无透镜尾纤探测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组件冲压成型的无透镜管帽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组件光纤耦合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组件光纤钢针底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0、光纤;11、钢针;111、上端柱体;112、下端柱体;12、插芯;20、光电T0-CAN;21、底座;22、PD芯片;23、无透镜管帽;231、限位凹槽;232、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通过改进无透镜管帽的结构,采用冲压成型的一体结构,进行耦合粘胶,省去了管帽外的金属管体,降低了金属件的成本,同时也省去了管体与光电ΤΟ-CAN的焊接工序,提尚了广品生广效率。具体的,如图1和2所示的实施例,该无透镜尾纤探测器组件,包括光纤10和光电探测器。其中,光电探测器为封焊无透镜管帽23的光电T0-CAN 20 ;光纤10耦合端包括插芯12和固定插芯的钢针11。上述无透镜管帽23为冲压成型的一体结构,其底部与光电T0-CAN 20底座21封焊,将底座21上的芯片22罩于其内,其上端面中心区域则具有一限定钢针11位置的限位凹槽231,限位凹槽231中心为一通孔232。然后,插芯12由钢针11底部延伸穿过该通孔232至芯片22发光面上方。调整好插芯12端面通光孔径与芯片22发光面的相对位置后,在无透镜管帽23的限位凹槽231与钢针11的间隙处填上胶体将光纤10与光电T0-CAN 20固定连接。其中,如图2所示,无透镜管帽23底部到限位凹槽231的高度Η与插芯12伸出钢针11底面的长度相配合,使得插芯12端面通光孔径处与Η)芯片22发光面的间距处于最佳親合距离,如0.2mm的最佳親合距离,使其具有最佳親合效率,且避免插芯12插入过多而压到芯片22。该结构只需要一个无透镜管帽,同时起到了中心高度限位和外结构件的作用,无需再焊接一个管体,省去了管帽外的金属管体,且该管帽采用薄壁冲压件,成本低廉,大大降低了金属件的成本,同时也省去了管体与光电ΤΟ-CAN的焊接工序,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该实施例中采用的钢针11,如图3和4所示,包括一体成型的空心柱体,上端柱体111为同心圆柱,下端柱体112为内圆外方的柱体,置于限位凹槽231内。优选的,限位凹槽231的内径大于钢针11下端柱体112的外尺寸、限位凹槽231中心的通孔232大于插芯12外径,二者之间留有间隙进行调整对光耦合。将插芯12调整到最佳耦合位置后,在限位凹槽231与钢针11间隙内填满胶体将钢针11与无透镜管帽23固定。间隙内填注的胶体可包括预固定的UV胶和最终固定的353ND胶。例如,该钢针为上圆下方内中空的柱体,下端为2.6mmX 2.6mm方形柱体按外径3.1mm倒去四角,则限定钢针位置的限位凹槽的内径以3.5mm为优,则在限位凹槽与钢针之间还具有0.2-0.45mm的间隙,两者配合,既留出了空间进行对光微调又可使产品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当然钢针下端部也可以是外径较大的同心圆柱、或外形为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柱体。耦合时,将光纤耦合端固定于钢针11上的插芯12插入无透镜光电T0-CAN 20内,钢针11下端柱体112刚好容置于无透镜管帽23的限位凹槽231内,插芯12则由钢针11底部延伸穿过限位凹槽231中心的通孔232至芯片22发光面上方。将无透镜光电T0-CAN20和光纤钢针11分别固定于耦合夹具上下端,通过耦合夹具调整插芯12端面与ro芯片22的相对位置,当调到最佳耦合位置后,先在限位凹槽231与钢针11下端柱体112之间的间隙内填充少量UV胶,并通过紫外固化灯照射进行预固定,然后再将该间隙填满353ND胶进行加强固定;待胶体充分固化后即完成生产。生产时,当用紫外固化灯照射进行预固定和等待间隙内胶体充分固化时,员工即可进行下一个产品的耦合工作,有效提高了成品的生产效率。为了具有更高的耦合效率,其中光纤插芯与ro芯片相对的端面可设为斜10°角的斜面,插芯的通光孔径处于斜面上,如图3所示。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技术做出的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无透镜尾纤探测器组件,包括光纤和光电探测器;所述光电探测器为封焊无透镜管帽的光电ΤΟ-CAN ;所述光纤耦合端包括插芯和固定插芯的钢针;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透镜尾纤探测器组件,包括光纤和光电探测器;所述光电探测器为封焊无透镜管帽的光电TO‑CAN;所述光纤耦合端包括插芯和固定插芯的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透镜管帽为冲压成型的一体结构,其底部与光电TO‑CAN底座封焊,将底座上的PD芯片罩于其内,其上端面中心区域则具有一限定钢针位置的限位凹槽,限位凹槽中心为一通孔;所述插芯由钢针底部延伸穿过该通孔至PD芯片发光面上方;调整好插芯端面通光孔径与PD芯片发光面的相对位置后,在无透镜管帽的限位凹槽与钢针的间隙处填上胶体将二者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才生张伟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贝莱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